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从来没坐过飞机的头等舱?
那可得抓紧时间圆梦了——因为头等舱正在从大多数航空公司的舱位图中消失。
前不久,继土耳其航空和新西兰航空之后,阿曼航空也宣布将取消了头等舱,并将其重新命名为「Business Studio」。如今,美国和欧洲的大多数航空公司都取消了头等舱,依然提供头等舱服务的航空公司,主要集中在亚洲尤其是中东的航空公司。
正在消失的头等舱
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阿曼航空CEO直言不讳:「头等舱的需求正在下降。」
对于现在的大多数旅客来说,头等舱(First Class)和商务舱(Business Class)或许只是名字的区别,因为两者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模糊化。
传统概念上,头等舱是一架客机上能提供的最高等级的舱位。最初所有的民航飞机都只提供一种服务等级,随着客机技术发展以及民航服务高端化,大型客机可以在飞机前部设置少量宽敞舒适的头等舱,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高的私密性,例如有至少一个专用卫生间,以及其他舱位的乘客不得进入等。
在一些顶级航空公司的长途和高收益航线上,头等舱甚至提供更加豪华的设施与服务,例如阿联酋航空在空客A380上打造的头等舱套间,设有专用淋浴间、迷你吧和休息室;阿提哈德航空以五星酒店标准打造的「空中官邸」等。
不过,商务舱的出现和发展,挤占了传统头等舱的空间:1995年,为了应对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冲击,英国航空在原有的头等舱空间内,开创性地推出了全平躺式座椅,分隔出更多舱位的同时也让票价进一步下探,该舱位凭着更高的性价比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其他航空公司也纷纷效仿,如今,全平躺式的商务舱成为大多数航空公司客机上的主流标配。
随着商务舱服务的不断提升以及与头等舱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从2000年开始至今,欧美的大多数航空公司陆续减少甚至取消了头等舱:据《中国民航报》报道,达美航空2008年提供40万个座位,2018年则减少到20万个。同一时期美国联合航空由38万个减少到18万个,新加坡航空由15万个减少到9万个。
两极分化的新型商务舱
头等舱消失掉的位置,正在被主打豪华升级的新型商务舱所取代。
例如阿曼航空的「Business Studio」即定位为更加豪华的商务舱:座位间距约2米,每个座位均设有隐私幕墙、23英寸屏幕,提供免费Wi-Fi和点餐服务等。票价虽然比商务舱贵,但却吸引着想以更优惠的价格获得更加高级体验的客群。
前不久卡塔尔航空宣布鱼子酱将加入到部分航线的商务舱餐食菜单中,这样的商务舱配置已经相当于与其他航空公司的头等舱。
主打豪华升级的商务舱不断增长的同时,主打性价比的廉价商务舱也在不断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现象就是一些航空公司开始提供登机口升舱的服务。
还有如法航、荷航、阿联酋航空、芬兰航空、卡塔尔航空等航空公司直接推出打折商务舱机票,但通常不包含贵宾休息室和提前选座服务等,另外如卡塔尔航空的折扣商务舱机票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才能进入贵宾休息室,芬兰航空的打折商务舱乘客需要为托运行李支付额外费用等。
《财富》杂志认为,「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折扣商务舱战略有助于刺激旅客对于飞机前排舱位的需求,从而带来更多的收入。对于乘客来说,这可以让他们以更低的价格乘坐商务舱,为他们的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谁还在「卷」头等舱?
不过,一些航空公司仍然选择继续升级头等舱。
后疫情时代旅游市场的强力反弹,让愿意一掷万金选择头等舱出行的高端旅客人数越来越多。为应对这一市场变化,卡塔尔航空于今年3月宣布在2025年交付的约50架波音777-9飞机上继续选装头等舱,执飞卡塔尔多哈至伦敦、巴黎、纽约等的主要商务航线。
一些航空公司也如阿联酋航空和阿提哈德航空一样将头等舱改造升级成为豪华套房:例如新加坡航空就将其A380上的最高舱位直接命名为「Suites(套房)」,广告标语为「A class above first(头等舱之上的舱位)」。
维珍航空将头等舱升级为「Upper Class(上等舱)」,在其A350机型上设置了可供两人私享的空间,乘客可以享受干邑白兰地和私人晚餐等。
美国航空虽然按计划逐步取消头等舱,但取而代之的是在新交付的空客A321XLR和波音787-9机型上设置更加豪华的套房。
另外,汉莎、英航和法航在国际长途航线上依然保留了头等舱和商务舱,但也在不断更新升级服务。
只要这些航空公司还在继续竞争,头等舱就不可能成为历史,然而其和商务舱之间的差距也在越拉越大——
这意味着头等舱将变得更加奢华而专属,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更加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