1

1929年的一天,石原莞尔在一场演讲中,说出了这样一番令人震惊的言论:

“世界战争最终的决战一定是在日本与美国之间展开,胜者将成为世界的霸主。日本胜利,则日本天皇将是全世界的天皇;美国胜利,则美国总统将是全世界的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原莞尔

日本与美国相比,具有天然劣势,那就是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没有办法进行持久作战,后劲明显不足。为了克服这一劣势,必须拿下中国的满蒙,占据它并开发它,这样才能确保对美国作战的胜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国的满蒙将是日本的生命线。”

这位日后的关东军骨干军官、作战参谋,“九一八事变”的始作俑者,虽然不是“满蒙生命线论”的创造者,却是最卖力的践行者。

2

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4年前。

1925年,一个叫做松岗洋右的日本人,第一次提出了“满蒙生命线”的理论。松岗洋右时任“满铁”理事,他给日本外相写了一封信,明确提出“把满蒙同中国其他领土区分开来”。这正是“满蒙生命线论”的发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时代周刊上的松冈洋右

石原莞尔对这一理论深感认同。当然,在松岗洋右做出这番言论之前,石原莞尔就有类似想法也不一定。二人很有可能臭味相投,想到一起去了。

石原莞尔演讲结束后不到一年,松岗洋右当选了众议院议员,并开始在议会内散布“满蒙生命线论”。两个人真是遥相呼应,誓把这一歪理宣扬出去。

他们成功了。日本军部开始要求所有记者和媒体必须宣传“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的领土必须包括满洲”。

于是,“满蒙生命线论”迅速席卷日本本土,本就被军国主义洗脑的日本人,成为这一理论的狂热拥趸。

3

日本决定全面侵占东北后,第一招“狠棋”,就用到了“东北王”张作霖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作霖

1928年,“皇姑屯事件”,张作霖的专列被日本人埋在铁轨上的烈性炸药炸上了西天。

“皇姑屯事件”之前,张作霖并不在东北,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张作霖就打进了北京,任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民国北京政府的“一把手”,代表国民政府行使统治权。

张作霖与日本是有利益勾连的,多年来,双方一直掰扯不清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白了,双方是在互相利用。

但日本人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他们在东北索求无度,即便是张作霖,也深感不爽。日本人甚至提出“铁路筑路权”“营业权”“商租权”,让张作霖感到不能接受。按照张作霖的理解,这些都是“让子子孙孙抬不起头的事情”,拒不同意。

日本人于是决定除掉张作霖。当时张作霖已经通电“撤回关内”,于是日本人决定在张作霖回东北的路上动手。

虽然几经更改回程日期,但日本人还是想办法刺探到了张作霖回沈阳的列车时间。关东军在京奉路和南满路的交叉路口处埋设了大量烈性炸药。6月4日凌晨,张作霖的列车行驶到了此处,随着一声巨响,列车的第9至12节车厢被炸得粉碎,而张作霖就在第10节车厢中,虽然没有被当场炸死,却也身负重伤。

当日上午9时30分,张作霖医治无效,在奉天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毁的张作霖专列

然而令日本人失望的是,张作霖死后,东北竟然没有乱,他们趁混乱而侵略东北的意图没有实现。否则,“九一八事件”可能提前三年就爆发了。

多亏了张学良

4

张作霖不治身亡后,东北军秘不发丧,直到张学良回到东北,接管了东北军。

张学良背负国仇家恨,直接与日本人撕破了脸。面对日本人和南京国民政府投来的“橄榄枝”,张学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

东北不但没有因为张作霖的死而陷入混乱,反而更加井井有条了。

如此一来,日本着急了。让日本更急的是,张学良开始大力发展军队,从德国购买了大量新式武器,试图打造一支现代化的新军。

当时,日本关东军在东北仅有一万多人,而东北军却有30多万,这让关东军相当头疼。但经过多次研究,关东军还是决定,打这一仗。

1931年9月18日晚22点20分,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附近的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制造了一次爆炸,炸毁了铁轨,还反诬是中国军队所炸,并开始向北大营发动进攻。“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最终的结果大大出乎了石原莞尔的意料,东北军竟然选择了不抵抗,一枪未放,拱手把东北让给了日本。

当时张学良听说日本关东军进攻北大营的消息后,认为只是日本的又一次挑衅罢了,过去的一段时间,日本的这种挑衅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上一次,这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张学良下令:不抵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张学良没想到的是,这次日本是动真格的。日本进攻北大营的军队只有700多人,但北大营的中国守军却有8000多人。11.5:1,中国却败了。

这一败,就像是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东北和中国悲剧的命运由此开始了。

北大营失陷,让石原莞尔有了更大的野心,他开始相信,只要他们动手,中国就会让步,于是日本的胆子越来越大。几天之内,沈阳、四平、营口、长春等重要城市全部失陷。“九一八事变”4个月零18天后,东北全境沦陷。

5

拿下了东北,日本真的就有与美国对垒的本钱了吗?石原莞尔所谓的让“日本天皇成为全世界的天皇”的设想,真的能够实现吗?

