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南近期出台《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提出,到2027年,全省培育3000个以上乡村旅居重点村,引培一批旅居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旅居云南样板。

乡村旅居是乡村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产物,是集居住、旅游、休闲、度假、疗养等为一体的新型生活方式。作为旅居云南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何用好丰富的乡村资源,不断推广复制更多旅居村,使乡村旅居成为全省文旅产业新业态、乡村振兴新途径,对打响旅居云南品牌至关重要。

曲靖市马龙区土瓜冲村曾经是有名的“空心村”,当地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和农民闲置房屋,引入新型经营主体因地制宜经营村庄,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兼顾各方利益发展乡村旅居,带动了群众增收、搞活了当地经济,为我省发展乡村旅居提供了生动样本。

老屋如何引入“新村民”,空心村老房如何变身“黄金屋”?记者近日走进土瓜冲,探寻其中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瓜冲村一景 图源: 云南日报

启示一

党建引领,村企同步同向

“发展旅居产业,只靠企业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在土瓜冲村项目实施过程中,最让我触动、启发和感动的就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云南若谷文旅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钟鹏感慨地说。

2023年,若谷文旅通过招商引资进入土瓜冲,“作为企业,面对分散的农户和资产,我们没有过多的精力和成本直接到户到人,迫切需要当地能将资源、将群众组织起来,企业直接对接村集体,才能顺利投资开发,在这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起到了关键作用。”钟鹏说。

资金和技术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实践中,外来资本与乡土社会互动不足,常常造成企业经营和发展困境。在土瓜冲,通过基层党组织强大的组织力和凝聚力,企业与村民共绘发展蓝图成为现实。

在达成合作意向后,土瓜冲所在的杨官田社区党组织及时成立了土瓜冲旅居党支部,吸纳了当地的社区党员、企业党员、新村民流动党员,搭建起社区、企业、新老村民沟通交流的桥梁。

马龙区通泉街道杨官田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李兵表示,我们充分利用村级事务党员先知、党员先议、党员先行“三先”模式,把党员群众思想统一起来、资源要素组织起来。同时组织党员代表到浙江安吉余村实地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向到曲靖避暑的旅客问需求、找不足,理清了思路、转变了观念,带头做群众工作,让党员群众的想法与企业的愿景同步同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后的老房屋 图源:云南日报

在开发规划中,通过党总支委员会议、党员大会、村企协商会议充分讨论、集思广益,探索出政府主导、集体协同、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的乡村开发模式。与社区一道组织村民代表参与村庄规划;在改造过程中,村干部和党员带头拆除破旧房屋建设小广场,动员身边群众参与改造,帮助企业高效推进房屋租赁装修、村庄改造。项目投入运营后,社区又牵头探索村企议事、村企联防、村企共管等措施,主动帮助解决旅居群众的问题和困难,全面提升新老村民和广大游客的体验感、舒适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后的土瓜冲村 人民网记者 符皓 摄

启示二

四方参与,群策群力聚合力

旅居项目的规划建设,涉及“医、养、健、食、娱、居”等功能设施的配置,以及一整套的康养旅居运营服务体系构建。

在土瓜冲,政府、企业、集体和村民全面参与、系统集成,多维度、多层级推动项目实施,真正实现了四方共同参与、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发展。

乡村旅居是乡村旅游深化发展后的产物,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加旅居愉悦感的基本保障。然而基础设施投入高,轻资产运营的管理型企业往往难以负担。在土瓜冲,当地政府整合了700余万元涉农资金用于村内道路改造提升、污水收集处理、人居环境整治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顺利开发奠定基础。

村社组织是推动资本与农村资源结合强有力的“中间结构”。当地社区成立合作社,统一向农户租赁77间闲置老旧房屋进行维修加固和外部改造,牵头流转农户1000亩低效土地,连片种植金丝皇菊、绣球花,因地制宜设置花海露营、露天电影、户外KTV等娱乐项目,满足游客需求。

