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至26日,第二届“良渚论坛”中外作家对话平行论坛顺利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位作家、学者齐聚良渚,共话文学创作,共促文化交流,共探文明互鉴。在余杭,有一位为良渚写诗的作家,他曾邀请众多诗人将良渚的古今汇聚成为一本《良渚的诗》,成为许多良渚“村民”的案头读物。今天,记者对话中外作家对话平行论坛与会作家、《良渚的诗》主编张海龙,看看在这位“新良渚人”的眼中,良渚文明如何与世界交流互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物介绍:

张海龙,浙江作家、余杭区作家协会主席、《良渚的诗》主编、话剧《施昕更:良渚1937》总导演。

记者:作为一名浙江作家,参与“良渚论坛”中外作家对话平行论坛您有何期待?

张海龙:我其实是西北人,来到良渚已经20年了,算是新良渚人、新浙江人。本届“良渚论坛”专门设立中外作家对话平行论坛探讨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在我看来,互鉴通俗来说就是“照镜子”,在“照镜子”的过程中,我们想发现的其实是良渚这两个字的意义。良,就是美好,是生活的理想;渚,就是家园,是理想的生活。通过“良渚论坛”向世界传达良渚的这一信息,也是在传达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心愿。

记者:良渚古城遗址的发掘对作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它能够成为一个新的世界级的文学母题?

张海龙:1921年现代考古学传入中国,而1922年是中国现代文学起步的年代。这个时间距离之近,很有深意。考古是挖掘大地,文学是挖掘内心,考古是想从大地深处发现文明的起点,而文学是想从人的内心深处发现真善美的起点。所以良渚不管从哪个意义上来说,都应该是一个原点,是一个起始之处。

记者:您认为五千年良渚文明将和世界文学产生怎样的链接?

张海龙: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谁在五千年前写下了第一行诗?当年施昕更回到自己的故乡,在干涸的池塘底部发现了几块黑陶片,因而叩开了五千年文明的大门,那黑陶片是不是就是一种书写?再比如良渚博物院珍藏的一只黑陶罐上有一组刻画符号,经解读是良渚先民用网捕猎老虎的经历,这种书写是出于什么心理?

就像这些符号一样,写作是一种冲动,是记录、是感恩,这就是文学的初衷。就如同无论哪个国家的文学都离不开“寻根”二字,我们在良渚寻根,而这种初衷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记者:了解到您的工作室就在良渚文化村中,作为一名在良渚工作、生活了多年的作家,您有哪些创作是和良渚休戚相关的?作为余杭区作协主席,您未来还会做哪些工作来传播良渚文明、良渚文化?

张海龙:与良渚相关的最重要的创作,是在良渚申遗之前,我邀请了一批诗人专门来良渚采风,共同创作了一批本地诗歌,汇编成为《良渚的诗》,其中包括了我们创作的现代诗,也囊括了整理的与良渚相关的古诗,同时还翻译了30首英文诗。这本诗集现在很受欢迎,良渚“村民”们都会把它当作自己的案头之书。

五千年前的良渚人其实也是外地人,今天,依旧有很多外地人源源不断地来到这片土地,那么五千年后,我们又会成为新的良渚先民。文明就是在这样的传递中演进的,而我们生活在这里的人肩负着同样的为良渚发声的使命。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创作了话剧《施昕更:良渚1937》,想通过话剧的形式,通过展现良渚文化发现人施昕更的生平努力,再来演绎良渚的故事。

后续,我想为良渚写一首长诗,同时将这部话剧以书籍的形式刊印成册,让它更加广泛地流传。我一直认为良渚是一册5000页的大书,我们今天在做的事情都叫5000+1,希望通过这些创作以及未来越来越多的创作,能够让这本大书持续产生影响,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学母题。

来源:看余杭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