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类似的经验?
因为在意重视的人而战战兢兢、把对方的需求视为使命或义务,或者常因愧疚感、他人眼光而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面对困境,课题分离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很多棘手的问题,用课题分离来判断,可能会让我们豁然开朗。
你无需为他人负责,也不必困于他人的课题——阿德勒理论“课题分离”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什么是课题分离?我们总是有各种人际关系的烦恼,其实80%都是因为没有做好“课题分离”,总把别人的课题误以为是自己的课题,让自己背负太多,或者陷入内耗无法自拔。
课题分离由阿德勒提出,它指的是:任何事情都可以被区分为【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他人的课题是我们无法左右的,我们不该因他人而内耗,只需专注自己应该负责的事。
人生三大课题
工作课题在工作中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产生内耗:自己的失误,在同事和领导面前丢脸,又或是与同事相处不来、被孤立、被背锅等。
交友课题是指脱离了工作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相比另外两个,这大概是最令我们舒适、自然、无压力的课题,但也可能会产生越界、背叛、因被拒绝感到不悦等问题。
爱之课题分为与家人的关系和与恋人的关系,在这两种关系中,人们常常以爱之名行支配控制之实。阿德勒对此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不干涉、不束缚,只留下尊重与包容。”课题分离3步法Individual Psychology
区分课题对于一件事,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区分是【谁的课题】,一件事由谁发起、负责、承担,就是谁的课题。凡是我们无法决定与改变的,皆属于他人与外界。
互不干涉对于他人的课题,我们不介入、不干涉,如果干涉他人课题,当结果不如愿时,就会徒增烦恼。同样,我们也要守好自己的课题,不让他人干涉。做到互不干涉,才能避免陷入无意义的内耗。
举例
请你先试想一个情境,假设今天你被老板骂了,直觉反应会是什么呢?是觉得很生气、很无辜、想打老板一拳?还是你会觉得老板骂得有道理,下次会再努力改进?他骂完你之后,他同样可以去思考要不要再给你一次机会?还是觉得你真的不适合这份工作,考虑之后要把你 炒鱿鱼?
你要怎么处理你被骂完后的情绪是自己的课题,而老板骂完你后要不要给你机会或把你开除是老板(他人)的课题,他不能干涉你怎么处理情绪,而你也不能干涉老板怎么处理你的去留,你和他只要处理好自己的课题即可,这就是一个很实际的课题分离的例子。
所有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我们每天起床就在应付各种人际关系,例如亲密的家人、职场的同事、麻烦的客户、久而不见的朋友,甚至是路边跟你问路的人都算是人际关系的一环。
你会觉得人际关系很复杂、难搞,通常不是因为「过度在意别人的想法」,不然就是想要「控制别人照着自己的意思走」,这两种都算是干涉别人的课题,或是让别人干涉你的课题。
不要让别人干涉你的课题
今天你想来做个人品牌,结果亲朋好友都不支持你,以「为你好」的名义给你一些让你感觉不好的评价或建议。要不要说出这些评价,是亲友的课题。
面对这些评价,你可以选择往心里去,整天闷闷不乐,或是忽略它,专心发展你的个人品牌,如何处理面对评价的态度,以及接下来要怎么做,这都是你的课题。
自己也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
我们常常会希望用「为你好」这句话来控制别人照着我们的意思做,就像是上面的亲友们一样,但每当你有这种想法,换来的往往都是对方的反抗,然后你就会觉得很无奈。
你必须要清楚认知到,你无法改变他人的想法或决定,无法干涉别人的课题,你能做的,或者说你的课题就只有决定要不要跟对方说,而对方要不要听、要不要改变,那是只有他才能解决的课题。
你可以把干涉课题想成是某个人想要另一个人接受自己的价值观,但相信你我都很清楚,世界上有很多人的价值观是自己所不认同的,反之亦然,如果你不希望别人强迫你依照他的价值观生活,你又有什么权利要求别人依照你的价值观生活呢?
如何做到?
课题分离简单来说就是当事情发生时,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其他跟自己无关的事情通通不要管,以免惹祸上身,但到底要怎么分辨怎样的事情是自己该处理的,怎样的事情又是该让别人去处理的呢?你只要思考一个问题就好:
当做了某个决定或行为,最后带来的结果是由谁来承担?
不管结果好坏,如果最后是你要为结果负责,那就是你的课题,如果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都跟你无关,那就是别人的课题,只要是别人的课题,你基本上就没有任何义务或资格去帮忙、处理、关心,即使这个人是最亲密的家人、最要好的朋友也是一样,只要你能弄清楚这件事,并真正放手,基本上就做到 90% 的课题分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