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说起粟裕,恐怕大家都得称赞一声:好一位运筹帷幄的猛将!
粟裕将军多年来随着部队南征北战,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战斗,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我党立下了赫赫战功。
粟裕
曾担任毛主席警卫员的李银桥在晚年时接受采访,回忆起主席的点点滴滴。竟然说出了主席曾经对粟裕的评价,还感慨道:“有些话,我再不说出来,以后就没人知道了。”
主席对粟裕的评价如何?是什么内容让这位耄耋老人守口如瓶那么多年?
火线炼孤胆,长于井冈山
1927年八一起义打响,粟裕时任起义军警卫队班长,与朱德,陈毅共同前往井冈山。
从未经历过正规军事训练的他,一路上观察着两位将军的作战方法,等到了根据地,21岁的粟裕成为了起义军中的指导员。
在根据地那段时间,粟裕像一块海绵,不断学习前线作战思维,吸收着新的知识与文化。
粟裕
他不仅学得快,用得也快。那时我军急需扩编,于是起用了部分战俘,但长期惫懒的他们嗜赌成性,自由散漫,很难管理。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粟裕总是第一站出来,深入浅出地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面对犯错的同志也只是略施小惩。
他们从未想过共产党人对待俘虏会如此亲和,面对如春风般的笑容,感动的同时也对粟裕更加信服。
思想是基石,但军人总归是要上战场的。在一次反“围剿”的过程中,制高点被敌人占领,粟裕几次进攻未果,他反而静下心来,开始观察敌军的动向。
粟裕
眼看敌军疲态尽显,粟裕果断下令突袭。可大部队还没有反应过来,粟裕已经跑得不见人影,等他准备排兵布阵时才发现,算上自己一共才来了10个人。
煮熟的鸭子就在眼前,不能眼睁睁让它们飞了。于是留下6名战士守着高地,剩下4人全速追击。
慌不择路的国军将自己困到一个山坳里。粟裕赶到时,看着里面的一百来号人,心中一惊。
山坳虽然地理位置不佳,但人数上敌军比我们多了几十倍,真动起手来毫无胜算。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比的不是谁能打,而是谁更会打。
虽然数量上不占优势,但敌军被追得犹如丧家之犬,一心保命,根本无心作战,这时谁心态稳,谁就是赢家。
粟裕
于是粟裕举枪高喝,示意他们已经被包围了,不要轻举妄动。正巧此时冲锋号子吹响,敌军信以为真,纷纷缴械投降。
看着满地的枪,粟裕一个头两个大。一来这些枪四个人根本拿不动,二来万一敌人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被骗,他们怕是凶多吉少。
粟裕命令所有战俘将弹夹扔到地上,背好空枪。没有子弹的枪就是一块废铁,因此也不怕他们闹出什么乱子。
自己则和三位战友背着枪托,押着100来人浩浩荡荡回到了根据地。
晚年粟裕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也是一阵后怕,如果敌军反扑,我们是肯定要吃亏的。”
粟裕
经此一役,粟裕的气魄和胆识让人钦佩,同时他敢打“不可能之仗”的作战风格也初步显现。
攻下孟良崮,吊打张灵甫
