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神雕侠侣》剧照

这段《诗经》中《风雨》的名句在金庸的《神雕侠侣》中有过非常经典的演绎,而我今天要聊的并不是武侠和儿女情长,而是聚焦于80多年前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南麻临朐战役后,陈毅、粟裕、谭震林等人和教员之间关于这次战役的总结和沟通过程,下面就来一起感受那段历史的细节和智慧。

壹| 粟裕的检讨

1947年,华东野战军7月分兵后,经历了南麻临朐战役的挫折。

8月4日,负责战役指挥的粟裕写了一封总结电报,总结失利的原因,这封电报陈毅和谭震林未同意,故未发出,在84年粟裕去世后,由其亲人整理遗物时发现。

该电报条理清晰,逻辑分明,共分为3大类,13小类,电报原文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份检讨总结,直击要害,总结起来就是:战略指导上判断失误,未集中优势兵力,天时地利都不占,部队军事素养还有待提高。

而起草这份电报的背景是什么呢?华野前委建议把失败的经验报告给中央和华东局,陈毅、谭震林提议由粟裕起草。粟裕就在8月4日写了这样一封电报,陈谭未同意,故未发出。

那不同意怎么办呢?那就修改啊,可是粟裕没有这么办。

当天,憨直的粟裕将一份请求处分电直接发给了教员和华东局。

中央军委并华东局:
自五月下旬以来,时愈两月无战绩可言,而南麻临朐等役均未打好,且遭巨大之消耗,影响战局甚大。言念及此,五内如焚。此外,除战略指导及其他原因我应负责外,而战役组织上当有不少缺点及错误,我应负全责,为此请求给予应得之处分。至整个作战之检讨,俟取得一致意见后再作详报。
八月四日午时

粟裕说,既然你们不认同,让我改,但是我一个字都不想改。违心的东西,我不认可的东西我不知道该怎么写,所以只能再作“详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贰| 谭老板真诚的批评

其时,陈毅、粟裕、谭震林已经研究确定,由跟着教员参加秋收起义的谭老板组织一个指挥机构率领2、7纵前去胶东休整。出发前,谭震林挤出时间给粟裕写了一封长信,谈了自己对这次战役的看法,请陈毅转交,陈毅当着谭震林的面将信看了一遍,准备3人一起把问题谈通。但由于指挥部即将移动,未能安排出时间。现将该信摘录如下:

