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梅汤、养生散寒汤、黄芪顺气饮……近年来,以中药材熬制茶汤,再与奶茶相结合的“中药奶茶”在全国各地掀起一股热潮,迅速占领社交媒体的“C位”。然而,这种风靡一时的饮品未能持续高光。从2023年起,中药奶茶行业增速明显放缓,多个品牌门店接连关停,热度急剧下降。从现象级爆红到大面积退潮,曾经备受追捧的中药奶茶为何熄火了?

精准抓住年轻人养生心理,中药奶茶迅速爆火

“一杯中药奶茶,快乐养生两不误。”将传统养生理念与现代奶茶潮流结合的中药奶茶,一问世便迅速成为年轻人的新宠。这种创新饮品的做法大差不差,都是加入枸杞、黄芪、党参等中药材,主打“药食同源”,以“喝奶茶也能养生”的新颖概念精准拿捏当代年轻人的心理。

据新华网2022年发布的《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18-35岁的年轻消费者已成为养生消费的主力军,占比高达83.7%。“谁更懂消费者心智,谁就能被消费者选择。”中国定位专家顾均辉指出,中药奶茶正是瞄准了这一人群,将健康养生的理念与“猎奇心理”、“颜值经济”结合,推出反差感十足的“中药+奶茶”产品,从而迅速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有一席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关于中药奶茶的推荐笔记有上万篇,相关话题曝光量突破6亿次。不少消费者争相“打卡”养生奶茶,进一步推动了中药奶茶的热度,资本也随之蜂拥而至。据2023年新茶饮研究报告统计,2025年全年新茶饮市场规模预计超2000亿,中药奶茶作为细分品类占有率在1%左右,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然而,这种繁荣的表象之下,泡沫也在悄然孕育。

从风靡一时到集体退潮,中药奶茶为何熄火?

“网红打卡点到关门仅用三个月”“创业半年就和合作伙伴分道扬镳”,近年来,社交媒体上不断涌现中药奶茶店老板的无助诉说。开业初期,许多中药奶茶店日销数百杯,但短短半年后营业额断崖式下跌,最终闭店,这种没落已成常态。从现象级走红到大批量关店,定位专家顾均辉深度分析了“中药奶茶热“散去背后的原因,“只是一味地变化自己的产品形式去满足消费者需求。换句话说,这还是典型的产品策略,而非品牌策略。”

中药奶茶试图在“健康”和“美味”之间找到平衡,但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实现。多数适合饮品的药材口感酸涩、气味独特,“不好喝”成为消费者对中药奶茶的普遍评价。商家通过增加甜度或奶制品含量去改善,又会让其健康属性受到质疑;其次,中药奶茶的火爆更多依赖“猎奇效应”,消费者尝鲜多于实际需求,再加上其价格远超普通奶茶,一杯动辄20-50元,进一步打消了消费者的复购意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中药奶茶的走红,大量资本涌入催生了众多品牌。然而这些品牌高度雷同,缺乏创新和差异化,如一提到中药奶茶,几乎家家菜单上都推出类似的“熬夜水”“元气茶”等产品;同质化竞争还导致了市场的过度饱和,门店数量远超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衰退。

由于中药奶茶的营销过度依赖概念炒作,而非提供实际价值,许多品牌在宣传中夸大其健康功效,甚至暗示具有治疗作用,这不仅让消费者感到被“收割”,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部分品牌因此被罚款或责令整改,负面新闻的曝光进一步打击了消费者对中药奶茶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顾均辉表示,中药奶茶的蹿红,主要得益于它短时间内抓住了消费者对健康和潮流的追求,然而,品牌想要成功需要有清晰的定位。中药奶茶在创新上走得太远,却忽略了最根本的消费者体验,再加上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过高以及过度依赖营销等问题,都导致其未能持续维持热度。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健康饮品市场的终结。相反,这一事件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反思机会。顾均辉指出,只有品牌明确定位、清晰品类,并围绕差异化展开,才能建立起一套环环相扣的战略配称体系,为品牌赢得残酷的现代商业竞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所刊发内容不代表本账号观点,与本账号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