1947年,国民党改变征战策略,将全面围攻变成重点区域的精准打击,他们瞄上了两个地方,一是陕北,另一个就是山东。
彼时国军在山东聚集了45万兵力,汤恩伯带领张灵甫、黄百韬、李天霞准备歼灭华野,生擒陈毅、粟裕。
之所以这样自信,是因为汤恩伯手下有国军王牌——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
这支军队的前身是七十四军,蒋介石的亲信部队,下辖三个师,不仅兵源充足,而且军中多人拥有军校背景,军事素养‘格斗技能、作战意识极强。
蒋介石
作为嫡系部队,蒋校长把所有的宠爱都给了他们,武器大多是美械,且重型武器居多。张灵甫接手之时,这支“老虎”已近迟暮,但总归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切不可轻敌。
如果战场是平原,面对如此先进的武器装备,很难有军队能与他们抗衡。但是在孟良崮,那结果就另说了。
孟良崮是一座石头山,虽然山势不高,但地势险峻,植被稀少,怪石丛生。七十四师引以为傲的武器轻则几十斤,重的上百斤,想扛着这些大家伙走山路,几乎是寸步难行。
当优势不能发挥到极致,就是最大的劣势。张灵甫无奈,只能下令轻装简行,这个举动无疑是自断爪牙。
粟裕
但直接打胜算还是不大,因为当时在七十四师周围还有两只恶狼环伺。粟裕下令让华东野战军吊着他们跑,以此来消耗他们的体力与所剩不多的意志力。
这样做有点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情况紧急,粟裕必须要想办法让国军尽快露出破绽。
机会说来就来。汤恩伯看着华东野战军东奔西跑,以为是被自己的部队追怕了,于是他让张灵甫做主攻手,另外两队从两边包抄,形成合围之势。
重兵合围最难打,但张灵甫急功近利,指挥部队快速向前推进,导致黄百韬、李天霞来不及打配合。
张灵甫
原计划是将他保护在中间,作为一把尖刀,但他却把自己送到了我们家门口。粟裕得知后大喜,将准备集中兵力攻打74师的想法与老搭档陈毅沟通。
按照作战计划,粟裕将华东野战军整体划成两部分,一部分专门针对张灵甫,另外一部分去解决分散在周围的黄百韬和李天霞,以及剩下前来支援的队伍。
这场仗打得又难又险,但粟裕偏爱兵行险着。被包围的张灵甫决定将计就计,等援军一到,内外夹击,全歼华东野战军。
得知自己的爱将如此有魄力,蒋介石非常高兴。可张灵甫不仅高估了友军的能力,还低估了人家的忌妒之心。
孟良崮战役要图
国民党军队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张灵甫在任这几年,靠着自己老丈人与蒋校长的庇护,虽然战绩草草,但官运亨通,大有将李天霞踩在脚下的势头。
且他日常为人嚣张跋扈,经常不把李天霞放在眼里,这种时候李天霞怎么会去救他?另一边的黄百韬则因为无法冲破我军防线,心有余力不足。
于是华野全军出击,历经三天三夜全歼整编七十四师,解决了张灵甫,拿下了孟良崮。
毛主席听闻孟良崮大捷又惊又喜,见到粟裕的第一时间,紧握着他的手。自从他被调任为红四军参谋长,两人已有17年没见了。
思念之情无以言说,胜利的喜悦混合着红彤彤的辣椒被端上餐桌。
毛主席
席间主席含笑说:“你们迅速勇敢地消灭74师,全中国有两个人没想到,第一个……”
主席看向粟裕,粟裕脱口而出:“蒋介石,那这第二个……”
主席继续看着他,粟裕把国军将领说了个遍,可没有一个正确答案,停顿几秒后主席说:“这第二个没想到的就是我毛泽东!”
