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喵~大家周四好呀。

上周推文讲了我今年在学一本很重要的经典,分两篇文章来和大家分享其中让我受益特别大、感觉“维度提升”的思想。上周讲的是“自证”,点击这里复习:

这周和大家分享另一个思想:一切都是心的显现。

还是和前一篇文章一样,所分享的种种都是我自己个人学习中的领悟,不是经典原文。如果对这些理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翻阅经典本身。书名和参考书目我会放在置顶评论区。

由于本人理解和表达能力有限,可能表述不够确切。如果有没看懂的地方不着急,将来等我水平更高了,会把这个主题换个表达方式重新写一遍的。

1

第一层意思

首先要纠正一个认知偏差。可能会有小伙伴表示反对:“什么都是心的显现,这不是唯心主义吗?你这讲的不对呀!无论我有没有摸到那张桌子,桌子都存在。唯心主义可是中学政治课就批判的思想。”

我们在这里用了一个比较严谨的表达,是“显现”而非“创造”。不是说,我看到了桌子,那个桌子从物质上因为“我的注意”被创造出来了。

“一切都是心的显现”,第一层意思,可以解读为“因为你注意到了某个人事物,它才会对你产生影响。

王阳明先生和朋友一起去南镇游玩,朋友说:“你总是说心外无物。这深山里的花,自开自落,和心有什么关系?”

先生朋友的这个说法,其实就是把“心外无物”理解成了“心创造了物质”。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关注了就有,不关注就没有,确实逻辑上很难讲得通。

阳明先生说:“你没有看这个花的时候,花和你的心一样是寂静的。当你看向了这个花,这个花的颜色一下子就变得鲜明了起来。由此可知花不在你的心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可以做个小实验。闭上眼睛1min,仔细听听环境中有什么声音?

你可能会听到有走路声、电流声、别人讲话的声音。但是在此之前,因为你的注意力在手机屏幕上,可能这些声音都没有听到。

先来看看我们是怎么认知世界的:一束光打在物体上,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落在视网膜上,产生的电信号由神经传导,大脑皮层加工,返回一个图像。注意,这时候只是图像本身。是我们从小被灌输了“这个红色的叫花,这个绿色的叫叶子”,这个信息在解读的时候启动了,我们才完成了从“收到信号看到图像”到“我认为我看到了一朵花”这个步骤。

同理,我们听到的声音其实是“沙沙、叮叮、刷刷、咯吱咯吱”,由于我们受过的教育、我们的生活经验,由于目之所及所有人都这么称呼,我们管这些声音叫“脚步声、门铃声、下雨声、摁泡沫的声音”。

如果你有去外地出差或者上学的经历的话,也许有观察过这种有趣的现象:同一种东西在不同地方叫法是不一样的。我们家乡都管“卷心菜”叫做“莲花白”,上大学的时候我去食堂窗口打菜,我说我要“莲花白”,结果打菜阿姨完全听不懂。后来我室友告诉我,这个菜在南京叫“包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一切外在的世界,都是因为你的“关注”,经由你解读之后,才对你的生活产生影响。那么,就意味着——如果你不想某个人/某件事对自己有影响,不关注TA就行了;如果你想要有好的方面的影响,换个角度解读就可以了。

比如,每天看手机推送的社会新闻觉得很焦虑,少看就是了。

比如,某一段关系总是让你有不舒服的感觉,物理上远离、尽量少打交道就是了。

比如,对于同一件事,你没有把它做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状态,可以把它定义为“失败”,也可以把它定义为“经历”。我跟丁老师学习之后,很喜欢讲一句话,叫“没有成功与失败,只有经历与体验。

到这里,可能有同学会有困惑:这不是精神胜利法吗?这样真的有用吗?

让我们回来看一下刚刚提到的这几个场景。当你看到社会新闻感觉焦虑的时候,你的焦虑会让已经发生的事情有所改变吗?不会吧,这样想只会让你自己难受。当你给“一件事没有做到满意”定义为失败的时候,会影响这件事已经发生的结果吗?不会吧,只会让你更没有力量、承担更大压力、更不开心。

如果你认为,关注之后可以主动做一些改变,来让新闻中负面的事件不发生,推动改善身边的环境,这我是赞同的。但如果“其实也做不了什么,看了还把自己整得很闹心”这样的行为,属实没必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关注自己改变不了的事,好处是可以让心态更稳定;正向解读一件没有做到满意的事,可以更快让内心充满力量,重振旗鼓继续进行。

2

第二层意思

“一切都是心的显现”的第二层意思,可以理解为心理学上讲的“潜意识投射”。

我们能够明确看见的自己的想法,这些属于“意识”;看不见的却在影响我们的部分,属于“潜意识”。童年时受过的身体伤害、过去经历积累的习气、小时候家庭氛围等等……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比如说,有些人在即将成功时,就差临门一脚,却总是无意识地制造障碍,如拖延完成,或直接放弃。用丁老师的话说,叫做“烧了好几壶水,每壶水都烧到98度,然后不烧了。”最后一下不冲了,可以给自己找个理由“我其实也没那么想要。实际上是潜意识中害怕承担成功带来的更多责任,或者担心自己尽全力之后依然没达成目标要面对“做得不够好”的现实。

比如说,有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时常会有不安全感,认为对方不可靠、有可能会离开等等。有可能并不是眼前的对方真实这样做了,而是小时候没在父母身边长大,或者是遭遇过一段很受伤的关系。潜意识带着过去的记忆处理了现在的关系,就会造成当下的这种感受。

还比如说,有些人面对好机会时,总觉得“这不可能是真的”或“肯定会出问题”,因此不敢去接受新的机会。可能是因为过去有过一次印象深刻的失败经历,又或者曾经以为自己做成功了一件事、紧接着有更大的失去,让潜意识中形成了一种“好事必有代价”的信念。而这个信念会导致失去很多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潜意识看不见,很难抓到它。但对我们的影响又很大——那怎么办呢?