粟裕同志:
经过了一年多的共同工作,我对你是比较熟悉了些。过去只是听说而已,尤其是那时有人说你不太好说话,为了促成你多发表意见,发挥你应有的作用,因此我就很少讲话,也可以说是对你没有过什么帮助的地方。在一年多的自卫战争以来,使我觉得必须给你一些帮助才对,因此我还是大胆地说吧。
华东野战军是全国最大的一支主力,占整个野战军的百分之三十,对中国人民是负有如何重大的责任,过去一年是光荣的负担了这个责任,一年中歼敌一百十二万人中,华野即占四十余万占总数占百分之四十,这是走到了全国任何一个解放军之先头,当然这里必须计算东北,陕北,晋冀察他们是今年才正式加入战斗的。
我党二十多年来,在不断的战争的锻炼中,真正培养出的天才指挥员是很有数的,八年的抗战中是分散的游击战和间断的扫荡与反扫荡战,尚难判别军事将领之才能,而今日之自卫战这是近代式的规模宏大的战斗特别显示指挥天才的重要性,从黄桥决战,天目山自卫战,苏中七战七捷,宿北鲁南鲁中战役中显示了你是具有天才的一个,党中央对你是寄托了重大的希望,过去的华中分局及今日的华东局是全力支持你,都希望你成为一个特出的新兴的军事将领,替人民作出杰出的事业来,在苏中七战七捷后,我曾亲笔写信给张、邓、曾的信上就提出了我们应以中央苏区时爱护一、三军团那样的精神来爱护一、六师。从那时起我们就已决定培养你成为一个特出的军事人才,当然你在某些时候的虚心,细心,周到,战役指挥的魄力决心之坚强等都是我所佩服,也是向着天才指挥员接近的重要条件。
到今天必须进一步地来提出问题了。这不仅是关系整个人民战争之胜败问题,而且是关系着你之继续猛进与继续上升的问题,你的进步不是你个人的问题,而是全党的利益问题,如果只是你个人的荣誉问题,那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必须把你的进步看成是党的事业,党的利益,党的光荣,这才是一件大事,我是站在这个立场上来提问题的。
本来你是很细心的,可是你在军事上常常粗心大意,缺乏远见。一个天才的军事指挥必须是个出手能看到几十步,你常常只看到一、二步。数十万大军的指挥如果不能看远是很危险的下面提意外变得太多就是这个原因,固然我们可以尽量解释,但决不能因此而不去深刻检讨的
拿苏中七战七捷来说吧,分界战役是可以预先布置一个预期遭遇战的,但我们没有研究,因而时间较长,伤亡增大。如果这件事只批评六纵是不公平的。第二次涟水战役损失是可以避免的,事前已经估计到敌人要从两河之间前进,六纵又是一个不善于打防御战的,硬去试一下这是一种缺乏远见的做法
鲁南之战,应该把二、六纵队调到打冯治安。硬留在沫阳如果硬拼一下,只是增加伤亡是做不出什么的,那时二、六纵元气已伤,不应该叫他再去冒险的。临蒙路之战应该是以二、七.八、三个纵队去歼灭八十三师,硬去打七十四师结果两头空打七十四师时,四纵可以接替一纵的任务,八纵可以接替六纵的任务,那时敌人已被困于孟良商狭小地区内,无论如何使用不了五个纵队。而以一、六纵队在十五号开始打二十五师,战果是可能扩张的。但你只批评下面太慢了而在指导上不检讨,这些事实都说明粗心大意的战役指挥。本来很虚心的你今却犯了不虚心检讨研究的毛病。当然这种提法似乎有些过高的要求,但在今天来说应该过高一点是有益处的。
打了一年我们是有很多的经验教训的。可是我们除了一般的总结之外,尚未深入的检讨指导上的问题。从战役指导上,战役进程中有些什么经验教训?
比如苏中的七战七捷,从对方来说开始是在重视我们。而后又上级谨慎下级害怕,宣太战役我们是出敌不意攻之不备,加上敌人已经离开原来防地或正准备出发,更促成了攻其不备的条件。如南战役敌上级仍然轻视我军,而王铁汉却在犹豫害怕中。李堡战役是敌人轻视我们和王铁汉损人利己之行为之结果,丁堰林梓战役是敌人处在忙乱的运动中和连续惨败的害怕情绪,分界、加力两战役又是李默庵过份小心和朱之席部的害怕之结果。
轻敌骄傲是指临胸战意。这时完全可以不打或只打一面。临胸城可以不让敌人占领的。把敌人放在河东边再在野外打,无论如何是好的多。打响了还不愿意报告中央及总部,要等到打胜了再报这是什么想法呢?滕县战役最后是不应该打的,叶陶应该向西北靠渠唐这是中央已有启示但未很好注意研究。
当然这些缺点是指你所有的,这里不是说我就可以不负责任,或者没有缺点的。我素来就是决心快,粗糙不细心不严肃,有些时候又好自吹,不过我是有过教训的,随时注意纠正,但至今尚未完全改过来。
乐观我以为不是坏事,今天应该乐观,对形势对战争应该一般说还是如此,蒋介石是支持不了很久了,当然我们在战役战略工作的指导上,工作布置上都应该作长期打算。当鲁南战役胜利后,我最担心的就怕这种乐观,敌人会打到临沂来的,那时我与刘先胜谈过,我到野司时想讲,后来又怕说成好管事,故又不说。如果拿五仗未打好的主要原因放在乐观这点上去检讨是不能把问题彻底弄清的,也说服不了下面的同志。故然我们受到了这些挫折,这只能是给蒋介石有一点喘气的机会而矣,并不能挽救他的死亡,我们能很耐性(心)的休整一个月或两个月,把损失补齐,把战术提高一步,将来不仅是一只猛虎,而且是如虎添翼。蒋介石又有什么办法呢?所以我们不能因此得出个蒋介石了不起的结论。当然轻视他是不应该的,这就是我很简单的几句话。
谭震林8月4日(194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震林

面对粟裕的反思,信中直截了当地指出,“轻敌骄傲”,“本来很虚心的你却犯了不虚心检讨研究的毛病”。谭震林的信没有欲抑先扬、委婉暧昧的语言艺术,只有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期所盼。尽管句句“扎心”,却也字字真诚

而陈军长估计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谭老板是真正的嫡系心腹,在这个紧要关口,给粟写了这样一封表扬和批评同在的信,实在是意味深长,这封信可做两方面解读,一方面可看作诚心勉励,一方面就是落井下石,你看,这就是政治。

虽然谭老板文字表达能力一般,但是政治智慧还是有的,方方面面考虑的周到,正反都可以聊,就看领导心情和态度,毕竟是那个年代生存过来的,真是牛人。

叁| 余音绕梁的群聊

当夜(8月4日),野战军指挥部经由临淄西关、索镇到达郭店。陈粟二人在处理其它紧急公务之后,作了彻夜长谈。

2天后,各位大佬收到了教员的复电:

“粟裕同志支[四]午电悉。几仗未打好,不要紧,整个形势仍是好的。望安心工作,鼓舞士气,以利再战。”

教员对粟裕的鼓励之心溢于言表,群里的大佬表态了。其他诸侯该怎么发言刷存在感呢?

