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知名国际媒体南华早报报道:最近,中国科学家在战斗机后燃器技术上取得了一项突破性进展,令人瞩目。

根据公开报道,由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的科学家们研发的新型技术,使得战斗机在启动后燃器时的燃烧效率达到了近乎 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进展不仅是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一次飞跃,也意味着中国空军在空战中可能拥有前所未有的优势。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在后燃器技术上仍然面临着各种瓶颈。

比如说,美国 F-35 战斗机的后燃器在启动后只能持续使用约一分钟,以避免对发动机的潜在损害;而欧洲国家在高效燃烧和振动控制方面也存在不足。

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科学家的最新成果在燃烧效率和发动机稳定性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关键航空技术上的突破能力。

后燃器在战斗机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后燃器通过直接向发动机尾部排气注入燃料,瞬间产生强大推力,是战斗机在关键时刻需要高速加速、脱离或追击敌方的重要手段。

然而,传统后燃器存在的燃烧效率低下、震动大、燃料浪费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研究人员。

如何提高后燃器的效率,是世界各国航空科学家们一直努力攻克的难题。而此次中国科学家的新发明,似乎正朝着解决这一问题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战斗机后燃器效率接近 100%:新技术如何改变空中格局

这项由中国科学家团队研发的新型技术,使得战斗机后燃器的效率达到了 99%,几乎匹配了长距离巡航时的燃油效率,这在航空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据研究团队透露,该技术通过创新设计的燃料喷嘴,使得燃油与空气的混合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型喷嘴能够使燃油沿 Z 形路径脉冲式移动,并在不同角度喷出,从而形成扇形燃油雾化效果,大大提高了燃烧的充分性。

在战斗机的飞行中,当需要启动后燃器时,燃料直接注入到排气中,不经过燃烧室,这样能够瞬间产生额外的强大推力。

然而,这种燃烧方式的效率通常只能达到 90%左右,同时还会伴随着较大的振动,给发动机的稳定性带来挑战。

以美国空军为例,F-35 隐身战斗机的后燃器在启动后只能持续使用约一分钟,以避免对发动机的潜在损害。

而即便是装备了双发动机的 F-22,在启动后燃器后,燃料消耗也会迅速增加三倍,排气甚至会变红,并偶尔出现黑烟,这些都是燃烧不完全的表现。

面对这一世界难题,中国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新型燃油喷嘴,即“自激扫频喷嘴”。这一喷嘴巧妙地利用了燃油压力,无需额外的机械或电磁部件,就可以在出口处产生频率不断变化的喷射气流,确保燃油实现良好的雾化和空间分布。

简单来说,燃油被有效地分布于更大的空间区域,与空气混合更加均匀,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燃烧效率。

该项发明目前已经申请了专利,并在 2022 年获得了中国航空发动机公司青年科学家创新大赛的金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新型燃油喷嘴的设计不仅提高了燃烧效率,还有效减少了发动机在最大工作负载下的振动幅度,减少幅度高达 80%,这对于提高战斗机的稳定性、延长发动机的寿命都有重要意义。

中国研究团队表示,这项技术的突破得益于团队的坚持和航空发动机公司给予的支持。

“当我们最初开始这个项目的时候,其实并不确定是否能够成功。经过数年没有突破,我也曾感到迷茫,但没想到我们依然获得了鼓励和支持。”技术主导人感慨道,“有一个关于铸剑师的传说,他为了打造最强的剑,最终将自己融入炉火中。我现在深有同感,我也迫不及待地想将所有的时间投入其中。”

此次研究成果的最新进展和技术细节已于 11 月 6 日发表在了中国权威学术期刊《航空学报》上,这进一步展示了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强大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

毫无疑问,这项技术的突破将对未来的战斗机空战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使得中国空军在与其他国家空军的对抗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技术突破如何影响未来空战

这项后燃器技术的突破,不仅仅是一次实验室中的成功,更可能在实际战斗中为中国空军带来质的飞跃。

首先,后燃器效率的提升意味着在空战中,中国战斗机可以长时间保持高机动性,而不必担心燃油消耗过快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对于空中格斗的持续性和战斗策略的选择,都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度。相比之下,美国的 F-35 和 F-22 在使用后燃器时的时间限制,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软肋,使得他们在面对长时间的空战时可能会陷入被动。

其次,后燃器振动的降低,对于战斗机的稳定性和发动机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航空发动机是现代战斗机的核心部件,其研发和维护成本极高,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意味着减少维护和更换的频率,这对于整体战斗力的维持和成本控制都是巨大的利好。

而更低的振动水平也使得战斗机在高速飞行和激烈机动中更为平稳,从而提高了飞行员的操作精度和飞机的安全性。

此外,这一创新设计的燃油喷嘴使得燃油与空气的混合更加均匀和充分,大大减少了燃油浪费。

这在现代战争中尤为重要,因为战斗机的续航能力和后勤补给的灵活性,往往会直接影响整个战役的成败。

高效的燃油利用率意味着中国战斗机可以在相同的燃油供应下飞得更远、留空时间更长,从而在战场上占据主动权。

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这项技术的突破也意味着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取得了自主创新的领先地位。

一直以来,航空发动机技术被视为国家工业和科技实力的象征之一,而后燃器技术的高效化无疑是这一领域的关键突破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进展意味着中国可以摆脱对国外先进航空发动机技术的依赖,逐步实现自主可控,并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与此相对,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固然有着深厚的积累,但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方向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在成本控制和军用需求之间的平衡上,往往需要做出妥协。

中国科学家在此领域的突破,充分展示了我国在关键技术上的创新能力和国家支持下科研力量的集中优势。

随着这项技术逐渐成熟并应用于实战,未来的空战格局中,掌握了这一技术的中国战斗机,将能够在高空对抗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机动能力和续航优势。

稍作小结

总的来说,中国科学家在战斗机后燃器技术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不仅有效解决了燃烧效率和振动问题,还为中国空军未来的空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这项突破使得战斗机在使用后燃器时不再受到时间限制,同时减少了对发动机的损耗,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的成功,体现了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为中国空军在未来的国际空战中赢得了更多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随着这一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空军在复杂多变的空战环境中,能够凭借这一领先的技术取得更多的胜利。

而这背后,是一代代中国航空科学家们的坚持与付出,也是中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