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是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伟大战争。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路线,扫清各种错误思想,尤其是与“亡国论”、“速胜论”的斗争,几乎持续了整个战争过程。
到1938年,抗日战争刚进行将近一年,由于国民党一味片面抗战、单纯防御,我国面临节节败退的不利局面。日寇长驱直入,侵占华北,又准备围攻武汉、广州,抗战形势危急万分。此时,国民党内部“亡国论”、“速胜论”抬头,共产党内也有人幻想跟着国民党“速胜”。
这种情况给人们的思想造成极大混乱,抗战能否胜利?如何取得胜利?这场战争是持久战还是速决战?局势混乱,人心不安,为了缓解当前危境,彻底驳斥“亡国论”、“速胜论”的错误思想,一纸“旷世之作”横空出世,成为日本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毛泽东这一“旷世之作”指的是什么?又是如何完成的?为什么会成为日本人的“噩梦”?在进入正题之前,新进来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既不错过未来精彩内容,又可回顾往期精彩视频。
经战争之实践,发现规律
看到这里,想必各位看官已经猜到,这部令日军闻之胆寒的“旷世之作”,便是《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1938年撰写完成,不过,在抗日战争开始前,毛泽东就对抗战的持久性有着清醒的认识。
早在1936年7月,抗日战争的枪炮还没有真正打响,毛泽东就在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提到,中日这一仗迟早要打响,并认为这场战争具有持久性。他甚至已经开始与斯诺谈论应对持久性抗战的方针。
1937年,由日本挑起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就知道,中国和日本之间最后的胜负,需要在持久战当中才能得到解决。不过,关于抗日战争持久战较为系统、完整的观点,此时的毛泽东还没有缕清。
自七七事变到当年11月,抗战进行了四个月,太原失陷。这一重要事件,使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大为震动,两人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态度。蒋介石受到震动以后,情绪出现消沉,毛泽东则对这次事件进行了思考: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不可靠,共产党须依靠自身力量持久作战。
中日战争的持久性,所指并非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持久,而是要依靠共产党带领敌后人民实施全面抗战,保证后方战场持久作战。共产党必须深入敌人后方,领导这场注定持久的战役。从这时起,共产党开始领导持久战,并在实践中逐渐发现规律。
抗战伊始,日军原想快速结束战争,三个月内踏平中国。然而,被一时优势冲昏头脑的日军没有想到,八路军会到敌后作战,牵制他们,也未料到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殊死抵抗。
国民党在前线作战,英勇非凡,牺牲不计其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阻止了日军前进的脚步,客观上,中日战争形成了长期的持久战。但是,国民党实施的作战策略有缺陷,面对不利的战况,一味单纯防御,我国一败再败,上海、南京先后遭到侵占。
此时,毛泽东意识到战略存在的缺陷,开始关注正面战场的局势,从全国出发,考虑抗战全局的问题。通过分析日军与国民党的攻防态势,毛泽东认识到抗日战争必定是一场持久战,并进一步发现其中规律。
思考总结以后,毛泽东得出结论:正面作战也一定是持久、长期的。基于此,毛泽东提出一套全面的部署规划方案,建议国民党以此为作战方针。总方针大致是:敌人深入进攻时,除了内线助力,必须部署足够外线,两者配合,造成敌人作战困难,这样也能够更有效地形成持久抗战的军事形势。
收到毛泽东的建议后,蒋介石知道这个建议很高明,但仍对毛泽东有顾忌。他想,国共作战多年,毛泽东会这么好心提醒自己吗?思虑再三,没有接受建议。于是,蒋介石失去了同日军持久作战的机会,日军继续南下,侵占中国大部分领土。
不过,国民党军队数量很多,将主力军撤至西南,凭借易守难攻的地势,日军无法再组织起有利攻势。短时间内,日军不可能灭亡中国,这是现实,体现出毛泽东关于长期抗战预测的准确性,也证明正面战场必是持久战。见蒋介石不采纳建议,毛泽东决定不靠蒋介石,遂调动共产党的武装力量,通过深入敌后的方式,坚持全面抗战的方针。
1938年2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上,毛泽东提出持久作战的方案:敌进我进,建立更多抗日根据地,形成长期抗战的战略支点。后来,毛泽东虽然对这一方针进行了具体调整,但大方向没有变。
随着抗日根据地的相继创建,我军不仅站住脚跟,支持了持久抗战,还为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根据地的创建也让毛泽东对抗战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
5月19日,徐州失守,抗战已持续十个月。日军占领徐州使中日战局发生巨变,十个月的时间也使各种矛盾充分暴露,当中规律性的东西更能够认清了。毛泽东静下心,阅读书报,分析时局,白天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夜晚阅读来电、书籍,研究全国局势,常常彻夜不眠。
通过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况的分析,毛泽东开始形成全面持久抗战的思路:位于敌后的八路军、新四军广泛发展;正面战场的国民党也要保存主力。持久抗战的根本就是发展和保存军事力量。
临不利之言论,认真作答
中国大片领土遭受日军侵占以后,国内开始出现对抗战的不同看法,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亡国论”,二是“速胜论”。持亡国论的人认为,中国不可能打败日本,此次抗战必然失败;速胜论者则认为中国能够依靠国际援助打败日本,甚至共产党内部也有类似论调。
