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先楚1913年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14岁的时候就离开家乡参加革命,1931年,韩先楚冲锋陷阵,当了河口县独立营的一个班长,从此后,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1935年,当时在第三次反“围剿”战争中,韩先楚两战两捷,被提拔为78师第232团团长,后来受到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的赞赏,受到毛主席的关注,毛主席在抗大上课时,还曾专门点名韩先楚,说早就听彭老总说过你。

八路军时期,韩先楚任第11师第344旅688团团长,解放时期任第3纵队司令员,当时他“旋风司令”的称号已经越来越响。建国后授衔时,韩先楚被评为开国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3年12月,按照毛主席的指示,韩先楚被调到兰州军区担任司令员一职。上任之初,他就在军区会议上掷地有声地说道:“干革命不是当官,要有干劲。”这句话虽然简短,却带有明显的批评意味,旨在提醒军区的同志们要保持革命的初心,不能有丝毫懈怠。

然而,这番话却让兰州军区政委冼恒汉心里有些不满,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产生了一些嫌。

此后的两个月内,韩先楚将工作重心放在了辖区视察工作上。要知道,兰州军区防线长达800多公里,而且所处的环境十分恶劣,有广袤的戈壁荒漠,还有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在嘉峪关视察时,韩先楚发现了诸多问题。边防部队的地图标注不明,这对于作战指挥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而且作战方案也显得老旧,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军事需求。一些军官干部在面对这些情况时,还试图向韩先楚征求上级的意见,而不是主动去想办法解决问题。韩先楚见状,严厉批评了这种不良作风,他深知在边防工作中,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国家安全,要求边防部队要学会灵活应变,首先必须将地图标注清楚,做到对辖区的每一处地理情况了如指掌,其次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来制定出科学合理且与时俱进的作战方案。

在此期间,韩先楚还连续四次到基层部队视察,每一次深入基层,他都越发深切地感受到基层部队官兵生活的艰难,后勤供应存在着严重问题,战士们的生活保障得不到很好的落实,韩先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严肃的批评,他希望能尽快改善基层部队的状况,让战士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训练和保家卫国的任务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整个视察的过程中,韩先楚可以说是走一路,听一路,讲一路,他秉持着对部队高度负责的态度,有时对部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批评,时间一长,后勤的干部们难免会觉得辛苦,也对政委冼恒汉大吐苦水,心中渐渐产生了抱怨情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两人之间原本就存在的矛盾。

在韩先楚看来,部队训练工作难以提升,主要问题出在军区领导层面,他觉得军区领导存在不了解基层、官僚作风严重的情况,所以下定决心要大刀阔斧地对兰州军区进行全面整顿。

然而,对于冼恒汉来说,韩先楚的这一系列举动无疑是将他在兰州军区二十多年的工作成绩全部否认,他心里十分不服气,也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毕竟这么多年来,他也为军区的建设付出了诸多心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韩先楚的批评和意见,冼恒汉采取了“对抗”的态度,当中央发来指示时,冼恒汉坚持要求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双方在工作理念和方向上的分歧愈发明显,矛盾也进一步激化。有人看到这样的局面,便趁机污蔑韩先楚视察西北是游山玩水,一时间,打倒韩先楚的声音在别有用心之人的推波助澜下越来越高,局势变得十分严峻。

但好在正义之士还是坚守着对事实的尊重和对同志的保护。叶帅在了解情况后,摇摇头说道,兰州军区在军事上离不开韩先楚,而在建设方面亦是不能没有冼恒汉,不管谁都不能走,他清楚地认识到两人对于军区建设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不能因为一时的矛盾就让任何一方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冼恒汉对此事一直抱有情绪,心中的疙瘩难以解开,最终选择申请调离兰州军区,想要离开这个让他内心充满矛盾和不愉快的地方。中央为了维护兰州军区内部的团结,稳定军区的工作秩序,便指派工作组到兰州军区进行全面调查,工作组秉持着公正客观的态度,深入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最终安抚住了冼恒汉,也还了韩先楚清白,让这场风波逐渐平息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