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教授塞德兹博士说过:“人如同塑造陶瓷一样,小时候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习惯性反问,表面看容易激怒孩子,更深层的影响,还在孩子的性格和心灵上。为什么有的孩子做事唯唯诺诺不自信,为什么有的孩子长大后习惯看别人脸色。这背后的原因,与家庭的沟通模式不无关系。
有位博主,分享过自己的真实故事。小时候,她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一天,她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画的一幅画给妈妈看。妈妈随便看了一眼,就问:“你这画的都是什么呀?”她感到很失落,也开始怀疑自己,就渐渐失去了画画的兴趣。
等长大后,每当碰上新事物,认识新朋友,她都会想起妈妈的那句反问,变得惶惶不安。
因为童年的经历,这位博主错失了太多人生中的美好。有一项心理研究,对1000名未成年人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在家里经常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的概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郁”, 22.1%的孩子“冷酷、残忍”,56.5%的孩子经常“暴躁”。
也就是说,被语言暴力伤害过的孩子,出现过激行为的概率非常高。尤其是“否定+贬低”的反问,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会持续到成年。
首当其冲的,是孩子的自信被摧毁。当孩子向父母展示成果时,父母却反问:“什么乱七八糟的?”任是谁被这么一问,热情也会被瞬间浇灭,自信心碎了一地。
而紧随其后的,就是焦虑、恐慌、内耗。久而久之,孩子的能量被消耗,生命力也枯萎于无形之中。
微博上有个热门问答:说话时,最令人反感的是什么?
数百条回复中,排在第一的,正是反问语气。
对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而言,反问不单单是令人反感那么简单。
每一次反问,都是对孩子心灵的一次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