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务求克复之”
彭德怀、左权在1940年9月16日的命令中给129师下达的任务是:“以收复榆社、辽县为目的,开展榆辽地区斗争,并以一部兵力不断破袭白晋路北段。”根据总部指示,刘伯承、邓小平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后,把129师第二阶段破击的重点放在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榆辽公路上。
榆辽公路是日军深入我抗日根据地的平辽公路的前段,日军企图把这条公路由榆社向西伸展,经武乡与白晋铁路连接。至我军攻扫榆社时,榆辽公路敌战区与白晋铁路敌战区只差20来公里就要打通。一旦打通,我太行根据地榆辽以北、平辽以西的一大片就会被隔绝开来;而且日军从正太路、白晋路两线调兵遣将进攻我根据地就会更加机动灵活,这对我太行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为了牢牢掌握榆辽公路的控制权,在短短的45公里沿线上,日军设立了榆社、沿壁、王景、官头、铺上、小岭底、石匣、辽县等8个据点,而且兵力、兵器的配备及构筑的工事,均较正太路据点要强。
向来善于用求实的精神、敏锐的眼光、惊人的洞察力观察敌人、了解敌人、分析敌人并从中寻找出克敌制胜方法的刘伯承、邓小平,在充分估计到敌占据险要地势和坚固工事、装备较好又是以逸待劳等优势的同时,也准确地抓住了敌孤悬于抗日根据地内,援兵到达须经数日路程的弱点,决心避敌之长,击敌之短,利用可以争取到的几天作战时间,以英勇顽强、长于近战、夜战之师,进行突然袭击,坚决割掉这块危害抗日根据地发展的毒瘤。
9月22日,刘伯承、邓小平在宋家庄129师指挥部下达了榆辽战役的作战命令,决定以突然袭击手段消灭榆社至小岭底之敌人,收复据点,摧毁公路,并乘势向辽县进展,相机收复辽县。作战的具体部署是:以第385旅并指挥新编第11旅第32团为右翼,主力攻取官头、铺上、小岭底等敌据点,一部扼守辽县以西狼牙山,阻击辽县可能西援之敌;以第386旅、决死第一纵队各2个团为左翼,攻取榆社沿壁、王景等据点;以新编第10旅为平辽支队,破击平辽公路和顺南北段,截击南援之敌;以太岳军区第17、第57团组成沁北支队,破击白晋路沁县至分水岭段,钳制敌人由白晋铁路抽调兵力增援榆辽地区。
鉴于这次战役的重要性和我八路军没有太多的攻坚战经验,刘伯承、邓小平在命令中特别强调:“如某些据点之敌较久顽抗时,则以各种必要手段,如强袭、坑道作业等,务求克复之!”
战役发起时间预定在23日23时。
二、四攻榆社城
战役命令刚一下达,周希汉便从医院“逃”了出来。他是战役第一阶段结束时入的院。当时,他的双眼已红肿得老高,连走路都辨不清方向。邓小平要他去医院治疗,他还固执地不去,邓小平便派担架把他硬“押”了去,并命令:“未治好不准回来。”可是,当他听说第二阶段战役就要发动时,再也住不下去了,不给医院打个招呼,溜之大吉。
陈赓一见周希汉就笑着说:“不用问,你这次回来没有经过医院的批准。”
周希汉忙把眼皮一扒:“好了,全都好了。”
陈赓见好了八成,非常高兴地说:“你回来得正是时候,又有硬骨头要啃啦!”
