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初的一天,罗荣桓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陈毅到临沂了!

临沂是9月11日被攻克的,20 日,山东分局和军区指挥机关由大店进驻临沂。

此时,山东的形势已相当严峻。国民党军何柱国、李延年部已到徐州,企图在接收陇海路日伪投降后北上,打通经济南到华北、东北的通道、罗荣桓一直盼着陈毅的早日到来,接替他的工作,以便动身北。

为了保密,罗荣桓与陈毅是在一座教堂的小楼里会面的,这是罗荣桓到苏北治病后两位老战友的再次见面。分别两年,在抗战胜利后又见到老战友,罗荣桓格外高兴。他忍受病痛,接连几天同陈毅作了长谈,详细介绍了山东的形势、敌情,介绍了留在山东的各个部队的军事政治素质和特点、干部配备情况、某些指挥员的脾气秉性等等,同陈毅商量了阻击徐州国民党军的作战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看到罗荣桓身体虚弱,又找罗生特详细了解了罗荣桓的病情,感到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便于9日同黎玉、舒同致电中共中央说,罗荣桓之病至今未能治好,时重时轻,如去东北再带病工作,恐难支持。他们建议迅速送罗到苏联治病。中央书记处复电:“罗身体需要休养,我们意见可先去东北就医,是否和可否去苏联治病,得到东北后再看情形决定。”

几天后,根据中央军委的电示,陈毅决定赴津浦路前线指挥作战,阻止顽军北上。他动身的时候,罗荣桓把一条虎皮褥子送给陈毅。这使陈毅非常感动。因为罗荣桓不但有病在身,而且东北比山东更冷,实际上罗荣桓更需要这样的褥子。在罗荣桓的一再坚持下,陈毅收下了这条褥子,并摸着光滑的虎皮诙谐地说:“都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这回我可要睡在老虎身上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24日,罗荣桓接到中央来电,要他“率轻便指挥机关,日内去东北”。当日,罗荣桓告别共事了多年的老搭档黎玉等人,带领军区参谋处长李作鹏、情报处长苏静、供给处长何敬之、卫生部长黄农以及罗生特医生,还有部分机关人员和特务团1个营,从临沂出发,踏上了征途。

罗荣桓一行先是坐汽车,沿着从台儿庄到潍县的公路向东北方向行进。这条公路原来是日伪分割鲁中和滨海的封锁线,曾被多次破坏,正在修复,路面坑坑洼注,车队走得很慢。除了罗荣桓夫妇、罗生特和一个卫生员合乘一辆小汽车外,其他人都是乘坐大反攻时缴获的卡车,还有少数骑兵乘马跟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走得很慢。大卡车上的人还是兴高采烈,觉得怎么也比两条腿走路快多了。即将离开山东,想起同山东父老兄弟姐妹共同战斗的日子,大家心里不免有些留恋。

第一天,车队在莒县城里宿营,第二天到达诸城。因从诸城到胶县的公路被破坏了,汽车不能继续前进,便在诸城过夜。由于旅途劳顿,罗荣桓尿血加重。第一天,部队下车步行,病弱的罗荣桓不能骑马,只好又躺在担架上。

过胶济铁路的那天夜间,正在急行军,罗荣桓的担架突然断了,队伍不得不停下来。供给处长何敬之派人到附近村子里找门板。由于护送部队人很少,停留的地方离铁路又近,大家都为罗荣桓的安全担心。可他却反而安慰大家。再三嘱咐去找门板的人,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照价付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找门板的人走后不久,就听到村子里的狗叫了起来。大家不由得一阵心颤:那时,为了便于八路军夜间活动,根据地和边沿游击区的狗都打光了,这一带以前是敌占区,村子里还有狗。看大家的样子,罗荣桓缓缓地说:“不是日本投降以前了。现在,狗一叫,敌人会吓得更不敢出来了。”他说话声音小高,可紧张气氛消失了。等找门板的人员回来,绑好担架上路,夜已经深了。

队伍在胶县以西过了胶济铁路,胶东南海军分区司令员贾若瑜派来汽来接罗荣桓进入莱阳城。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正在组织渡海,政委林浩和其他领导干部赶来看望。罗荣桓不顾劳累,向林浩询问了胶东调去东北的干部和部队的思想状况以及海运情况。林浩在抗日战争前就是山东地下党负责人之一,也是山东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的领导人之一,起义后在鲁南和胶东区党委先后担任书记兼军区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莱阳,罗荣桓接到了中共中央10月31日发出的关于组建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命令,任命林彪为总司令,彭真、罗荣桓为第一、第二政治委员。

在莱阳休息几天后,罗荣桓乘车来到烟台,视察了港口和防御工事,当地领导人汇报了美国军舰开到烟台和被迫撤离的情况,然后,准备渡海。

出发前,罗荣桓、李作鹏发出了一封简短的电报:“肖吴林并中央并请转东北局:(一)二师已抵龙口,直属机关、特务营,本晚登船,向庄河前进。(二)我们少数干部(30余,全部化妆,没有武器)。拟明日晚登船,先到砣矶岛,准备在旅顺登陆,乘转沈阳,望肖吴通知旅顺苏军,不要发生误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肖是肖华,吴是吴克华,林是罗荣桓的老搭档林彪。这天是11月5日。

第二天,罗荣桓一行到达龙口港。一到码头,只见岸边是一队队等待上船的部队。海湾内外,满眼是船,嘈杂的人声和喧嚣的涛声汇合在一起,一派繁忙景象。

许世友赶来送行。他和罗荣桓在陕北就互相认识,在延安学习时,听过罗荣桓的课。他们先后到山东,在工作和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你要留在山东了,有什么打算?”罗荣桓问许世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准备打仗!”

罗荣桓笑着,握着许世友刚硬的手,指着身旁的那匹枣红马,说:“把它留给你吧。”

这匹马陪伴罗荣桓已经四五年了。但自从他尿血以后,就很少骑了。这次进军东北,护送的骑兵部队将这匹马带到了龙口。现在他要渡海,将这匹战马送给许世友,也算得是物得其主了。

许世友没有思想准备,怔了一下,便将自己佩戴的手枪从腰带上解下来,回赠给罗荣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许世友告别后,罗荣桓一行分别登上6艘汽船,驶出了龙口港。按照预定计划,作战科长尹健和司令部直属政治处主任谷广善率机关人员及特务团1个营所乘的5艘汽船,在庄河登陆,然后去沈阳与罗荣桓会合。罗荣桓乘坐的汽船径直驶向大连,登陆后乘火车去沈阳。同船的有参谋处长李作鹏、情报处长苏静、供给处长何敬之、卫生部长黄农、罗生特大夫和他的英语翻译方政、一名俄语翻译及秘书、机要人员、少数警卫战士等,还有林月琴和孩子,肖华的女儿及其他家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防止在海上碰到美国军舰发生麻烦,船上的人穿的都是胶东区党委准备的便衣。罗荣桓穿的是长衫,化装成商人。林月琴穿了一件旗袍。警卫人员的枪支,有的掖在怀里,有的用绳子吊在船尾水下,既不易被发现,又便于万一情况有变时,可以立即提上来使用。

码头缓缓后退着,人群、房屋越来越远,海岸渐渐地从视野中消失。罗荣桓离开了战斗了6年的齐鲁大地,肩负中共中央的重托,奔向了新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