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第十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被接运回国。山川同念,英雄回家!在那场为援助朝鲜人民、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反侵略战争中,湖南人民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彭德怀、陈赓、邓华、杨得志、杨勇5任志愿军司令员都是湖南人。197653名中华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其中有湖南人11541名,女性177名。《常德市革命烈士英名录》收录的志愿军烈士有1092名,志愿军女烈士4名,蒋宗英就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宗英

在抗美援朝时期,有很多的志愿军女战士踏上朝鲜战场,她们以苦为乐,不畏流血牺牲,为最后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民文学》2024年第11期刊发了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军旅作家丁晓平的短篇报告文学新作《寻找蒋宗英》。这是从常德籍革命烈士蒋宗英留下的54封家书中深入挖掘、整理和不断寻找出来的故事。

现在,就让我们从这些家书里,从丁晓平的讲述里,来“寻找”志愿军女战士蒋宗英。

“我们不要战争,但是我们并不害怕战争”

蒋宗英1931年5月出生于湖南澧县,是武昌起义总指挥蒋翊武的侄女。从澧县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后,1949年8月,蒋宗英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编入第四野战军第39军117师。

1949年9月14日,蒋宗英随部队离家。第二天,在临澧县城,她给父母写了第一封家书。这之后,蒋宗英不断地给家里写信,告知火热的部队生活以及自己的成长。

蒋宗英的小哥哥蒋宗恒在耄耋之年学会电脑操作,将珍藏下来的蒋宗英家书编成小册子。翻开小册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蒋宗英的黑白戎装照。照片里的女孩眉宇含笑,脸庞圆润,留着一头齐耳短发,眼睛不大却自带光芒。蒋宗英两年多军旅生涯的点点滴滴,在家书里呈现。

1949年,蒋宗英在常德接受军政训练,步行到益阳,乘汽车经长沙,在武冈、耒阳、祁阳继续训练和学习。1950年,乘火车北上,经衡阳、长沙、武汉,在河南漯河开展建设和生产;朝鲜战争爆发后,经郑州、石家庄、天津、沈阳,屯驻辽阳,保卫边疆。1951年6月底、7月初,跨过鸭绿江,踏上朝鲜战场,很快从宣传队调到团部做机要工作。1952年3月14日,写下最后一封家书。

蒋宗英是父母的小女儿,在父母和哥哥姐姐的爱护下长大。她的信中满是对家人的挂念,一路上经历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她也会絮絮叨叨地告诉家人。在河南第一次见到刮风沙、下冰雹,她写信给父母:“告诉你们一件奇怪事,真是我们南方人从来没看到的。前天天气很好,到下午时就有些燥热,睡到半夜吹好大的风,把树都刮断啦。一些冰块大的如圆球,从窗口打进来,满屋都是,把我吓得起初只往被子里钻。”

但她不是一个娇气的女孩。在第一封家书中,她说:“儿昨日离家,随队前进,仅走二十五里路,在张公庙附近住宿。因为儿没有穿袜子,鞋子又是麻索做的,故脚底打了个大泡。当天还可忍受,今天又忍痛走了二十里,后来硬不能再忍就只好骑马,这是初次。也算我的胆子大,骑在上面一点也不怕。我们每天都是清早两点钟出发,中午大休息吃午饭,下午四点钟又走。”

马上就要出国去朝鲜,蒋宗英丝毫未考虑自身的安危,也不担忧前线的条件是否异常艰苦,而是急于告诉父母这个“好消息”,并预感父母听后一定很高兴。她说:“我们不要战争,但是我们并不害怕战争,我们有强大的力量。妈,您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在下一封信中又说:“不久,捷报会像雪片般的飞来,战争的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人民的。”

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军官兵以苦为乐,越是艰险越向前。她在朝鲜战场写给哥哥的信中说:“我的胆子也锻炼大了,不怕飞机不怕大炮。敌人的大炮(炮弹)不断地从我们头顶飞过,甚至在我的旁边开花,飞机经常在我们的附近轰炸扫射,我一点也不胆怯,至于那些具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干部和战士,对此更不算啥了。当然还要谨慎地防炮防空等等——这是我们的纪律。”

在人民军队这个大熔炉里,来自湘西北小镇的蒋宗英飞速成长。为了干好宣传队的工作,她除了苦练乐器,学习五线谱等乐理知识,还读报、排剧、拍电影、写日记,抽空学习普通话。她好学上进,敢于自我批评。她在信中说:“我有一个最严重的缺点,就是有些任性,当人家讲我冤枉话时,我受不了。那就不管上级同级,我非给他来个难堪不可……性子一横,就像在家里发脾气一样。以后我会下决心尽量克服,如老那样,不但自己没好处,给群众的印象也不好。”她还告诉父母自己的学习感悟: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稍一懈怠,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很危险的。

