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老师,高校讲师,欢迎讨论交流。
1952年9月4日,中朝边境。
美国空军的又一次大规模侵袭降临了。100多架美军战斗机和轰炸机黑鸦鸦地连成一片,大有遮天蔽日之势。这一天,气象条件复杂,美军料定在这样的气象条件下志愿军是不敢也无法与之接战的。因为在以往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志愿军日常训练也很少。而美军则仗着自己飞机性能优越和飞行员技术娴熟,来势汹汹地杀将过来。
令美军大感意外的是,中国志愿军空军竟然出动了,并且迎头而来,毫不畏惧地与美军交战。战斗最终结果是美机被击落击伤5架,志愿军飞机被击落击伤6架。
虽然志愿军的损失多1架,但不要忘记志愿军空军升空的仅有16架飞机,16架与100多架之比,其差距之大是明摆着的。况且志愿军参战飞行员飞行时间均只有几十小时,同飞行记录上千小时的美军飞行员相比,其差距之大也是明摆着的。但战斗损失却几乎是相等的,这可以说是中国空军胜了。
100多架美机未能战胜16架中国战机,美国空军深感大丢面子,美国远东空军司令部的官员们大感疑惑:中国空军劣势出动出人意外,并且战术得当,显然指挥有方。于是他们通过情报部门加紧侦察,了解中国空军的变化。
不久,美军高层人士得知:中国军队中的一员虎将就任了中朝联合空军代司令员。
这位新任代司令员就是聂凤智。
聂凤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里大名鼎鼎。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名字和他所率领的部队与中国解放战争许多重大战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建国后的许多重大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所率领的部队中涌现出许许多多闻名全国的英雄集体和个人,其中有“潍县团”、“济南第一团”、“渡江第一船”。他指挥的一些战例,被拍成的电影如《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战上海》、《长空比翼》等,几乎家喻户晓。
一位党史专家曾这样评价聂凤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几乎在每一个历史转折关头,或者戏剧性进程中,差不多都有聂凤智将军的精彩表演。”
一位军事专家说:“聂凤智将军几乎指挥和参加过我军各种不同类型的战斗、战役,甚至包括陆海空协同作战。他是一位实战经验丰富又全面的将军。”
让我们简要看一下他的战场杰作:
- 攻打孟良崮,聂凤智率部队从山下打到山上,最先把红旗插上山顶,为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立下了汗马功劳;
- 攻克济南,聂凤智把“助攻”命令改为“主攻”,结果9纵真的变成主攻,率先攻进泉城,第73团荣获“济南第一团”的称号;
- 淮海大战,聂凤智指挥9纵攻克碾庄,立下了首功;
- 渡江战役,聂凤智亲率第27军首先突破长江天脸,把“渡江第一船”归于旗下;
- 解放大上海,又是聂凤智的第27军最先攻进市区,令全世界为之瞩目;
抗美援朝战争中,聂凤智在刘震之后担任中朝联合空军司令员。刘震是“四野”的名将,聂凤智是“三野”的名将。这两位“湖北佬”在解放战争中大逞英豪。到了朝鲜战场上,又让美国人大吃苦头,在他俩的先后指挥下,年轻的中国空军越战越勇,使得美军飞机到后来轻易不敢越过清川江。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聂凤智又参加指挥了大陈列岛战役,这是解放军首次陆海空协同作战。聂凤智指挥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首当其冲,稳、准、狠地打击了国民党军,有力地配合了陆海军登陆作战,为解放一江山岛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8年,聂凤智出任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配合炮击金门,组织了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空战,狠狠打击了国民党空军的嚣张气焰,使海峡上空的战云得以消散。
一位指挥员,率领部队打仗不难,率领部队打胜仗则很难,而率领部队常打胜仗则更难。
一位常胜将军,既是个人的荣耀,也是所在部队的幸事,跟着这样的指挥官打仗,过瘾、得意。
1950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空军正式成立。聂凤智出任司令员,主持召开了成立和就职大会。
当时的华东没有自己的空军,整个空军的指挥机构也没有建立。军区空军机关也还只是一些零散的班子。聂凤智除了在短期内完成机构建立、部队组建等紧迫任务外,还要尽快学会作为军区一级空军司令员的全套指挥知识。
当时上海及华东地区的防空任务是由苏联空军帮助担任的。为了保卫上海,在中国政府的请求下。苏联方面派来一支空防混成部队进驻上海,由曾经是莫斯科防空军司令的巴基斯基中将率领。这支空防混成部队有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还有高炮、雷达、探照灯等,一应俱全。聂凤智要接手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摊子。当时华东军区空军的基本装备和力量也就是这个摊子。
聂凤智一到上海,陈毅就带他去见巴基斯基将军。
“将军同志阁下,这位就是我们新任的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同志。”
显然,陈毅事先已给巴基斯基打过招呼。
聂凤智,个小,脸黑,精瘦,乍一看像个“乡巴佬”。巴基斯基是位注重实际、雷厉风行、多少有点“老大哥”优越感的老军人。尽管他已事先得悉眼前这位貌不惊人的“小老弟”已经打了整整20年的仗,身经百战,功勋卓著。而且听说由苏联拍摄的淮海战役纪录片中,那么多纵队司令只有聂凤智上了镜头,可他还是不想给聂凤智留什么面子。陈毅介绍过后,巴基斯基就开门见山地说:“很好,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全部的指挥学习。”
“一个月就能学会空军指挥了?”聂凤智瞪着眼反问。
“如果不行,就让我的助手希留沙廖夫再教你一个月。”
聂凤智心想,学不学得会是关系到机毁人亡的大事情,是关系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年轻空军生死存亡的大事情,也是关系到上海是否还会挨炸的大事情。一想到这儿,聂凤智的辈劲儿就上来了。于是,他毫不含糊地说:“反正,先教一个月也好,再教一个月也好,你们什么时候把我教会,我就什么时候让你们走,否则,你将军阁下就别想回莫斯科!”