陈赓、周希汉经过研究后,决定以第772、第16团,附山炮一门,主攻榆社县城,以第38、第25团分别夺取王景、沿壁两据点。陈赓把“啃”榆社城的硬任务交给周希汉,他自己则亲自直接指挥第25和第38团。
领受任务后,周希汉立即带领第772团团长郭国言、第16团团长谢家庆前往榆社侦察。周希汉背上背着粪筐,化装成一个拾粪的老农民。郭国言身背箩筐,手拿镰刀,化装成割草的。谢家庆则化装成一个走亲戚的。3个人在当地“白皮红心”的维持会会员的配合下,拉开距离顺城转悠。几圈下来,他们把榆社城外围的情况搞得清清楚楚。榆社城的确是个难啃的硬骨头。
榆社城的地形是那种易守难攻型的。城的四面都不太适合于大规模攻击。城的北面没有城关,但遍布着小沟和坟堆;城的东门是通往辽县的公路,日军在此修筑了两个碉堡固守;城的南门外有一条丈余壕沟,沟外还有一个小山包,日军在此设有哨所;唯城的西门城关较大,房屋离城墙较近,可供部队隐蔽和攻城,但日军的防守十分严密。
由于榆社城是日军突入太行根据地的最前沿据点,日军对这里的防守格外重视。驻守的日军是片山旅团板津大队藤本中队。藤本中队素以彪悍善战著称,自进驻榆社以来,利用东关省立榆社中学及文庙等坚固建筑为中心,构筑了大小碉堡8个,配备山炮2门掷弹筒4个、重机枪2挺、轻机枪5挺,并储备了足够1年使用的弹药、枪械、粮秣。该队除分遣70人至王景沿壁外,城内尚有220余人,并还配有伪军60多人。
根据侦察所的情况,周希汉和各团领导经过研究,决定把主攻的方向定在西门,以第772团1个营配山炮1门,攻击西关西南角;以第16团1个营配机关炮1门,攻击西关西北角。两个主力团的两个主力营各配1门炮形成了攻击拳头,猛砸西关,撕开口子,突入城中。为保证主攻方向胜利完成任务,周希汉又在其他方向的部署上作了精心地安排:第772团2个连攻击城南敌哨所,第16团1个营在城北佯攻,并派1个连用火力封锁东门外敌碉堡,其余部队为预备队。
23日入夜,攻击部队按部署朝榆社城方向运动。起初一切都很顺利,但就在第772团主力接近西关城外的房屋时,不知从哪个角落里窜出一条狗,朝隐蔽前进的队伍狂吠不止。狗吠声惊动了城头上的日军,几颗曳光弹射向夜空,爆出耀眼的亮光,攻击部队来不及隐蔽,身影全暴露在亮光之下。日军开枪了,盲目地乱扫乱射,在城四周布成了一个个火力网。
这一意外,使攻击部队近敌作战的计划流产。无奈,各路攻击部队只得冒着炮火向前推进,虽大多抵达了自己的攻击地域,但大部分部队无法发动攻击,小部分能发动攻击的也对敌构不成威胁。
在此情况下,周希汉只得命令各团就地构筑工事,以小部分坚守,主力疏散隐蔽,待令再攻。
第1次攻击失败了。
一夜过去,天空渐渐发亮。失去了黑夜的屏障,立即再攻的可能更加虚无。周希汉心急如火,他紧急召开团、营、连干部商讨对策。大家集思广议,认为虽然狗叫惊动敌人是受挫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没有把困难估计足,以致在战斗中出现了火力分散,组织混乱,未能压制敌人的火力等情况。这一点打中了周希汉的心理,他立即带领大家,冒着日军的炮火,利用各种地形、地物,爬行抵近日军前沿,仔细观察日军的明暗火力点和碉堡射孔情况。观察时,郭国言灵感一动:
“参谋长,可否组织一批特等射手,专门压制敌人的火力点。”
“对!”周希汉的“天窗”一下子给顶开了。
从前沿退下来后,周希汉立即下令挑选优秀射手,重新组织火力。干部战士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把敌人的火力点、射孔都编成号,并对自己的火力作了更具体的分工。炮兵把山炮抬到离西门仅50米的一座楼上,从炮膛里直接瞄准日军城门楼的火力点。轻、重机枪和特等射手的射击位置都选得离日军枪眼、射孔很近,保证枪枪命中目标。
下午4点30分,第2次强攻开始了。
周希汉一声令下,各种轻重武器一齐开火,集中地朝日军的火力点和射孔射击。果然,日军很快便失去了开始的猖狂,被我强大的火力压制得无法还手。我攻击部队趁机开始向城关发起猛攻。日军狗急跳墙,从碉堡中喷出了大量毒气,冲击的干部、战士有很多人中毒。不一会儿,日军的4架飞机也飞临榆社上空,对我攻击部队进行低空轰炸扫射。但我八路军不为所动,一举从西关和西关西北角突击进去,占领西关,攻克了两个碉堡,并歼灭了大部守敌。为避免过大伤亡,周希汉命令各团暂停进攻,巩固已占领的阵地,防止敌人反扑。同时,在已得阵地上再次召开干部会议,总结经验,研究敌情,为下一步进攻做好准备。
此时,日军已全部龟缩进榆社中学为中心的核心阵地,在这个阵地的四周,修筑有大小8个碉堡,形成了互相支援的交叉火力网。同时,碉堡外围还砌了人工峭壁,高10至30多米,峭壁上下布有数层铁丝网。看来,日军是要在此负隅顽抗,等待支援。