战士们在河南下乡时经过一个个村庄,老百姓打着锣鼓、扭着秧歌欢迎解放军,很多老乡自发帮他们抬重物,这样热情的表现是她没想到的。她在家书中说:“在这兴奋愉快的情绪下我感动了。我感到惭愧,检讨起来对革命没有一点贡献,对人民没有出一份力量。同时,在学习中,没有什么心得。光惭愧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在今后工作中拿实际行动来回答人民对我的希望。”

除了父母,蒋宗英与之通信最多的是蒋宗恒。她羡慕小哥哥经常给报社写稿,表达了自己也要学写作的意愿,还托人去汉口买历史书籍和《人民文学》杂志。蒋宗英还跟同为共产党员的哥哥蒋宗策、蒋宗恒一起比赛,要成为优秀的党员、团员。

初加入部队,在行军途中磨破了脚,蒋宗英到县城医院诊治,花掉了父母给她随身带的钱。上级知道后,要补助她治脚的钱,可她坚决不要,她不想给组织添负担。她是一个没有私心的人。在辽阳期间,面对双亲在来信中提到的生活难处,蒋宗英回信说:“我不愿请求……上级也没法照顾。”又安慰说:“不过这是短时期的情形,反正我们家里人很少,忍耐一个时期,不久就会好的。”在回信的同时,她给父母寄去了部队发的一万元(旧币)津贴。

1952年3月14日,蒋宗英给父母写了一封非常简短的信:“我们明早四点钟就要出发了,坐汽车走。我的一切都会是安全的,别挂念我。望你们好好的在家生产,安心的生活。以后再写。”就在同一天,她在城山守备战中因抢救伤员遭遇美机轰炸,不幸壮烈牺牲,时年不满21岁。她的遗体安葬在当年战斗最为激烈的江原道铁原郡马场怀荫里,但究竟是在朝方、韩方还是在军事隔离带内,不得而知。

战士的好样子,青春的好样子

与那些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相比,蒋宗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经历多少波澜曲折。即便在常德本地,知道她的人也不多。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小人物”的故事?丁晓平说,蒋宗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就像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一样。她通过部队这个大熔炉的锻造,一步步超越了自己,克服了艰难险阻,成长为真正的革命战士。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蒋宗英代表了我们这支部队中绝大多数的普通战士、平凡英雄。他们默默无闻,没有豪言壮语,就像静默无言的一块块砖,但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用自己的生命筑成了了不起的钢铁长城。70多年过去,太多动人的细节已经湮灭,丁晓平希望通过“寻找”蒋宗英,告诉这个世界,祖国和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每一个英雄。

蒋宗英家书里的讲述都是真诚、坦率的,就像山中的泉水一样清澈透亮。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一个真诚的人、清澈的爱。丁晓平说,蒋宗英家书中特别打动他的地方,就是军营教会了蒋宗英,她又通过家书反过来让自己成为一个“小教员”。她告诉她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应该怎样去为革命作贡献、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作贡献,怎样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不要给政府添麻烦,要成为新中国的优秀公民。她始终心怀赤子之心,常常在家书中作自我批评,这对一个20岁上下的年轻人来说,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

有一封家书很特别,蒋宗英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高兴得连心都要跳出来了,那种兴奋的心情简直没法形容”。信中提到的并不是她女扮男装演出《一朵红花》赢得了战友们的掌声,也不是她在朝鲜战场与副团长杨玉坤同志结婚,而是她得知父母、兄弟的“进步”,她“为有这样进步的父母和兄弟而觉得光荣骄傲”。她说:“想到年迈的父母为了热爱祖国响应了政府号召节约增产,在捐献运动中起了带头作用,为儿的身居抗美援朝最前线应更进一步的加强工作和学习,否则也对不起自己的父母,更对不起广大人民。”

这种革命人的情怀、澎湃的正能量在家书中处处呈现出来,传递到亲人身上去。在丁晓平看来,蒋宗英是在湖湘文化和良好家风的沃土上,接受了革命文化的阳光雨露,一天天成长起来的一棵小树苗。这样的年轻人、这样一种情怀,在任何时候都是难能可贵的。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正确面对困难、挑战,对于精致利己主义者、“躺平族”、不敢担当作为的人及时校准人生的坐标,这些都很有启发意义。