企业投入400余万元,具体负责内部装修、家具置办和运营管理,共改造旅居房37间、经营用房40间,并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引入企业发展民宿酒店、连锁烧烤、乡愁饭店、乡村酒吧、传媒公司等服务业态。同时,还引入了摩托车训练基地,开展摩托车训练招生、培训和比赛等。

“在我们心中,乡村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域名称。未来或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休闲目的地,是城市居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所以我们定位乡村文旅,把它当成一个休闲产品来打造,三分之二做旅居,三分之一做旅游,借助美丽乡村建设机遇,引来新村民,形成旅居村,以此吸引城市居民来这里休闲,这些流量又反哺百分之三十的商业业态。”钟鹏说,“这种模式将合作方深度捆绑在一起,这也意味着必须要加强管理和运营,将项目做好。”

村民则在党组织和企业的引导下,开办小餐馆、小超市、小吃店、小地摊,同时以花卉种植、中耕、采收为主,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解决富余劳动力近1万个,参与群众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后的土瓜冲村 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 摄

启示三

创新服务,提升旅居新体验

乡村旅游发展要走出“农家乐”的基本层次,关键在于打造自己独具风格特色的乡村旅居拳头产品,展现旅居魅力。

如何吸引客人、留住客人,关键还是看内容、看服务。为让新老村民、游客、群众真正融进来、聚起来,土瓜冲做细生活服务。探索党员联户和生活管家服务制度,建立了问题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三张清单”,把代收快递、代购生活必需品、空房查询等列入服务清单,设立爱心服务驿站、便民医疗站、便民摊位、幸福小菜园、城乡公交等,为新老村民和游客提供便利。坚持开展好婆婆、好妯娌、好邻居评选等活动,引导村民孝老爱亲、互帮互助。创新开办了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若谷书屋,引入乡村美术馆、岩彩工作室,广泛开展广场舞、乡村音乐会、茶话会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娱生活。

在“弥”工作室里,一群年轻人正在进行岩彩画创作,工作室负责人张婵介绍:“这里所有的空间布局都是精心设计过的,我希望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艺术的氛围。”

“这个村子既宁静又淳朴,房租不高、自然环境好,非常适合采风创作,我们一年的毛收入有20多万元。”张婵说,她们开设画室的初衷就是让大家能沉浸在空间里,倾听内心的声音,享受惬意的生活。

今年5月,来自重庆的游客陈建明原本计划用3年的时间来寻找长期旅居的地方,在土瓜冲待了半年后,他决定在此定居。“土瓜冲是我特别钟爱的地方。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蓬勃,村民们可以在家附近务工,农产品通过电商远销全国,外地的投资商纷纷来此投资,共同建设美丽乡村。随着业态的发展,我们这些旅居的游客也受益匪浅。”陈建明告诉记者,在土瓜冲村生活的这段时间,他与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村民们都说,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了,路宽了、灯亮了、人多了、钱也好赚了。大家的幸福感溢于言表,也让他更加确信这里是他旅居养老的理想之地。

“对于新村民旅居客我们安排了小管家,负责生鲜配送、快递收取、日常维护等,还给每户新村民分配了一块菜地,有些农户还免费送菜给新村民,每周会定期与曲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新华书店、市文旅局、社区等合作,举办情景剧表演、书画展、数字阅读等活动。”若谷文旅营销总监钟玲说。

“人们从旅行到旅游、从旅游到度假,再由度假到旅居,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共享共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为旅居云南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无论是乡村旅居还是城市旅居,都可以创新出多种产业形态,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产品。”钟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造后的土瓜冲村 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 摄

启示四

调动主体性,联农带农促增收

乡村旅居产业要想长远发展、和谐发展,必须调动村民主体性,健全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

坚持集体所有,土瓜冲积极探索实践“党总支+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花卉种植加工、民宿旅居、庭院经济等乡村产业,努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在充分盘活集体资金、资源、资产“三资”的基础上,从土地流转服务费、鲜花销售利润、旅居产业营收分红中产生收益,比如乡村旅游方面,社区每年获得30万元的旅居营收保底分红和40%的业态营收分红,在鲜切花、永生花产业中占股51%,村集体每年可实现经济收入88万元等。

