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看不懂,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实际负责人项英的行为?
星河逍遥游
2024-11-27 23:04黑龙江
项英作为新四军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者,其实一开始他不是从事军事工作,而是工人运动,他 是武汉江夏人,而武汉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共产党领导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就是发生在这里,项英积极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当中,表现优异,深的上级赏识,后来当选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年仅20多岁,真的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很多人心灰意冷,可是项英的革命性却最坚决,最坚韧,他又来到苏区,曾经担任过中革军委主席,和毛主席,朱总司令共事,他能够积极听取不同意见,使得我们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大围剿,扩大了苏区面积,
项英可以说是不是军事家的军事家,他长期参与和领导军事斗争,具有丰富的军事斗争阅历,可是正是他坚持和提出的一系列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虽然为军事理论的构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却得罪了王明等人,最后被免去军委领导职务,特别是在长征开始时,都没有让他参加,可见对他的不信任。
而正是因为留下了坚持南方游击作战,才彰显了项英在后来创建新四军的功绩,这得益于他的坚定的革命意志,被大家称之为铁人。
成为新四军副军长和实际的政治委员后,项英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出生入死、艰苦奋战,把战士们培育成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英雄。
得益于项英的组织能力,他在短短几个月中把分散在八个省的游击队统一起来,组建了新四军,陈毅和叶挺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他们认为在新四军建军中,项英同志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
甚至后来很多健在的新四军老战士们谈起项英,都流着眼泪,他们认为在皖南的三年,是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健康成长的关键三年。那时,他们都是些不太懂事的青年战士。但幸运的是,刚刚参加革命队伍就遇到了德高望重、诲人不倦的项英。项英的言传身教,使他们受益匪浅,逐步成长为坚定的革命战士。项副军长的那种革命精神,至今都对他们的成长道路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四军在抗战时期立下不朽功勋,它比国民党三战区所辖任何一个集团军的战绩要多,不仅在三战区,在五战区内,在游击战的战绩上,也超过五战区任何一个集团军。
正是新四军的发展壮大,极大的震动了蒋介石,最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可惜的是新四军实际的一把手项英被叛徒杀害。
项英是有阿斯伯格特质的,证据我从《项英传》里基本上已经找到,后面会为大家呈现。阿斯伯格现在在医学上已经都划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属于高功能自闭症患者,简单来说,阿斯伯格特质的人,心里认同的理念执行起来非常好,不认同的理念,嘴上不得不服从的一些规则心里也不服,要他执行就很难,会找各种理由借口消极怠工,想方设法推诿拖延,直到转到自己认同的理念上来。
项英皖南事件上的表现,就是因为他自己心里不想北上,希望南下实行“三山计划”,为什么不想渡江北上?这种想法有心理上的原因,后面也会具体分析。所以才出现了这么多不符合常规的操作,在战时,这种操作的影响是致命的,于是就出现了“皖南事变”的惨剧。《项英传》中关于项英的阿斯伯格特质的证据。
一、项英1898年出生于武汉,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但非常热爱学习,同时“秉性倔犟、疾恶如仇”。书中说到的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是项英与叔父项仰之的关系,十岁时项英父亲去世,家庭更加困难,叔叔有钱有势,是武昌慈善会会长,亲友劝他找叔叔帮助,但项英宁可挨饿,也不同他往来,对亲友说叔叔是恶棍,专门欺压百姓,叔叔听说后骂他是“不孝之子”,他说对坏人不能孝顺,必须打到。但书中没有交代他们过节的其它具体原因,否则叔侄不可能一开始就这么敌对。也没有交代叔叔和项英其它家人的关系,但这种自己处于困难时的倔强我们还是可以初步归纳为社交障碍。证据还有很多,任弼时到苏区之后,挺讨厌同为阿斯伯格特质的韶山的,可跟项英交流过后,任弼时就失望了,毕竟打仗韶山很有办法,可见二人社交都比较独特。包括后来项英与陈毅、叶挺等合作比较密切深入的同事相互关系,特别在1939年10月,叶挺辞职军长去重庆,最后经过国共双方共同做工作才继续任职,也都是项英社交障碍方面的佐证。
二、1913年15岁的项英从武昌日新学习毕业,进入武昌模范大工厂纺织科当学徒工,后转为正式工人,由于工作艰苦,收益低,同时爱读书看报,所以接触到不少先进刊物,萌发出反抗意识。1921年,包惠僧受命赴武汉开展工人运动,正缺少合适工人代表,23岁的项英从小时候的同学李书渠了解到消息,于是写信自荐,并约定见面。
