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心咖啡店是一家公益组织孵化并由残疾人日常主理的咖啡店,从店长到店员都是视障人士。

在广州市白云区和天河区的交界,有一处产业创业园区,园区内有一家连明星都喜欢打卡的咖啡店,例如蔡依林、苏打绿、汪苏泷等都曾在线上线下与这家咖啡店有过互动。它吸引人的秘诀,除了一杯杯手工咖啡,还有一位位努力上进的视障人士用心做咖啡的态度。

“手心咖啡”的店长是95后女孩陈柳晓,因先天性眼睛病变,残存视力较低。成年后在一家公司做前台,每天的工作主要是为出入的同事开关门和转接电话。后来又在一所学校做图书管理员,每天的工作也是负责简单的日常打理。按部就班,工作和婚姻都在家人的呵护下一步步被计划和安排,看似安枕无忧过一生,但对于这个不愿被拘束的女孩来说,这样的生活像无风的湖面,单调又无聊。

2018年,广州残障创新公益中心启动了“手心咖啡计划”项目,主要是培养视障人士学习咖啡制作,并且让他们有机会成为咖啡师,陈柳晓立刻报名参加。在培训中,她学会了用手心感受水流,熟记咖啡机的每一个按钮,用手机连接电子秤和烧水壶,用耳朵听水位变化……她说,一开始自己对咖啡并没有很多了解,后来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被需要的感觉,找个自己喜欢的班上——这也是其他视障学员共同的心声。

咖啡师们在学成之后并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就在不同的地方开启摆摊行动,比如出现在广州市的各个市集上,主动让市民们接触视障咖啡师,也培养了不少忠实粉丝。后来经介绍,他们有机会入驻广州市荔湾区的一家创客空间“一起开工”。手心咖啡的视障咖啡师们终于有了自己稳定的咖啡实践实训基地。

2020年,随着手心咖啡团队的经验愈加丰富,手心咖啡在保留原有公益项目的基础上,决定启动手心咖啡店的建设。期间,他们发现客人对自己的兴趣不只是喝咖啡那么简单。一些企业客户邀请他们去公司分享那些充满正能量的生命故事。陈柳晓说,在这里工作的咖啡师,不仅擅于冲泡一杯美味的咖啡,还要学会分享,这也是宣传的好方法。

2020年,已经拿下国际精品咖啡师证书的陈柳晓,被指派为手心咖啡的店长。目前,店内拥有四位全职视障咖啡师,他们均属于“00后”一代。对于他们而言,咖啡店不仅是职业生涯的起点,更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店长陈柳晓是个“95后”女孩(右二),带领着一群“00后”店员不仅卖咖啡,更向社会传达着无障碍文化。

从学员到运营者的身份转换,陈柳晓和团队开始思考经营的艺术,大家意识到一家小店不能和连锁咖啡店直接对比,要做到差异化的经营内容来吸引顾客。比如在设计菜单时,团队一起在名称上不断创新,“拿铁咖啡的制作过程需要牛奶拉花,对于视障人士而言,没办法做到每一次拉花都完全做到一样。于是我们就想到了‘盲盒拉花’,将拉花与时下年轻人喜爱的盲盒玩法结合在一起,反而让视障咖啡师制作的拉花呈现出特色。”除了盲盒拉花,还有“日不落”“爷太黑”“水墨山”等饮品等待顾客解锁。

2020年手心咖啡刚开业就遇到了新冠疫情,不得不关闭堂食,陈柳晓作为店长,绞尽脑汁想要维持店铺的经营。当时陈柳晓想到,如果客人没办法来店的话,他们可以开启线上的销售,在线上群“团购咖啡”,没想到客人非常支持,有的人一次买10杯,然后每天来取一杯。这一招让咖啡店有了继续经营下去的希望,也为近两年的稳定经营积累了经验,让更多的视障咖啡师可以在这里上手实践并接受市场的检验。

那些凭感觉第一次推门进来的顾客,如何让他们从入门开始就爱上这里,陈柳晓和团队“藏”了很多小心思在顾客目之所及的地方。“如何优雅不失礼貌打卡视障咖啡店”“如果咖啡师不理你怎么办”“你觉得咖啡师没有看你是什么意思”……这些“进店指南”贴在墙上供进店的顾客“先自学再消费”,边走边顺着店里铺就的盲道,可以一步步引到点单的柜台。

“我们的客人会跟我讨论咖啡的产地和做法,或者告诉我下次怎样做可以更好喝。当我能与客人这样交流时非常开心,我在提供一种价值。”陈柳晓希望通过咖啡这一媒介,将残障人士的就业理念向所有人进一步灌输。“说实话,视障人做咖啡师在国内还是非常前卫的一件事,我们只是看不到、看不清而已,和其他人没有分别。”在陈柳晓背后,整个公益团队仍在对咖啡师培训这件事持之以恒,从2018年至今已培训近300名视障咖啡师,无论是留在手心咖啡店,还是自己创业,都为他们打开了新的就业大门。“原来我不是一个没有选择的人,这样生活和工作是被允许的,而不是被安排的。”

来源:中国残疾人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