东北是一块宝地。据有关数据统计,仅在1937年,东北就制造了日本一半的钢铁,除此之外,东北还有大量的粮食、煤炭、木材,这些保证了整个日本战争机器的运转。

从当时的情况看,东北是整个东亚地区最理想的战略基地,占领了东北,的确让日本实力大增。让人庆幸的是,当时日本没有发现东北的大庆油田,否则的话,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侵华日军

日本如果好好经营东北的话,还真的有和美国人一决生死的可能,但他们毕竟目光短浅,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到处下手,最终搞得自己分身乏术,最终大败而归。

首先是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占领东北后,日本对中国的认识进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只要他们够强硬,中国就一定会让步。于是他们拿下东北后又想着侵略华北,占领华北后又想着占领全中国。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或许在日本人眼里,占领全中国并不是什么难事,一旦成功了,日本将会有更多的人口、更丰富的资源、更大的战略纵深,那样和美国决战时,将会底气更足、胜率更大。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日本人沉醉于自己的春秋大梦,但却忽略了一点,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中国人的热血一旦被激发,将会爆发出让人叹服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侵华日军

果然,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本人面对着四万万中国人的怒火,无数国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用鲜血与生命捍卫家乡的领土。日本人每进一步,都会留下成堆的尸体。即便占领了地盘,中国人也会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袭扰。日本派往中国本土的军队越来越多,但能上战场的却越来越少。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部分被中国人消灭了,另一部分为了守住占领的城市而牢牢牵制住了。

就这样,中国没能成为日本的生命线,反而把日本拖入了泥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杜鲁门就曾经说过,中国在二战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他们牵制住了日本大量的军队,设想一下,如果日本在中国的军队全部投入太平洋战场,美国将无法抵挡。

其次是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陆军与海军的矛盾,全世界都知道。日本陆军奉行“北进”战略,试图北上与苏联大战一场,使苏联陷入被左右夹击的困境。德国人在西线打,日本人在东线打,最理想的结局就是德国与日本会师乌拉尔山,把苏联瓜分。于是1939年5月11日,日军在黑龙江和外蒙古交界处向苏联军队发动了进攻,却没想到碰上了硬茬子,几番苦战,大败而归。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辞典》记载,苏联共伤亡1.85万人,日本死伤和被俘6.1万余人。至此,日本陆军的“北进策略”彻底失败,从此“谈苏联色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诺门坎战役

陆军吃瘪,最高兴的就是海军了。他们开始推行自己的“南下”策略。所谓“南下”,就是趁着西欧国家陷入战火、无暇东顾,彻底拿下东南亚,进一步扩充资源补给。但被冲昏头脑的日本人没有想到,美国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美国直接宣布制裁日本,杀手锏就是实行石油和钢铁的禁运。这下可把日本愁坏了,要知道,当时日本接近80%的石油都是需要从美国进口的。美国人还扬言,要想解除制裁,日本必须放弃“九一八事变”后所获得的所有不正当利益,这几乎意味着日本必须要彻底退出中国。日本人怎么可能答应呢?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日本的核心目的在于,彻底击毁美国太平洋舰队,让美国在1至2年的时间内无力顾及太平洋,日本就可以利用这个空挡期,彻底把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南下。然而,由于偷袭珍珠港完成得不是很完美,根本没能击毁美军的航空母舰,甚至连油库和船坞都没能炸毁,让美国很快就恢复了元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珍珠港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珍珠港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珍珠港事件

就这样,日本与美国在太平洋陷入了苦战。

在中国,日本人的“速胜”战略失败,陷入胶着;在太平洋,日本人的“速胜”战略同样失败,也陷入了胶着。日本就这样,同时踏进了两个泥潭,最终归于覆灭。

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投降

在这一刻,石原莞尔让“日本天皇成为全世界的天皇”的梦想终归没有实现。但日本人的所作所为,将会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