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吉军,新媒体:汉唐智库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开篇一曲宋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踏莎行》。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既是南宋抗金人士的代表人物,也是宋词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词中之龙。他是铮铮硬汉,也是谦谦君子,武将风范与文人气质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和谐的体现。

这首词写于1182年,是辛弃疾第一次被罢官回到江西上饶带湖的居所,名为“稼轩”。从此,他在带湖隐居十年之久才被重新启用。

这首词,名为集经句。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讲的就是出世入世进与退行与藏的辩证。

稼轩引用经句感慨孔子四处奔走而不得用的一生。他表面写孔子,实际上是感叹自身。以圣人为榜样,使自己找到人生的定位,这是君子常有的心态。

辛弃疾,如果抛开功业而论个人能力,他堪称六边形全能儒将。毫不夸张的说,他是两宋文人中个人武力值最高的儒生,又是两宋武将中文学才华最高的儒将。在主战派被群体灭杀之后的南宋,辛弃疾文武兼备,傲视群英,鹤立鸡群。

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段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是三国时期魏国李康所作的《运命论》,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如何处世的问题。

同样的道理:鹤立鸡群,鸡必啄之。

鹤立鸡群的命运肯定不好,时不时会被菜鸡围攻甚至啄伤。

辛弃疾生不逢时。

公元1140年,他出生于山东济南(今历城区四凤闸村,距离本人家乡山东齐河56公里)。

他出生的时候,靖康之耻(公元1127年)刚刚过去13年。

宋高宗赵构在建康登基延续宋朝国祚,1128年,金兵南征搜山检海将赵构吓破了胆。

此后十余年,以岳飞、韩世忠为代表的抗金名将与金兵鏖战厮杀互有胜负。

1140年,岳飞北伐,连续击败金军赢得郾城之战和颍昌之战,占领洛阳,进逼北宋故都汴梁城。

这一年,辛弃疾出生,岳飞大捷。

随后,赵构和秦桧君臣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撤军。

1142年1月27日,岳飞冤死于风波亭。

从此,南宋君臣苟且偷安不再北望,金国也熄了南征的欲火。

当时的山东济南,已经落入金国统治之下。

辛弃疾的爷爷一直教育他:“勿忘国耻,收复中原!”

辛弃疾从小舞刀弄剑,以杀伐征战、推翻金人统治为己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61年,金主完颜亮垂涎江南繁华,带领六十万大军侵宋,在采石矶(安徽马鞍山)被名将虞允文击败而受阻于长江。后来,金兵爆发内乱,完颜亮被杀,南宋就此续命百年。

宋金在长江大战,后方汉人趁机起兵反金。

辛弃疾拉起两千多人的队伍,投入了抗金义军耿京麾下。

耿京号称二十万人,但大多是乌合之众。

一位义军头领叫义端和尚,偷了耿京印信去投奔金人。辛弃疾骑马连追三天,最后亲手斩了义端,将印信带回。

后来,耿京被叛变的义军将领张安国杀害。

张安国带着耿京的人头投奔了金军。

抗金义军就此失败。

辛弃疾带着五十多人,骑兵闯入金兵大营,活捉叛徒张安国,旋即南下临安,当众斩首,举国轰动。

这种武力值,已经足以与评书和武侠中的名将媲美。

所以,辛弃疾在词中自诩:“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人家是实打实的真功夫,不是舞文弄墨想象中吹牛。

南归后的辛弃疾,多次向南宋朝廷送上抗金北伐的策略,比如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一只鹰最大的悲哀就是落入鸽子群中。

为什么说是鸽子群而不是鸡群呢?

因为鸽子这种家禽,除了咕咕咕高唱和平歌之外,连菜鸡互啄都做不到。即便是一群菜鸡,头领的大公鸡一样可以抬起金足踏蜈蚣,扬起铁喙战雄鹰。鸽子会啥呢?只会叼着树枝表达诚意。

一群鸽子面对一只鹰,自惭形秽当然容不下,不敢群起而攻之,那就群起而污之。比如弄一群谏官骂“低俗、保守、极端、好战、暴力”之类。

除了被贴上鹰的标签之外,辛弃疾还有一个无奈:他带着几十名义军来到南宋临安,南宋却早已把北方的宋人送给了金国,相当于出卖了自己的故土和遗民。按照宋金两国的协议,北方宋人如果逃到南宋,南宋必须遣返,遣返回去的命运可想而知。

辛弃疾这种从北方来到南宋的遗民,被蔑称为“归正人”。

南宋君臣打的一手好算盘:上阵厮杀用归正人,因为他们为了收复中原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封官赏赐时对归正人处处设防限制升迁,防止北人掌权。

于是,辛弃疾的官职最高只能到从四品龙图阁待制。

在《宋史·辛弃疾传》中,通篇都是:“平某某有功,加某某职位”、“以言者落职”、“调某某职位,以平某某”、“某某劾其某罪,遂乞祠归”,最过分的地方甚至直写“某某年落职”,连原因都没有。

鸽子们不敢用鹰打猎杀敌,于是辛弃疾不能在朝廷任职,只能去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之类的地方官职,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鸽子总是比鹰多,而且比鹰更擅长咕咕叫唤。

1181年,42岁的辛弃疾遭到主和派弹劾被免职。

无奈之下,归居上饶。

从此,这位名将在乡土田间舞文弄墨长达二十年。

二十年,岁月消磨人生。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字字句句,都是眼中泪心头血。

对于辛弃疾这样胸怀天下满腹韬略的儒将来说,无奈的现实何其悲哀。这种心情,没有多少人懂得。

1203年底,宋宁宗嘉泰三年,63岁的辛弃疾因为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被权相韩侂胄起用,任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赴任后,辛弃疾积极备战北伐,训练士兵。

辛弃疾全力支持北伐中原,但是他强调用兵“更须二十年”,显然认为战前准备相差尚远。这个观点显然不符合韩侂胄的政治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05年,宋宁宗开禧元年,辛弃疾登上镇江北固山,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写下那首千古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在此期间,辛弃疾再次被弹劾撤职。

这次,弹劾辛弃疾的不再是鸽子们,而是左摇右摆的骑墙草叼盘侠之流。

1206年,宋宁宗开禧二年,韩侂胄发动北伐。

韩侂胄准备不足轻敌冒进,导致北伐失败。

1207年秋,韩侂胄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府赴任。

这一年,辛弃疾已经67岁!

面对北伐失败带来的打击,他已经病重卧床,只得上奏请辞。

1207年,10月,病重沉睡的辛弃疾突然睁开双眼,大喊几声“杀贼!杀贼!杀贼啊!”

一代儒将病逝,享年68岁。

1207年底,奸相史弥远斩了韩侂胄的人头送到金国请求上国大人息怒。

嘉定元年(1208),宋、金订立嘉定和议。

从此,北伐失败的韩侂胄被朱熹理学信徒扣上了奸相的帽子。

无论胜负,北伐中原统一江山的大义是无可指摘的。

关键是,南宋国力不行,歌舞升平根本打不了胜仗了。

辛弃疾这只从北方南下的鹰哀号而死,朝廷终于可以安心苟到底了。

下旨赐对衣、金带,视其以守龙图阁待制之职致仕,特赠四官,追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忠诚奋勉曰忠敏。赐封一个武官的谥号,也算遂了他一生的心愿。

一个以恢复中原,回到故土的儒将,历史的符号却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这不仅是南宋一朝的悲剧,更是历朝历代主战派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