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4年第九十三期(总第863期)
最近,在浏览网络时,看到这样几则发生在校园中的新闻。
新闻一:
11月10日下午,山东某大学宿舍突发火灾,逃生通道被堵,因为安装在宿舍楼门的闸机没有打开,大家撤离时不得不一个个刷脸才能出去。事后,学生们质疑宿舍楼人脸识别的闸机成为安全撤离的“拦路虎”,校方警务室人员工作人员回应称:“因为撤离的人多了。肯定得刷脸,刷脸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安全系统,因为当时人太多了,肯定得刷脸,要不怎么保证学生的安全?”
新闻二:
山东某职业学院一位女生在网上反映,11月17日中午,她呼吸性碱中毒需救治,但由于3名120医护人员是男性,被值周女生和宿管阿姨以“男生不能进入女生宿舍”为由拦住不让进宿舍楼。她舅舅比医护人员先到,也在楼下,也没办法上来。”(事后针对此事该职院发布官方通报,试图澄清事实并解释事件经过,称误解已消除,不过引发更多网友的质疑)
新闻三:
11月24日,多名网友爆料称,近日广东某职业学校一名学生因家人危重,凌晨请假回家,但宿管称根据校规,晚上11时至次日早上6时30分锁宿舍大门,除了身体疾病,其他事情一律不能外出,如果执意要外出,必须要有学工部的批文。最终该学生没有赶上回家的飞机,当然也就没有见到亲人最后一面。
这些新闻,听起来可以说要多荒诞有多荒诞。如果把这些新闻情节写在小说中,肯定要比那些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情节更出彩。
针对这些事件,网友的主流看法是严厉抨击某些学校中的管理人员“认死规矩不懂变通”。不过,我在读到这些新闻时,头脑中闪现的却是一个外国短篇小说中的经典形象——《装在套子里的人》主人公别里科夫。别里科夫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呢?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不要给我惹麻烦!”学校管理人员的相关做法看似是严格执行规定,但实际却是推卸一切责任,不要有任何担当。
《论语》中孔子有这样一句话:“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杨伯峻译:可以同他一道学习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种成就;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种成就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礼而行;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礼而行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通权达变),在孔子看来,通达权变是最高境界。
强调遵守规则本没有错,但在突发状况下,当人的生命都可能受到某种威胁时,是不是也该事急从权呢?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不该是一个又一个无血性,无感情的机器,而是要培养有血有肉的人,要有同情心,要有同理心,要有责任感,要有担当,要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而不是那种只知道一味服从执行规定的机器。
那些只知道一味服从执行规定的人,某种程度上他们连机器人都不如。对照一下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机器人学三定律: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他们的这些做法够得上机器人的水平吗?做人要有人味儿,这是做人的最低要求,当然,对某些人而言,可能也是最高要求。今天,这样没人味儿的规定,没人味儿的做法,没人味儿的人还少吗?(欢迎在留言中补充具体例子)
进一步追问,这些缺少人味儿的人,又是怎么“被生产”出来的呢?值得深思!
我的视频号,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最近开始讲《古文观止》的公益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了公众号、视频号,来听一听。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