决战国民党,解放迎曙光
1948年9月,粟裕与许世友,一个负责歼灭济南外围援军,一个直捣黄龙,端了王耀武的在济南的老巢,两人合力仅用8天时间就解放了南京。
王耀武见势头不对,欲乔装逃跑,最终也没有逃出我军的“五指山”。
许世友
孟良崮一战的胜利,大大增强了我军的士气,同时彰显了粟裕将军卓越的军事才能,国民党此时将目标挪到中原。
其实粟裕早在济南战役之前,一直在观察中原形势,如今济南解放,士气正足,他想乘胜追击。
粟裕致电中央,强烈建议开展淮海战役,为扩大中原战局做准备,中央军委同意了他的想法。虽然思想统一了,但在战略以及战争规模上粟裕想的与中央却是大相径庭。
粟裕主张在中原进行大规模的歼灭战,加快战争整体速度。可军委却觉得小规模的歼灭战更加符合实际。其实两方说得都对,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央的做法看起来更加稳妥。
粟裕
服从是军人的天职,接到命令后,粟裕积极准备。但他经常拿着命令在地图上涂涂画画,终于几个月后,粟裕“斗胆直言”,将自己的想法再度发给中央。
一篇电报洋洋洒洒三千余字,将战局分析得十分透彻,接到电报后的毛主席准备当面听听粟裕的建议。
直到会议结束,粟裕也没有听到想要的答案,反而得知陈毅要被调到中原,以后的华东野战军就全权交给自己了。
火线提干这事粟裕经历不少,唯有这次,他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从军衔上说,陈毅是自己的老领导。
陈毅
从感情上讲,粟裕入伍就与陈毅并肩作战,二人在战场上配合默契。粟裕胆大,打仗不走寻常路,陈毅则对他完全信任,是难得的“黄金搭档”。
可眼见老大哥回“家”无望,粟裕请求上级继续保留陈毅将军在华野的司令与政委职位,自己则以代司令的身份主持战斗。
中央同意了他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主席几次给他发电报,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放权。
权力越大,责任越重。粟裕明白只要自己一声令下,将有无数战士浴血奋战,因此他要谨慎,再谨慎。用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胜利。
李延年
这次攻歼的主要目标是盘踞在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海州的国民党军队。主要针对就是“老朋友”黄百韬和李延年。
战局扩大了,眼光自然也要放得更加长远。战役规模如此之大,单靠一支野战军根本没办法完成,必须拉上二野才有胜算。
要想战役协同,必须劲往一处使,个中关键就在指挥权的归属上。粟裕向中央发电,提出由陈毅将军与邓小平同志共同指挥本次战役。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解放军利用国军的判断失误,迅速占领徐州,歼灭了黄百韬和他的第7兵团。
邓小平
徐州失守,国民党阵脚大乱,李延年、刘汝明的畏战导致黄维全军覆没。我军一边牵制杜聿明,一边控制着李刘两大军团。
眼看失败已成定局,共产党本着宽仁的态度对杜聿明部队进行政治改造。但杜聿明负隅顽抗,华野只能发起最后总攻,将其俘虏。
至此淮海战役结束,我党取得压倒性的优势。解放军歼灭国军参战的七成兵力,国民党元气大伤,蒋介石的战斗力量被彻底瓦解。
其中华野表现尤为亮眼,在歼灭的55万余人中,华野占了44万,是绝对的勇猛之军。但他们的伤亡人数占到了我军伤亡总数的67%。
杜聿明
这虽然是一场前所未有以多胜少的伟大胜利,但也伴随着巨大的牺牲与付出。
粟裕大将的秘书鞠开同志回忆,淮海战役时粟裕七天七夜没有睡觉,炊事员做好的饭送过来他也不吃,放凉了只能又拿回去热,来来去去不知道几次,粟裕一口没动。
作为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淮海战役不仅对我们意义重大,甚至在战争史中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后来,毛主席的卫士李银桥在晚年接受采访时,曾说起主席对粟裕的评价。
主席曾说,淮海战役中,粟裕功不可没,是此战的第一功臣。
李银桥还称:“有些话,我再不说出来,以后就没人知道了。”
李银桥
到了1961年9月,传奇指挥官蒙哥马利二次访华。在与毛主席的交谈过程中他说起淮海战役,称赞主席用兵如神,运筹千里。
主席听后对蒙哥马利说,自己的战友中,有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他就是淮海战役的总指挥粟裕。
这是主席为数不多在公开场合称赞粟裕。
粟裕大将用兵灵活,习惯以少胜多。征战以来军功卓著,但为人却谦虚低调,大有隐士高人的意思。
一次粟裕大将来探望叶剑英元帅,临别时叶帅起身相送,粟裕却觉得哪有帅送将的道理。叶帅却说:“你是百战老将,怎么能不送。”
粟裕
粟裕听闻摇摇头:“我乃沧海一粟,何足挂齿!”
足见其淡泊名利,高风亮节,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拥有极高个人成就、被人赞颂的名人不计其数,粟裕虽自谦为“沧海一粟”,实际上却如北斗长庚,在历史的星辰大海中,闪烁出耀眼而持久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