丁晓平笔下的“寻找”,更多指向精神层面,因为蒋宗英的身份、籍贯等信息都是已知的。我们能从蒋宗英身上看到一个青年学生的角色是如何转变的,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由民到兵的转变,成为革命战士,成为骨干,成为青年团员。她从澧县到长沙、武汉,再到漯河、辽阳,一直到抗美援朝战场上,50多封家书中,字里行间都是她在人民军队这个大学校里的收获、进步。她在家书中没有一丝抱怨,苦的时候不抱怨,委屈的时候不抱怨,始终相信自己,抖擞精神做好自己的事,做一个真正的解放军战士。

通过这些家书,我们可以寻找到蒋宗英作为一个战士的好样子、青春的好样子,找到永远不变的军魂。穿越历史时空,我们能看到在那个艰苦的战争年代,一个青年战士怎样表现自己,怎样在军营里刻苦锻炼,怎样接受政治教育,怎样在战场上表演节目,怎样跟年轻战友包括那些不识字的战友打交道,怎样读报纸教人识字。还有人民子弟兵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军民鱼水情,怎样影响到她,让她成为一个好战士。在她的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可爱的最美军人的形象,听党的话,听组织的话,遵规守纪,不怕困难,敢于牺牲。这种战士的好样子、青春的好样子,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

“《寻找蒋宗英》让我们重回那个烽火燃烧的岁月,我从这篇作品以及那些日常的家书中读到不平凡的理想与信仰之光。蒋宗英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去追溯。”常德市作家协会主席谈雅丽说道。

安徽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李支援在读完《寻找蒋宗英》后说:“细微之处最能打动人心。我感觉她的成长历程将给予今天的青年大学生很大触动。我在课堂上讲了蒋宗英的故事,同学们都很感兴趣。她是最可爱的人!”

在沈从文墓地的石碑上,刻着黄永玉题写的一句话:“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沙场和故乡,代表着人的两重身份,也是串联起人生的两个重要场景。蒋宗英牺牲在异国他乡,埋骨在异国他乡。丁晓平说,对于已经牺牲在沙场上的战士来说,故乡永远是最亲爱最温暖的怀抱。英雄们为国捐躯时,抱的是“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迈,但亲人们希望英雄们能够魂归故里。这是另外一个“寻找”,是蒋宗英的亲人们埋藏在心底的愿望,也是丁晓平的一个心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南烈士纪念塔陈列有157位湘籍烈士的英勇事迹和《湖南烈士英名录》电子册。前来缅怀参观的人们可以看到蒋翊武、蒋宗英伯侄俩的照片和生平。

蒋宗英家书选登

第十九封信

为了早日完成任务,男同志集中全力突击挖河。但战士们要求演剧非常迫切。中南区的部队艺术学校和军政大学来了一批女同志,现在是十一个女同志了,排稍微小点的剧也不成问题。首长照顾女同志,天气太热恐怕受不了,就把演剧的责任交给我们啦。三四天后就要演出,不论男女老少的角色都要我们去扮。这次演《一朵红花》,我扮男角,因为我平常的作风和男同志差不离。

第三十六封信

东北气候凛冽,可是我们在半寸厚的棉衣及外衣的掩护下,很顺利的渡过了这冷酷的严寒。

风住了,雪散了,从东方升起了一轮和煦的太阳,阳光照射着整个广大的平原,一切植物由枯萎而渐渐苏醒过来,雪再也看不见它的足迹了——这是可爱的春天。

春来了,她给宇宙带来了无限的生命力,快乐的人们在歌唱,歌唱朝鲜战争的胜利,歌唱帝国主义的死亡,歌唱中国人民永远的幸福无疆。这时候,我们也脱去了身上的大棉袄,很快的将投身到大生产运动中去,我们的生活始终是这样紧张愉快而有规律……只有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才能享受到这种美好的生活。

第五十一封信

我们的生活虽比在中国要艰苦些,但也过得很有意义。

我和玉坤住在一个由北的一侧经里挖有三米宽五米长的地面,然后架上木头的防空洞里,有一人多高的洞门,这是由好多同志的汗筑成的呀!里面全糊有报纸,壁上贴有毛主席像,朱总司令、彭德怀将军也都伴随在他的两侧。洞内设有桌子和凳子,可以供我们学习和办公,有火盆和炭,生着大火,可以供我们防寒,有锅有盆有茶壶(是罐头盒改造的)以及一切生活上所需要的东西,简直应有尽有。真可称为一个美满的“战地之家”呀!志愿军同志都是这样愉快地战斗在朝鲜。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作者:欧阳冰 石慧

编辑:刘芙瑶

二审:刘青玥

三审:陈晓真

【声明: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尚一网公众微信号,经同意授权后,方可转载并请标明出处。】

新闻爆料热线:0736-7716930、189073603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