到了约定这一天,项英身穿皂色长棉袍,头戴棉布黑色西瓜皮帽,脚穿一双油透了的钉鞋,拿着一把雨伞,完全一副乡下人打扮,准时来到武汉党组织机关所在地的黄土坡。这是包惠僧到武汉后第一次接触到青年工人。他们谈得很不错。项英向包惠僧讲了自己的家世和模范大工厂把头压迫工人、剥削工人,投机倒把、损人利己的事例,讲到最后激动得眼圈都红了。第一次谈话后,包惠僧就想把项英吸收到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工作,派他到江岸担任京汉铁路工人俱乐部的筹备工作。第二次谈话,包惠僧更加相信项英确实是一个纯洁天真、有思想、有抱负、有作为的青年工人,于是正式向项英提出自己的想法,请他考虑。项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包惠僧考虑到项英是一名经过3年学徒的熟练工人,抛弃自己的职业不是一件小事,请他先回家同母亲商量一下。项英坚定地回答说:“选择职业,我完全有自由,我也没有把纺织工人作为终身事业来打算”。从此,他毅然地投身于工人运动,走上了职业革命道路。
这件事的说明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项英共情能力特别强,对于涉及人生发展大事决定得很“果断”,特别是包惠僧“纯洁天真”等评价,也都非常符合成年阿斯伯格特质人士特点。
后面还有项英处理工作和家庭特别是母亲的关系,包括日常的着装等描写,就更明显了:
投入工作就不回家看母亲,头发蓬松凌乱,不洗澡不理发,衣服扣子也不完全,这些都是阿斯伯格特质人士的注意力缺陷表现。如果不是阿斯伯格特质,这种不符合常情的事情在成年的普通神经特质人群中是罕见的,甚至某些谱系高功能成年人士都做得很好,而更多见于未成年谱系群体。
三、项英在生活作风方面是比较有“原则”的,当然用阿斯伯格俗语来讲就会体现为“刻板”和社交障碍。
比如项英很注重领导带头的示范作用,生活中往往也都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绝不置身法外,甚至对自身的要求严于对普通军官、战士的要求。比如坚持和战士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服装。他在招待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时,特地关照警卫员到司务长那里借三块钱,并交代说借款从他下个月的津贴费中扣除。
在网络上和新四军军部驻地云岭至今都还传颂着项英“两拒说情”的故事:1938年底到1939年初,王稼祥在芜湖圣雅阁中学时的同窗王承祖,受人所托两次前来找项英为敌占区偷运禁运物资,牟取暴利从而被抓获的犯人说情。项英第一次是勃然大怒,拒不接见,只让民运科长陈茂辉出面招待并礼送回家。再次来求项英,项英对王承祖的无理要求态度十分冷漠,但为慎重起见,还是给王稼祥拍去电报,陈述其事。王稼祥收到电报立即复电,表示概由新四军军部处理,他本人不表示任何意见,于是又无功而返。
从这些简单证据,基本上可以判断项英和我们之前写过的韶山、彭德怀、粟裕、段德昌、方志敏等革命家一样,属于阿斯伯格特质:认同的事情就干,不认同的事情想方设法拖,直到拖出严重问题。
那么项英为啥不愿意渡江?
这就是项英个人心理上的原因了,他不愿北移有几个原因:
一是他确实不怎么服气韶山。他是工人出生,有留苏背景,斯大林对他有过很高的评价,在单独会见他时还送给他手枪和钢笔。在六大上他更是ZZ局委员,1929年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后又任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地位比韶山高。
在江西苏区的时候,项英和韶山一起合作,同为阿斯伯格特质的二人性格都很鲜明,合作得并不太好。
长征之前,项英甚至特意找博古交流过一回,提出军队的指挥权绝不能再落到韶山同志手里。
项英任中央代理书记时,曾处理过“富田事件”,认为提出“打倒毛,保护朱彭黄”的口号的富田事件是组织错误,不是反革命行为,为此陈毅也经常骂他是死脑筋;
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韶山是做农运出生,长期在根据地所以更注重根据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做事,但项英是工运出生,还有留苏背景,早期在总部工作过,所以显然就着重于强调服从总部的安排。表面看来项英的这些表现和他后来在皖南事变中的表现反差特别大,如果了解二人性格特质和立场,实际上根本不矛盾。
其次,1940年8月华中指挥部成立,叶挺任总指挥,陈毅任副总指挥,刘少奇任政委,项英的安排是调回延安筹备七大,让他怎么想?当然这一点和前一点或许是一脉相承的,毕竟,总不听从命令是会尾大不掉的,而这一点,甚至可能是他更不愿意早日渡江北上更重要的原因。
那么,关于项英提出的向南发展的“三山计划 ”,也叫“ 南进计划 ”,即回到苏区恢复建立根据地,有没有合理性呢?
其实在黄桥战役曹甸战役前,延安也一直没有否定南进策略,甚至在“皖南事变”发生之后,中原局给延安发的一份电报中也强调了皖南及桐、芜、庐地区创立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南进计划”其实战略上和群众基础上也有合理性,项英不撤离当然也有道理,顶多只能说一半为私,至少一半是为公。
否则,又怎么可能会长期任命一个只为私不为公的人做负责人呢?
长征后,组织安排项英留下,率领南方部队打游击,项英肩负起重任,带领大家在苏区艰苦战斗,实在没办法了,才组织部队分散突围,又开始了艰苦的三年游击战。
否则,留下来的还有陈毅、方志敏等,为啥让他当负责人?
否则,组建新四军时,为啥不选其他人,还是让他做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