可以留心观察看看,自己有哪些典型的模式。模式可以理解为“一旦发生某种场景,就会触发某种行为。”

比如说前面那个例子,某个人做事情总是做到快成功就放弃了,自己认为影响到了事业发展。那可以留心观察一下,当这个模式出现的时候,内心出现的想法,或者听到心里的声音有哪些。把它们都记下来,记多了就能找到规律,找到规律就有破解的办法。

这个练习的过程就是我们平常做的功课之一,叫“观念”,即看见自己的念头。时常看,时常记录。

3

第三层意思

“一切都是心的显现”的第三层意思是:你心里有,才能觉知到;你心里没有,即使在眼前,也觉知不到。

第三层意思往深里讲会比较难懂,我试着再往前走一两步,写到感觉快要变得晦涩的地方就停下来。

先来分享一个最近发生的小故事。

前几天我在卧室躺着,喊刘同学帮忙把一块扩香木拿过来。扩香木,就是那种香薰精油滴在上面,油渗透到木头里之后可以慢慢挥发的东西,经常被做成各种模样。

结果他盯着我的桌面看了半天,又翻了抽屉,愣是没找到。于是跟我说:“没有啊,这里没有扩香木。”

我只好自己翻身起来找。一眼就看到了。

于是我拿给他看,这个扩香木长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同学:我以为这是一个摆件或者镇纸……

刘同学一开始不知道“扩香木”是什么,是因为在他的脑海中压根没有这个“东西”。包括概念和物质本身的一系列整体,这个之前在他那里是空白的,因此,他眼睛看到了,视网膜收到信号了,但是“意识”没有加工处理,所以即使在眼皮底下也看不到。

后来他经由我提示看见了,并且把“扩香木”这个“概念”跟刚刚图片里的“实物”联系起来了,其实就是种下了一颗种子。下次当他再看到类似的物品,也是这样方方正正的有个凹槽,他就会知道“噢,这个东西可能是扩香木。”

类似的情形还有,例如,我们去听一门课,如果这个老师教授的内容、讲课的方式跟我们的生活或者工作是有相关的,就会比较容易听懂、记住。如果讲的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还有一堆新的词汇,就会听不懂、记不住。但如果多听几次,开始对其中某几个点印象深刻,听多了就渐渐听懂了。

所有我们看见的、听到的、摸到的,我们认知世界里的一切,都是因为曾经有过相关的种子,各种因缘条件都具备了,这个种子展现了所以我们才能够看得到、听得到、摸得到。如果没有种子,就会成为“刘同学眼皮底下的扩香木”,即使在眼前也看不到它。

同时,当一个或者类似的事物,反反复复出现,不断被我们关注到,就会让我们对这个事物的认知更加坚固。我们的世界里有很多这些反反复复出现,看得到、摸得到的东西。每天加固一遍,每天加固一遍,直到坚不可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陌生的概念,或者偶尔出现一次的东西,在你眼前出现了,就只是短暂的一瞬,即使你看到了,可能也不会放在心上。就像你去一个陌生城市旅行,即使那里风景很美,你大概也不会想着把它带回家,因为你知道它是短暂的。

可是天天出现的东西呢?不但天天出现,而且很多人在你耳边说,这个是好的、这个很重要呢?你是不是会产生“我想要拥有”的想法,会去抓取,想要得到?如果得不到,会愤怒、会遗憾、会质疑自己的能力、会不自信;得到了,又会“担心失去怎么办”,担心“如果下一个我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怎么办”。

你看,烦恼就这么产生了。

是因为坚固的印象让人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感觉,又进一步产生了“我可以拥有它”的感觉,“得到了怕失去”或者“得不到”的感觉让我们烦恼,而不是那个人事物本身让我们烦恼。

这一切的根源都是“感觉”,而感觉是一种内心感受,感觉是会出错的。

感觉”不是真相。

原理上知道了错觉是怎么产生的,回到生活里,一点点动摇坚固的执着,执着就越来越少了。

什么才是真相?我只能说自己在探寻的路上,1.0版本的真相,2.0版本的真相,3.0版本……在层层抽丝剥茧。剥一层,事上磨、观照,看理解的对不对,到位了几分。理论上自以为听懂了几分,离证到还差十万八千里。

不过这个过程中,我会把点点滴滴启发到我的,让我感觉“更上一层楼”的体悟都分享给大家。我相信读者中一定会有慧根比我更深的,会学得比我更好。

修行路漫漫,我在日积跬步地往前走。希望大家也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我们下周四14:00见~

如果想围观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话想和喵说,可以加这个微信号哦(如果加过喵其他微信就不用重复加啦)~

我的这些文章也值得你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