这一说倒把陈毅和巴基斯基都逗乐了。这位貌不惊人的年轻司令,对事业和学问倒还真有点儿韧劲。
“啊?你学不会……我们就走不了啦!”巴基斯基笑了。他已开始打心眼里喜欢这位“小老弟”了。
陈毅也笑着说:“先学着看嘛。”
而当一个月的学习计划和资料搬到了聂凤智的面前时,聂凤智又傻了眼。这哪儿是什么学习,简直就等于把整个空军档案库搬来了。光资料就堆得有一人高。
聂凤智必须从空军的ABC开始学习,何况,他要学的又是空防混成的全套指挥知识!不用说,这一个月聂凤智是吃尽苦头了。每天都被“填鸭”似的填进满满一肚子的ABCD、性质原理,晚上还要反复理解,全部记住。尔后,再到指挥所去认真演习。
苦归苦,但聂凤智却学得饶有兴致。也许,这就是他的独特天赋。对一门新的知识他总是表现出许多人难以理解的酷好。
一天天下来,聂凤智居然一步不落、且有成效地把规定的课程全部完成了。一个月后,聂凤智兴冲冲地跑到陈毅那里诙谐地报告说:“聂司令已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可以进行考试了。”
听到聂凤智自言可以考试了,陈毅将信将疑。他是留过洋、做过大学问的人,深知掌握一门知识的艰辛,聂凤智再聪明,以一个月的时间掌握复杂的空防知识恐怕还是难以做到。
既然聂凤智自己要求进行考试,巴基斯基也就答应了。陈毅当然被请去坐了首席观考。
考试一连进行了五天,第一天收放飞,第二天射击,第三四天分别组织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的战斗,第五天是各机种都参加的“联合作战”。第一天一放飞就是24架,全部是中国自己的飞行员。要知道,这飞机上天难,落地却是更难。要让它们一架架地按规定的次序、空域、队形上天,又按规定的时间、先后、地点落地,按部就班,一点不乱,确非易事。它们的动作几乎都得以秒计算而不是以分计算。不用说,聂凤智拿着话筒指挥,表面上竭力镇静,实际上浑身是汗。
“好不好?”第一天全部收机后,巴基斯基问陈毅。他对聂凤智这个“乡巴佬”又有了深一步的认识:这家伙课业出色,实际指挥更出色。
巴基斯基暗中已有几分钦佩。
“好!”陈毅看得出神,心思似乎还在万里云天,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带的学生没有一个差的。”巴基斯基说了一句,既夸赞自己,也夸赞聂凤智。
第五天全部考试完毕之后,巴基斯基又对陈毅说:“你看,你们这个学生完全合格了。全部是标准的五分!我可以保证,你们中国空军将来一定会打胜仗。”
“的确如此。”陈毅也由衷地高兴和称赞,“非常感谢将军同志阁下!”
大概只有聂凤智自己最清楚自己能吃几碗干饭。当时实际上已创造了奇迹的聂凤智,事隔多年之后回忆说:“哪儿是真‘合格’?还不是巴基斯基急着想回莫斯科,才再三在陈老总面前夸赞!我那时其实还只是一只脚跨进门里,一只脚踏在门外呢。”
聂凤智说得实在,是否真正“合格”,标准的考试应该在战场上。不久,他奉命参加抗美援朝,真的接受实战检验去了。
还在聂凤智任华东军区空军司令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航空部队——空军第4混成旅于1950年6月19日成立(前面的序列号部队暂时空缺)。仅仅过了六天,朝鲜战争就爆发了。随后,美国第7舰队封锁台湾海峡,美国的空军也入侵中国东北领空,进行侦察和扫射。10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中美军事直接对抗,并发展成一场大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由于没有制空权,在美军立体作战的优势下,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初出国门时,志愿军共有汽车1300余辆,20天内即被美军飞机毁掉600多辆,后勤部队和给养运输,更是天天遭受惨烈的大空袭。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发了脾气,要求空军速派飞机支援,抢夺制空权。空军的指战员们更是求战心切,一封封群情激昂的请战书和血书,纷纷交给了各级领导。
新中国年轻的空军战士士气是高昂的,但是,论实力,中国空军与美国空军相比却是天壤之别。
美国是当时世界头号空中强国,仅投入朝鲜战场的飞机即达1200余架,不仅飞机性能优越、机种配备齐全,而且飞行员大都是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喝”过成千上万吨航空油、飞过上千小时的“老油条”,他们中不少人由于长期高空飞行,吸纯氧过多,把脑门都飞秃了,成了能征善战的“老秃鹰”。此外,英国、澳大利亚、南非联邦以及南朝鲜也投入了100余架飞机。
与这些“老秃鹰”相比,新中国空军只能算是刚出蛋壳的“幼鹰”。当时中国空军勉强能上阵的仅有两个歼击航空兵师、一个轰炸机团,一个强击机团,共有各型作战飞机117架,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不足100小时,有的改装喷气式训练刚放单飞。而按世界惯例,训练喷气式飞行员,一般需要300小时以上,美国则规定500小时。更严峻的是,不仅飞行员的驾驶技术尚不熟练,指挥员也不善指挥。
当时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根本就没有把中国空军放在眼里,他曾傲慢地说:“中国最多只可派五六万兵力跨过鸭绿江。他们没有空军。”
然而,为了新生政权的安宁,为了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定,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年轻的中国空军义无反顾地开赴战场,与强大的美国空军进行了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