以上两种声音,在国内流传非常广泛,对抗战大局和人们的情绪影响极大。毛泽东知道,这类想法是错误的,并且对抗战十分不利,便想驳斥这些言论。
但对当时的毛泽东来说,想要立马扳倒错误言论有些困难,其中原因有三:一是时间紧迫,毛泽东平时很忙,难以抽出时间研究,要驳斥这些言论必须有理有据;二是理论准备不足,必须对现代军事理论进行充分研究,才能讲透其中道理;三是仅批判还不够,必须形成正确的理论阐明道理。
困难重重,如何克服?毛泽东决定成立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吸纳中央领导人、军事干部等参加,共同读书、研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从而形成系统的正确理论。延安战争研究会很快成立了,由毛泽东亲自指导,参与者都十分认真,废寝忘食,常常讨论到深夜。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毛泽东发现,军事干部虽然实战经验丰富,但在军事理论方面仍有欠缺,尤其是国外的理论。于是,毛泽东坦言自己虽对中国古战争有所了解,但对外国军事理论知之甚少。
毛泽东还提到,在抗战中,经验需要,军事理论知识更加需要,还要将外国最系统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研究透彻。为了加快进度,毛泽东又成立专门研究《战争论》的小组,邀请军事干部、相关理论工作者一同研读。
光是组织学习还不够,最关键的是独立研究出适应当前局势的理论。因此,毛泽东在工作之余拼命读书,并将重点放在哲学理论上。这一时期,毛泽东阅读了大量马列主义专著,还有许多介绍研究马列主义的著作。
除了理论的研究,毛泽东还特别关注新闻时事,杂志、报纸遍览无遗,使理论与实际能够更好地结合。经过学习小组的共同研究和广泛阅读,毛泽东的理论准备渐渐充分,准备撰写《论持久战》,同时驳斥错误言论。
动笔前,毛泽东的目的非常明确,即论述抗日战争的持久性。但一开始并未打算以《论持久战》命名,这部伟大的作品也不是一次完成的。毛泽东主要是针对延安抗日研究会的问题作答,不曾想经过层层分析,步步深入,竟成了数以万字的《论持久战》。
写作不是容易的事,毛泽东的写作过程也辛苦非常。白天,他要指导军队行动战略,还要解决各种问题。只有在深夜得闲,才能坐下来写作,好在毛泽东身体强健,还经得起折腾。
毛泽东写作的地方是间小屋,采光不好,白天也很暗。屋内设有一张老桌,一把旧椅,一盏油灯,一支毛笔,毛泽东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论持久战》,确立了正确的抗战方针。据卫士回忆,毛泽东写作时十分投入,常常一动不动坐几个小时。
有时实在写得太累了,就站起身在房间里走两步,很快又坐下来继续写。有时候深夜饿了,就吃卫士送来的烤红薯,吃完立刻投入写作。还有一次,毛泽东写作太入神,脚放在炭火上,鞋子烤焦了浑然不觉,最后还是卫士闻到焦味才发现。
取陈云之建议,公开发表
刚完成《论持久战》的时候,毛泽东并未考虑到发表或出版的问题,他最初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让高层认识到问题,便决定先在延安战争研究会上讲讲。完成《论持久战》以后,毛泽东在延安战争研究会上演讲,经过十天,基本内容讲述完毕。
《论持久战》正确回答了人们当前最关心的问题,清楚地论述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首次演讲,毛泽东的理论就获得听者的由衷信服,连吹毛求疵的王明都对《论持久战》赞口不绝。讲演结束后,毛泽东原本没有打算发表,甚至没有考虑扩大演讲。
这部著作能够发表,陈云在当中起了关键作用。演讲结束后,陈云感到毛泽东的演讲说服力极强,对全党乃至全国都会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便建议毛泽东在更大的范围内讲,指导更多干部,毛泽东接受。
由于工作繁忙,毛泽东抽不出时间到各处讲,且听者也有限。为了更好地传播《论持久战》,毛泽东决定先将其油印,党内传阅。但油印的《论持久战》数量有限,还有许多干部看不到,于是毛泽东决定公开发表,不仅在根据地,也在国民党统治区。
为了发表《论持久战》,中共中央的各位干部夜以继日,加紧步伐。延安缺纸,就设法到国民党统治区弄纸,负责排版的同志马不停蹄,《论持久战》很快成书。虽然当时的纸质量不好,但这部“旷世之作”终于能够大批发行了。
赢世界之赞誉,名扬四方
《论持久战》科学总结了十个月以来抗战中的经验教训,将马列主义理论与抗战相结合,不仅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还具体规划出战略战术。一时间,“亡国论”、“速胜论”都被《论持久战》的声音淹没。
这部作品影响范围巨大,不仅在党内、在全国,还远播海外,令日军闻之丧胆。杨献珍曾在《学习〈论持久战〉中的哲学思想》一文中表示过这部作品的影响之大,在他看来,毛泽东这部作品不仅提高了党内的觉悟,也让大家对这场战争了解得更为透彻,武装了大家。
一位外国记者阅读《论持久战》以后,表示当前中国,无论人们对共产党,对毛泽东的看法如何,都不得不承认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对未来战局预测的准确性。后来,周恩来委托宋庆龄将《论持久战》印为英文,海外出版。据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的案头,都有《论持久战》的英文版。
在《论持久战》的影响下,一系列相关作品发表,不仅成功驳倒“亡国论”、“速胜论”,更给迷雾中的人们指明了方向,使人们的精神为之一振。人们不再消极,也不再躁进,坚定不移地投身到伟大的解放战争中。
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是《论持久战》理论的胜利,没有这部“旷世之作”,抗战之路将会更加坎坷,甚至可能不会取得胜利。《论持久战》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极为关键,如此“旷世之作”,成为日本人的“噩梦”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