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1岁的茅以升在入党仪式上说道:今天是我最光荣的一天
莲花盛开
2024-11-27 11:39山西
前言
茅以升一生为祖国的基建桥梁事业贡献了全部,而加入共产党是他一生的夙愿,这样一位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的人,1962年在自己的入党申请书上是这样写的:是继续在党外还是吸收入党,怎样对党有利,对国家和人民有利,我就应当怎样做。而周恩来总理在回信中却写道:“你留在党外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生于20世纪初的茅以升,见证了中国封建与反封建交替中为之不懈奋斗的共产党,见证了中国反帝反侵略斗争中一直砥砺前行的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深入人心。尽管他收到的是来自周恩来总理的拒绝,在之后的年月里,他仍旧按照自己当初在入党誓言中所写,一生做着对党、对人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
科学是不分国家的,但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1949年9月,茅以升从上海前往北京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会议上,茅以升第一次与毛泽东见面,但两人对于彼此还是很了解的,毛泽东一把便握住了茅以升的手:“你是造桥的,很好嘛!这是为人民在做好事啊。”
茅以升对于这位中国共产党最伟大的领袖的夸奖,很是荣幸,他的手紧紧地握着,还一边认真地点着头。
尽管茅以升第一次见毛主席,但事实上在茅以升心里,却对毛主席神往已久。1940年2月20日,毛主席在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讲稿被发表在《解放》期刊中,题目为《新民主主义论》。而茅以升却是在1946年在上海时才拜读到此文。
文章中毛主席完整清晰地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为什么要经历革命,要改革的是什么,如何进行有效地改革以及改革最终的目标等。还向社会各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标明了方向。
茅以升读后大为惊叹,在他接近半个世纪的生活中,见证了旧中国的黑暗,也一直在这黑暗中努力寻找着光明力量,然而毛主席的文章,就像是一阵曙光,让茅以升看到了希望。
茅以升出生于1896年1月9日,是江苏省镇江人。小时候,在他家乡每年端午节都会在举办赛龙舟的活动,很是热闹。十岁那年的端午节,茅以升原本计划与小伙伴们去观看比赛,但突发胃痛的他,只好在家里休息。突然外边传来了消息,文德桥坍塌了,许多人因为事故而丧生。
侥幸逃过一劫的茅以升,伤心极了。原本还一起嬉戏玩闹的小伙伴们,如今却天人永隔,回忆着与小伙伴们快乐的时光,小小的茅以升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修一座最坚固的桥,不让悲剧再次发生。
从此刻苦努力的茅以升,怀揣着梦想考进了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茅以升便参加了清华大学的留美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桥梁专业。
1917年茅以升顺利毕业,获得了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硕士,随即又进入了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在此期间发表的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一文,被业内誉为“茅氏定律”,并获得了康奈尔大学颁发的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生奖。
远赴海外的茅以升,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他知道自己的梦想与目标,他知道自己今天能站在这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是自己多少年的勤学苦读换来的,没有任何一个理由允许他浪费时间,他一心只为学到更多的知识,再苦再累只要望向遥远的东方,自己的祖国,便能得到慰藉。
毕业后的他得到了许多条件丰厚的工作机会,但他不忘初心,毅然选择了回归祖国,为祖国的科技建设贡献自己。他曾说过:“科学是不分国家的,但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回到祖国后,茅以升发现中国的大江大河之上,都是外国人建造的桥,于是便暗暗立志,一定要为祖国建设属于自己的大型桥梁。由于当时国内各方面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建造一座大型的桥梁,茅以升只能等。
他先选择回到唐山交通大学当一名教授,秉承着科学救国的思想,致力于为祖国培养建筑人才。终于在1933年茅以升被老同学拜托,接下了建设钱塘江大桥的重任。
他不负众望,在当时落后的工程建筑水平下,排除万难,于1937年9月26日,在浩荡湍急的钱塘江上,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与建造的现代化钢结构桥顺利通车了。
这座桥对于中国的建筑业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如此,而更重要的是当时日本侵华,无数的百姓因为有此及时撤出从而得救,无数的物资及时的送到了前线,战士们因此无虞。
但仅仅通车89天,为了阻挡日军的侵略,为建桥呕心沥血的茅以升便亲自指挥了炸桥的行动,他说:“要炸,就把桥墩一同炸断!”
当时在部队下令,只是命令炸掉五孔的钢梁,但茅以升深知这座大桥的意义,如果它对我们的作用是很大的,那么对于日本侵略者的作用也是一样的,所以要炸就要炸的彻底,不能留给侵略者将它修复的可能。
茅以升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注入了万千心血而建成的大桥就这样炸毁,渐渐地沉向水底,痛惜极了,而这件事也成为了茅以升很多年的心病,他再也开心不起来了。
这一等就是十年,终于在抗战胜利后,茅以升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命令,命他重建钱塘江大桥。十年里郁郁寡欢的他立马兴奋了起来,在茅以升的带领下,耗时七年终于在1953年再次顺利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