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大调整,中国经济新一轮的洗牌已经开始。
最近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了一个政策,取消铜铝等初级加工品出口退税,光伏、电池、有色金属的出口退税税率,从13%下降到了9%。
简单来说,就是以前铝、铜出口到国外,是可以拿到国家退税补贴的,但现在没有了,同时光伏、电池等产业的退税补贴,也减少了。
出口退税大调整,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新一轮洗牌开始,咱们的经济重心变了。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出口退税大调整
一直以来,拉动我国经济的一共有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出口。
自从改革开放开始,为了提升国内企业的海外竞争力,刺激出口,同时扩大就业岗位,所以我们推出了出口退税政策。
国家把出口产品在国内征缴的税收再返还给企业,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利润率。
2023年,我国一年出口退税的总额是1.8万亿,比军费还要多。
在这其中,有不少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并不理想,完完全全是靠着退税补贴才能活下去的。
比如现在的某些光伏企业,虽然是把产品卖到了海外,但说到底还是在跟国内的企业搞竞争,大家都领着退税补贴,自己人跟自己人打价格战,反而便宜了国外的消费者。
导致欧洲那边甚至拿着光伏组件去做栅栏,因为组件的价格比栅栏都便宜。
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开始调整。
尤其是这次调整的铝、铜、光伏、电池这些产业,都有以上问题,所以有的直接取消,有的开始下调。
以后想再拿着国内给的补贴,去到国外卷生卷死,基本不太可能了。
为什么要调整退税政策?
大家可能都听说了,最近特朗普又在社交平台上叫嚣,要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加关税,咱们取消出口退税,那中国商品还卖不卖到国外了?这不是在火上浇油吗?
事实上,这可能正是我们调整退税政策的原因之一。
之前美西方就一直在拿我们的出口退税说事,说这是恶意竞争,要加税、要贸易保护。尤其随着特朗普上台,贸易冲突加剧已经不可避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不如先发制人,自己先把补贴取消了,让美国尝尝“输入型通胀”的滋味。
要知道,很多产品国外是找不到替代品的,就拿铝材来说,中国去年的出口量高达523吨,而生产铝材主要靠电解,这么多的铝材需要消耗大约723GW的电力。
这相当于中国7%左右的发电量,除了中国,全球还有哪个国家有这么多的电力用来生产铝材。
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如提前调整退税政策,拿到主动权。
其次,调整退税政策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国内企业内耗太严重了。
还是以光伏产业为例,按照海关总署的统计,今年前3季度,我国一共出口了263.57亿美元的光伏产品。
按照之前13%的出口退税税率,企业获得的退税是34.26亿美元,调整后是23.72亿美元。
一来一去,相当于减少了10.54亿美元。
那国内的光伏企业到底赚了多少钱呢?
光伏产业指数所覆盖的共49家光伏上市公司,今年前3季度扣非净利润只有61亿人民币。
所以整个光伏产业赚的钱,可能还没有减少的退税补贴多,几乎所有人都是在亏钱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调整退税政策是必然举措。
经济重心变了
调整退税政策的背后,其实是咱们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新一轮的洗牌要开始了。
以前的退税政策谁收益最大?
当然是那些利润率低,缺乏竞争力,严重依赖出口,同时又相对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果不是依靠退税政策,很多这种企业可能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但现在随着我国的产业升级,未来这种受苦受累、利润微薄,相当于帮发达国家打工的低端产业,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这次的退税调整,本质上是对产业的调整,是在倒逼着这些传统企业去做转型升级。
就像我们之前倒逼钢铁产业的市场化出清一样。
以前钢铁产能过剩,我们一直试图遏制钢铁产能,但效果寥寥,后来也是削减了钢铁退税政策,希望能通过减少钢铁出口,倒逼国内的钢铁企业有序扩张。
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这意味着一个粗犷发展的世界工厂正逐渐转型,取而代之的是投资、消费和高质量发展的科技中国。
用官方的话来说,我们以后要搞的是“新基建”和“新质生产力”。
全球环境不停在变,我们的经济中心自然也要随之改变,对我们普通人而言,这也将带来无数的新机遇,命运的齿轮可能由此转动。
贸易冲突加剧,某些产业内卷严重,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是必然举措。
短期来看,对相关产业可能是利空,但如果拉长时间线,帮助行业快速见底,反而是利好。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