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上海签署延长合资协议,提前6年完成续约延期,将上汽大众的合资期延长至2040年。这是上汽大众合资合同的第二次续约。
1984年10月,中德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合资合营合同,合资至2010年,上汽大众成为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
2002年4月12日,上汽集团和德国大众提前8年签署了延长合作20年的协议,把上海大众的合资期限延长到2030年,这是上汽大众合资合同的第一次续约。
对比来看,第一次续约是延长合作20年,而本次续约延长合作的期限是10年。相比第一次续约,合作期限减少了10年。
那么问题来了,在唱衰合资车企的大背景下,为什么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还要提前续约合资车企,延长合作期限呢?
根据财报显示,上汽集团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196.46亿元,同比下降17.39%;净利润69.07亿元,同比下滑39.45%。
其中,第三季度上汽营业收入1425.60亿元,同比下滑25.58%;净利润仅2.80亿元,同比下降93.53%。
1-10月份累计销量为305.12万辆,同比下降21.13%。
其实,上汽集团的颓势从2019年就开始了。2018年是上汽集团的巅峰之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三家合资品牌实现销量206.5万辆、197万辆、207.2万辆,合计610.7万辆,占上汽集团当年总销量的86.6%,上汽集团的总销量达到了705.17万。
自2019年开始,随着合资车企销量下滑,上汽集团的业绩也开始一路下行,至2023年,总销量已经降至502.09万辆,而今年恐怕400万辆都难以保住。
当然,大众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
“2024年和2025年将会是大众集团最煎熬的两年。”大众集团CFO兼COO阿诺·安德里茨在三季度业绩会上说。当季大众的营业利润率仅为3.6%,同比下滑2.6个百分点。
作为大众汽车最大的海外市场,今年三季度,大众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63.8万辆,降幅为20.1%。前三季度,大众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190.3万辆,降幅为11.5%。自2019年开始,大众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已累计下滑23.5%。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上汽大众作为上汽集团的最大支柱,必须稳住基盘,给市场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所以股东双方提前6年续签合资合同,无疑是在对外释放巨大的信号,对于未来我们有信心,各位供应商、经销商以及用户,你们也要有信心。
此外,提前6年续约,也可以让内部团队做更长远的工作规划,去思考未来更久远的产品需求。
除了续签合同,双方还公布了上汽大众未来的新车计划。
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有15款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
2025年,由上汽集团与奥迪合作的字母标AUDI品牌首款电动车型将在年中上市。按照官方的说法,德方团队主导设计和底盘,中方负责三电、智能化以及产品生产。该车型大概率就是在上汽智己的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而来。
2026年起,基于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CMP平台开发的2款紧凑级电动汽车将首次投入市场。CMP平台是大众科技(VCTC)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电动汽车架构平台。
其中,大众与小鹏联合开发的CEA中央电子电气架构,将被运用于CMP平台。也就是说,上汽大众未来的2款紧凑级电动新车,将会运用上小鹏的技术研发成果。
除了纯电车型外,2026年起还将推出3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款增程版车型。其中,增程版车型应该是比较大的亮点。大众汽车品牌前中国CEO冯思翰曾评价:增程是最糟糕的解决方案。此言论还引发了与李想的口水战。
目前来看,上汽大众将推出增程版车型,也算大众是向市场低头。增程路线确实备受争议,由发动机把汽油转换为电,再由电驱动,能量转换会让效率更低,再加上高速区间,电机的能耗偏高,但经不起消费者热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续签只延长了10年,并没有像上一次续签了20年。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双方对于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签约的信心和动力并没有上一次那么足。如果说上一次续约是在瓜分既定的增量蛋糕,那么这一次更像是相互抱团取暖,共同探索高度不确定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