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支持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3家餐馆年平均经营收入20万元,1家面包房年收入12万元,加上其他业态企业每年可稳定获得利润70万元。

坚持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一切围绕农民增收,千方百计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土瓜冲让村民充分享受到了发展乡村旅居产业的红利,为村民提供更多家门口的就业机会。通过土地出租、房屋出租、务工收入、市场主体经营等实现增收致富,土瓜冲每年户均增收2.4万元。

“群众增收了、生活变好了,人心也就齐了。”45岁的张贵华是土生土长的村民,随着村子的变化,张贵华家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是外出打工,现在是在家门口开超市。”张贵华告诉记者,他把路边自家的房子改造成了小超市,顺带卖点炸洋芋和特色小吃,每个月能赚4000多元。“我们赶上了党的好政策,乡村开发得非常有特色,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只带来了人流量还带动了经济,今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对未来的生活,张贵华信心满满。

李兵说,通过大力发展花卉种植加工、民宿旅居、庭院经济等乡村产业,努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每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88万元,即旅居项目保底分红30万元、绣球花海入股分红40万元、金丝皇菊加工厂房租赁18万元。村民每年可获土地流转租金收入100余万元、房屋租金收入12万元,带动120余名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务工收入450万元,全村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集体增收、企业盈利、村民致富的共赢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马龙发布”微信公众号

启示五

推广复制,抢抓机遇推进旅居云南建设

中国旅游研究院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旅居市场需求调查报告》显示,有13%的旅居者将乡村作为优选旅居地。

云南省拥有开展旅居产业的独特优势,今年1—9月,全省旅游经济指标量质齐升,再创历史新高。游客人均在滇停留时间从2.8天增长至3.1天,到云南的省外游客占51%,赴滇游客回头客占78.6%、四次以上的省外回头客占34.3%,这是建设旅居云南最有利的条件、最厚实的本底。

建设旅居云南,其时已至。

目前,马龙区土瓜冲村正在“扩大战果”,当地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盘活一批闲置旧房、用活一批低效土地、实施一批旅居项目、发展一批致富产业的思路,在全区423个村盘清村内老旧房屋、闲置土地等资源,梳理出39个适合开发旅居民宿产业的自然村,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区打造18个旅居村。

近年来,曲靖市“珠江源头·旅居曲靖”品牌越叫越响,成功打造出宣威官寨村、戈平村和罗平云上花乡、陆良荷花里等多个避暑旅居度假示范村示范点,形成了特色鲜明、场景多元的旅居产业发展模式。

放眼全省,当前正以乡村旅居为重点,总结推广“土瓜冲”“六郎城”“曼海村”等典型经验模式,推动乡村旅居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通过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服务创优,推动云南文旅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

“乡村旅居所需要的是软投资、新营运、平台化、共享化。云南发展乡村旅居产业,离不开拥有旅游理念、服务技能的人才队伍。除了下乡企业、返乡精英、回乡创客等新生乡村发展力量和复合人才的助力,相关部门还要加强联动,有针对性地强化提升农民技能,多举措培育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本土人才,带动乡村休闲旅游跟上市场经济节奏。另一方面,云南各地要突出差异化,对乡村资源进行产业价值挖掘,推动产品转化,优化提升,系统整合,加强品牌打造。”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说。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旅游报社原社长、总编辑高舜礼认为,乡村旅居正呈现出巨大的市场魅力,也将成为资金和技术的重要用武之地,在发展这一业态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政府既要加强指引和统领,也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制度和政策层面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用好政策,管理好、运营好农村资产资源,需要很强的专业性。”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和沉淀,钟鹏认为,未来,村集体应该是资产投资者、所有者和监管者,运营公司是策划者、建设者、经营者。政府和村集体负责资源整合,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只有发挥好各自优势,科学合理规划,才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走得长远。

撰文:李绍明 段毅 张雯

来源:云南日报
转自:云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