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巨型桁架缓缓提升到位,11月27日,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项目一期工程(公益性部分)即将迎来钢结构施工的最后一块“拼图”就位标志着项目一期工程将全面迈入金属屋面和幕墙安装施工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查看视频

项目一期工程

预计明年建成

据介绍,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项目采取分期建设方式,当前启动建设的一期工程涵盖学术中心、科技馆及部分配套设施,总用地面积约5.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35万平方米。

项目一期工程总用钢量达7000吨,屋面由26片象征着海浪的曲面组成,通过巧妙设计,形成长170米、宽150米的连续波浪形金属屋面,与立面风帆造型相呼应,完美诠释了“千帆竞渡,科技远航”的设计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南现场了解到,该项目通过实施四级节点进度管理,明确各节点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和责任人。项目一期工程预计将于2025年建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目效果图

更快更精准

“科技方舟”的

“科技”力量

据介绍,波浪形金属屋面设计是项目一期工程的核心亮点,其独特的造型和结构也给施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为确保金属屋面的安装精度控制在3毫米内,项目团队采用了多项先进的测量技术和精准施工工艺,如使用测量定位机器人进行空间定位组装焊接,依据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得出的曲率数据来确保实际施工与设计的精确吻合。在安装作业时,使用专门的定位设备来控制安装的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有效匹配屋面设计,项目一期工程南北侧外围各设置7块形如风帆的立面网格,其中,斜柱在平面内的最大倾斜角度为60.9度,最大外倾角度更是达到82.6度。

“为保障吊装重心和安装位置的精确控制,我们利用Midas软件进行钢结构施工过程的整体仿真分析,为全面吊装做足准备。”中铁建南方工程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立面风帆网格的分块吊装单元采用地面卧拼方式,现场搭建可调节式拼装架,既降低了高空作业的风险,又提高了安装精度。

小南在现场看到,该项目将钢结构的加工生产线设在施工现场。“如果某个杆件与建模效果存在偏差,我们可以立即在现场进行调整,节约将杆件返厂重新加工的往返时间。”该项目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一做法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相比传统方式提高至少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目团队在施工现场创新应用无人电梯、智慧库房、施工机器人等68项智慧建造技术。

例如,智能焊接机器人能够实现连续作业,且焊接效率远高于人工。“只需将焊接机器人放置在起点,它便能沿着设定的边缘自动进行焊接,焊接质量稳定且焊缝美观。”该项目相关负责人指出,高峰时段,三台焊接机器人可以同时作业,速度比人工焊接快一倍以上。

此外,该项目现场应用的智能无人驾驶电梯,可以实现自动运行和精准停靠,提高了人员和物料运输效率;智能喷涂机器人则能够自动完成喷涂作业,保证了喷涂质量的均匀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将集合会议中心、科创中心等多项功能,在确保大湾区科学论坛专业活动需求外,兼具多元性、复合性功能,涵盖办公、会议、展示交流、商业服务、文化娱乐、艺术展览等,打造成为世界级科学交流活动聚集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目效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南带你看

关注!“南马”赛道临时交通管制→

风暴电音节广州站首批阵容揭晓,南沙将现万人狂欢跨年盛况

文字:谢子亮

通讯员:南沙明珠湾管理局

图片:刘伟、南沙科协

视频:刘伟、黄雁婷

编辑:张瑨欣

校对:武姣姣

二审:谢依庭

终审:齐华伟、黄增才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