同一天,华东局也发来电报。电文说:

“20年革命战争中,你对党、对人民贡献很大。近两月来的战斗,虽未能如五月以前那样伟大胜利,却给敌以强大杀伤。近月来伤亡较大,主观上可能有些缺点,但也有客观原因。只要善于研究经验定能取得更大的胜利。自74师歼灭后,你头晕病,久未痊愈,我们甚为怀念,望珍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东局几华野5位大佬,左起:饶漱石、陈毅、谭震林、刘瑞龙、粟裕

正史用的就是华东局发来电报,华东局的电报是谁写的,那自然是饶书记,饶书记对粟裕的支持和欣赏无需多言。在粟裕自请处分后,不仅没有批评,还宽慰他,挂念他的头痛病。

而当日陈毅写了份“指人译”的电报,报告军委和华东局:

“(一)最近粟、我共谈,粟态度可佩,昨夜长谈,对今后共同工作很有好处。
(二)我认为我党廿多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迈进,这是我党与人民的伟大收获。两仗未全胜,彼此共同有责,不足为惧,谭、我本此观点,互相研究教训,粟亦同意。
(三)我本挽三人共谈,谭因东行,故谭未参加。谭临行遗书,此书临别我看了一遍,对粟有帮助……我们对战役指导部署历来由粟负责。过去常胜者以此。最近几仗,事前我亦无预见,事中亦无匡救,事后应共同负责,故力取教训以便再战。军事上一二失利实难避免,虚心接受必为更大胜利之基础。”

这份电报,当时的译电员特别注明“错字尚多”,以后已不能订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封电报流传甚广,充分体现了陈老总的情商和智慧,对自己未来的亲家,不吝赞美之词,还做了检讨,说自己事前,事中,事后啥都没做。

而此时大老板教员在群聊了@陈毅,认为陈毅8月6日的电报“所见甚是,完全同意”,7月几仗虽减员较大,并未妨碍战略任务,目前整个形势是有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此时群里其他的吃瓜群众,应该纷纷发出鼓掌,加油,赞同,献花的表情包。

至此,群聊就这么愉快地结束了。

但是粟裕可没这么觉得。

肆| 诚恳的回应

面对他人的批评,生活中的人们有两种极端但十分常见的态度,一种是恼羞成怒,把责任都推到对方身上,另一种是满心惭愧,包揽全部责任。但粟裕不是一般人,他心中的那杆秤既没有偏向对方,也没有偏向自己。面对谭震林的信,粟裕是怎么做的呢?

粟裕给谭老板的回信很有意思:

“你和军长要我起草南麻临朐战役初步总结报告军委(详未支电稿)。草成后,你们都不同意我那电稿上的意见,而认为‘是军事部署上的错误与战术上的不讲究’。我承认军事部署上确有错误,战术上确很低劣,这些我应负其全责。但我仍认为‘过分乐观’是南麻临朐战役未能取胜的主要原因,至少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过分乐观而发生轻敌,由于轻敌而企图‘啃硬核桃’,企图‘一锅煮’,企图歼灭十一师后乘胜歼二十五、六十四等师,而与叶陶各纵会师蒙阴。因此部署上就以攻坚为主,而不以打援为主。这种乐观,我也是其中的一个,但我觉得你比我和陈军长更乐观,而有过分乐观的表现。”
复信最后表示:“总之,自卫战争以来,一切军事部署上、战术指导上的缺点、弱点和错误,我应负其全责。今后当遵照你的来信及时地加以改进,并诚恳地接受你对我的帮助,还希望今后毫不顾虑地对我不时地提出批评和给我以更多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认为,谭震林信中的一些观点并不真实。在回信中,粟裕认为对于战役的失败他确实负有很大责任,也愿意承担全部责任,他也同意谭震林说他“轻敌骄傲”的那些话。

就在人们以为这封信要在粟裕的虚心认错和愧疚自责中结束时,他笔锋一转,写道:其实南麻、临朐战役中, 实际上谭比他更为乐观,有些事还是谭老板亲自负责的。

粟裕的这几句话虽然并没有明确地指出谭在战役中有哪些责任 ,但同时也很鲜明地表达了他自己的态度 :是我的责任我认,但不是我的责任我不能瞎认。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这是粟裕针对谭震林的一场暗戳戳却漂亮的“反击”,其实不然。

在那个“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年代,将士们一心想着报效祖国,早就把私心私利丢在了战场外了,更何况是他们这一批杰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会在国家前途面前耍这样幼稚的小心机?

粟裕写这封回信,一方面表现了他虚心认错的诚恳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一个颇具远见和格局的想法,那就是让个人“认领”自己的责任,自己琢磨,自己改正,让更好的自己和战友们一起投入到以后的战斗中。

而对于总结和反思,粟裕一直未能停止,他成功的将这次失败的军事行动,总结为之后自己行动的金科玉律了。

9月3日,粟裕在野直机关大会上作了《认清战局,改进工作,争取胜利》的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粟裕和谭震林的两封信自然是值得称颂的。两人都把国家大义放在了心上,融入了言辞中,用看似犀利的话语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对革命前途的关怀

这两封信就好比是两份包装简陋却有着丰富而精致的内容的礼物,初见不喜,细品却不禁拍案叫绝。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没有失败过的战将只存在戏说和某些粉丝的意淫中,这就是我最欣赏粟裕的地方,失败后主动承担责任,分析真实原因,总结战争规律,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也是这个团队厉害的地方,雄才大略的教员,长袖善舞的诗人,直抒胸臆的谭老板,当然还有兢兢业业、后来悄无声息的小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