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在教育方面,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那么,如果现代人“穿越”回古代,跟着孔子当一天学生,会学些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史书记载,孔子主要教“六经”和“六艺”,两者基本是贯通的。

“六经”可以说是跟着孔子学习的基本教材,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史记·孔子世家》有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那么,孔子为何要教“六经”呢?教育内容的确定,与教育目的息息相关。孔子的教育目的,可以总结为一句话:行“君子儒”之教,致君子之学。在《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了96次,话题不仅涉及何为君子之风,如何识别君子,怎样才能成为君子,还涉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六经”的要旨,可以从《论语·泰伯》中窥见一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诗使一个人振奋,礼使人在社会上站稳脚跟,音乐使人的所学得以完成。《史记·滑稽列传》对六经总结得更为到位:“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面就来具体说说这六本教材。

孔子对《诗》的评价非常高,说“不学诗,无以言”。他对《诗》进行了删订、整理,从而使这一上古文化书籍在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情况下,得以保存和流传。孔子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诗》进行了独特的诠释和解读,并将它们作为教育内容进行传授,从而使《诗》的内涵与意义得以彰显。

孔子为何重视诗教呢?首先,诗作由情感抒发而来,是内心情感的外在流露,孔子很重视学生个人品德修养,而《诗》传递的多为正能量,又蕴含丰富的知识,作为教材再合适不过了。其次,诗歌这种文学载体,语言优美,且琅琅上口、对称押韵,在信息主要靠口耳相传的那个年代更适合传播。

《书》,又名《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资料汇编,保存着有关殷周二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资料。《书》原是历代王朝的政治公文,孔子以它为教材,但又觉其芜杂,于是按朝代的顺序,“编次其事”,为之作序,“言其作意”。

与《诗》一样,孔子对《书》进行了整理,这为弟子们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孔子喜欢论《书》施教,即对《书》进行评论和分析。孔子还擅长引《书》施教,也就是在对话中引用《书》的观点,进行阐述和论证。比如,《论语·为政》中记载,有人问孔子说:“子奚不为政?”孔子就引用了《书》中的话回答:“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

“礼”,原来是敬神的意思,引申为敬意。为表示敬意而举行的仪式,称为“礼仪”。孔子认为礼是人的安身之本,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因此《礼》的教学是关于行为规范的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子重点探讨了礼的本质,即“礼之本”的问题。《论语·八佾》中,孔子这么回答:“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也就是说,他认为如果人不行仁义,礼没有存在的意义,只会成为一种空洞的形式。

《乐》是有关音乐的书,早已亡佚。乐的本质是和谐,孔子十分注重以乐来陶冶人的情操,而且他本人也有很高的音乐修养。《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同时,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教育学生,行不言之教。《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可见,即使在物质资源匮乏的时候,他仍然能够处变不惊,甚至兴致高昂地谈琴拨弦,调动同行人的情绪,展示出君子的人格魅力。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怎能不让学生动容?

《易》,即《周易》,它并非神奇古怪的天书,而是一部有哲学色彩的筮书,里面包含儒家的重要哲学思想。

《春秋》,又名《春秋经》,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如果说《尚书》是孔子的古代史教材,《春秋》则是他的现代史和时事教材。孔子经常和学生谈论当下各国的各种事件,评论人物,进而传播自己的观点。

孔子的教育内容除“六经”以外,还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内容多与“六经”相通,比较典型的是“礼”“乐”。“射”是射箭,“御”是驾车,都属于军事课程,但其中也蕴含着礼的知识。孔子本人擅长射御,而且通晓军事技术,从“夹谷之会”中可知孔子精通军旅之学。

跟着这样一位文武兼备的老师学习,自然会不虚此行。

(大众新闻记者 张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