怎么打?周希汉和各团领导正在研究方法时,陈赓来了。他说:
“25团、38团已攻占沿壁、王景,38团击毙敌60余人,生俘4个,打得非常漂亮。他们说要向老大哥学习,你们打不下榆社可不好交差呀。”
周希汉和在场的团长、政委都说:“没问题,我们一定能攻下榆社。”陈赓说:“好,那就看你们的喽。”
经过充分准备,当晚23时30分,随着嘹亮的冲锋号的吹响,第3次攻击开始了。
炮弹飞向敌人的工事,子弹射向敌人碉堡的枪眼,一排排手榴弹扔向敌群。敌人被打得抬不起头来。在强大火力掩护下,10多个开路先锋手握大侧刀冲了上去,猛砍敌人的铁丝网。第16团5连1排排长一门气竟连破5道铁丝网。很快,几条通道就开辟出来了,冲锋的指战员们迅速架起事先准备好的云梯,登上30米高的峭壁,迅速突破了日军的阵地,攻占了碉堡群。
残敌再度收缩,全部退到榆社中学里,依托一个最大的碉堡和围墙负隅顽抗。他们一次次施放毒气,处于下风指挥所里的陈赓和第772团3营的指战员们全都中了毒。一个个感到头晕眼花,又咳嗽,又流泪,又淌鼻涕,非常难受。考虑到经过连续攻击,战士们已经十分疲劳,中毒后不易恢复,很难保持旺盛的冲击力,周希汉决定部队暂时停止攻击。
为了陈赓的安全,周希汉推他走:“旅长,你放心,这里有我,一定会把榆社拿下来,你就到后方指挥所去吧!”陈赓固执地说:
“我要看到你们打下榆社才走。”
周希汉拿陈赓没办法,只好让他留下。
周希汉再次召开阵前干部会议,研究打法。大家都认为榆社敌指挥官藤本还没有被打死,残敌都集中在核心阵地内,一定会凭险死守,顽抗到底。而且,敌人火力已相当集中,如不智取,伤亡会很大。陈赓道:
“大家都开动脑筋,一定会想出好的方法来。”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拿出自己的主意。经过反复讨论,大家最后形成一致意见:采取坑道作业,把坑道挖到敌人核心阵地内,用棺材装上土炸药实行爆破,让敌人坐回土飞机。方案定下来了,各团立即分头行动。
坑道从西北角的峭壁开始一直要挖到中学里的碉堡下面,工作量相当大,战士们不辞劳苦,日夜奋战,到25日下午,坑道作业胜利完成。早已准备好的装满炸药的棺材,被战士们运进了坑道。
新的攻击发起前,陈赓把干部召集到一起,在给他们鼓劲的同时,也表达了他要迅速结束战斗的决心:“在前几次的攻击中,敌人的主要工事,差不多都被我们攻下了。现在敌人只剩东北角的一个碉堡和中学里的一些房子,只要大家再提高一步顽强性,一定一可以攻下来。所以今天的要求是:在今天这一次的攻击中,一定要最顽强地去完全占领榆社城。”
4时30分,随着周希汉的一声令下,只听“轰隆”一声,如闷雷滚过低沉的天空,又如整个榆社城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地晃屋摇,人心震颤,爆炸中心的碉堡顷刻间崩塌了。
第4次攻击开始了。
战士们在爆炸的余音尚未散尽、爆破后的硝烟正在浓烈地升起、敌碉堡正在分崩离析之际,如潮水般地冲入敌人阵营。
第16团团长谢家庆命令2营的重机枪朝着碉堡被炸开的缺口掩护射击,自己则亲自带领2营突击部队,冲进缺口,与友邻部队配合,攻克碉堡,冲入中学。这时,第772团两个营在郭国言团长的率领下也分别从西南角、西北角攻入。残敌仓皇退守几座坚固的平房里顽抗,进攻的八路军战士把一排排手榴弹扔了进去。激战40分钟,日军在混乱中集结到二三十人,在一小队长的带领下突出包围,向东北辽县方向逃去。谢家庆率领一部分部队向日军平行猛追,另一部分则跟踪尾追,追击至榆社东十五六里处,逃走的这股日军已被我追赶部队消灭大部,剩下10余人,没逃多远,又被我385旅堵住了去路,在前后夹击之下,日军乖乖成了俘虏。
在日军开始逃跑时,指挥榆社守敌顽强抵抗的日军中队长藤本自觉有负大皇的重托,在榆社中学的东南角处剖腹自杀。他的头被其部下割下,带着一起东逃,也还是落入了八路军的手中。
还有少数的日军未及逃出,躲藏起来,陈赓、周希汉亲率少数部队,将其全部肃清。
至此,连续激战3天的战斗胜利结束,220多名日军和60多名伪军除10余名日军和部分伪军被俘外,其余被干净、彻底地消灭掉。我军伤亡官兵约200人。
被解放了的榆社城,群众欢天喜地。陈赓和周希汉在城里巡视了一圈后,心里就乐开了花。日军给我们留下了大批的军用物资,其中山炮2门、掷弹筒4个、轻重机枪8挺、无线电1架、电话机3部和大量的枪支弹药、粮株、被服。这些都是八路军梦寐以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