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便捷的服务与潜在的风险并存。当打车平台绑定的司机与实际驾驶人不一致,且驾驶人无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时,赔偿责任的问题就显得更为扑朔迷离。此案不仅揭示了网约车行业的管理漏洞,也为公众安全出行提供了警示。

事件经过

某个深夜,小宇骑自行车行至某交叉路口时,与李某驾驶的网约车发生碰撞,导致小宇受伤严重不幸离世。交警部门认定,小宇因违反交通信号灯指示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李某因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承担次要责任。小宇的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包括医疗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在内的各项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更为复杂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

这辆网约车原本是从某新能源汽车运营公司租出,承租人为付某。然而,付某并未亲自使用这辆车,而是将其转租给某汽车租赁公司,汽车租赁公司将车登记在某打车平台,并以案外人王某的名义进行了注册。但实际上,驾驶这辆车的却是李某,他既非车辆所有人,也非平台注册司机,更未取得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这一发现无疑为事故的责任划分增添了新的复杂性。

在事故发生后,打车平台的监管缺失问题也浮出水面。尽管平台对司机资质有严格的审核要求,但在这起案件中,监管机制出现了明显的漏洞。平台未能识别出王某与李某的身份替换,甚至在李某多次异常登录时也未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这无疑加剧了事故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院审理

面对这起复杂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法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审理。法院认为,李某作为实际驾驶人,在事故中承担次要责任,因此他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此外,付某作为车辆的承租人,在与新能源汽车运营公司签订的协议中明确约定了“不得以任何方式将车辆提供给任何第三方驾驶”,因此也应对事故承担连带责任。

汽车租赁公司作为车辆的转租方,明知车辆及驾驶员均无网约车必备证件,仍帮助其在平台注册,并允许实际营运司机与注册司机不一致,这种行为同样构成了对事故责任的加重。因此,汽车租赁公司也应依法对李某的赔偿承担连带责任。

打车平台作为网约车行业的监管者,在本案中同样难辞其咎。法院认为,打车平台在已具备审查条件的情况下,未对驾驶员及车辆资质进行有效审查,且在发现异常登录行为时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因此,打车平台也应在李某不能清偿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法院认定

法院最终认定李某赔偿小宇家属共计60万元,付某、汽车租赁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打车平台在李某不能清偿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律驰驾道观点

本次交通事故为我们深入理解连带责任与补充赔偿责任提供了生动的案例。从事故的经过到法院的审理,我们不难发现,连带责任与补充赔偿责任规定在此案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连带责任的定义与法律规定

连带责任,是指各个责任人对外都不分份额,不分先后次序地根据权利人的请求承担责任。在网约车事故中,李某作为实际驾驶人,因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而承担次要责任。然而,事故的责任并不仅限于李某。付某作为车辆的承租人,违反了与新能源汽车运营公司的协议,将车辆转租给第三方,从而加剧了事故的风险;汽车租赁公司作为车辆的转租方,明知车辆及驾驶员均无网约车必备证件,仍帮助其在平台注册并允许实际营运司机与注册司机不一致。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因此,法院认定李某、付某与汽车租赁公司构成共同侵权应对事故承担连带责任,这是对其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

二、补充赔偿责任的定义与法律规定

补充赔偿责任,则是指在责任人的财产不足以承担其应负的民事责任时,由有关的人或单位对其不足的部分予以补充的责任。在此案中,打车平台作为网约车行业的监管者,未能对驾驶员及车辆资质进行有效审查,且在发现异常登录行为时未能及时采取措施,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根据《民法典》中关于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补充责任规定,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有过错的,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因此,法院认为打车平台也应在李某不能清偿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三、从此案中汲取的教训

通过本案我们不难发现,网约车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法律与管理的挑战。各个责任主体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对于乘客而言,选择合法、合规的网约车平台是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途径;对于网约车平台而言,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完善责任追究机制是确保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注律驰驾道,一路驰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