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这是扬州仪征市刘集镇利民村退役军人巫宝清当选村党总支书记时的任职承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11月26日采访获悉,在刘集镇19个村(社区)中,像巫宝清这样任“一把手”的“兵支书”有9位,他们成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近年来,该镇大力培养优秀退役军人担任“兵支书”,充分激发退役军人干事创业热情。

目前镇村“两委”成员中,退役军人有33人,占比34.7%,其中书记9人,副书记、副主任14人,“兵支书”任书记职位占比47%,位居全市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菊丰收

试水种植中药材,“兵支书”变身致富带头人

秋风响,菊花黄,致富路上采摘忙。前不久,记者走进刘集镇建军村30亩菊花种植基地,41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吕国飞穿梭在田地里指挥村民采摘鲜菊。菊花地里,村民们采摘着成熟的菊花,动作轻快而熟练。

据介绍,2004年,21岁的吕国飞从四川西昌市武警四川总队退役,后被推荐当选为村“两委”干部,2018年5月任职建军村党支部书记。

建军村菊花种植基地有白菊15亩、黄菊15亩。菊花主要用于药材和茶饮市场,白菊从9月底开始收获,采收至11月上旬;黄菊从11月初开始,采收至11月底。白菊和黄菊烘干后价格为每公斤500元左右。菊花采收期需要大量工人,种植户致富的同时,还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系致富药材

据了解,建军村不断完善菊花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依托村内的仪征峰越现代农业公司现有的烘干设备,建立菊花加工厂,让菊花种植实现采集不愁、烘干不愁。“菊花种植预计今年将为村集体带来80万元收入。”吕国飞介绍,建军村地处丘陵地带,单纯依靠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很难带领百姓增收致富。自己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将村里发展的切入口放在了“种花”上。

吕国飞坦言,“种花”的灵感来自村里从事食用菌种植的仪征峰越现代农业公司。“这个公司单是羊肚菌采收烘干后,卖价就达到1000元一斤,一年后就回本了。”食用菌的高附加值让吕国飞拓宽了思路:引进高附加值的中药材种植产业。

去年7月,吕国飞多次前往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安徽亳州“取经”,经过当地中药材协会专家考察论证,刘集镇有种植中药材的优势条件,吕国飞决定在本村种植既是中药材也是茶品的菊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民乐开花

去年6月15日,一万多棵白菊幼苗“落户”建军村,吕国飞这位“种花书记”天天泡在白菊地里。经过专家指导和不断学习,历经4个月种植期后,建军村采收的白菊品质上乘,净利润达5000元/亩,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约10万元收入。

小小白菊黄菊开出“致富花”,为刘集镇其他村打好产业“特色牌”提供了样板。如今,该镇陈巷村、夏窑村、白羊村等13个村大面积种上了白菊、白芷等中药材,今年9月份起陆续产生收益。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各村中药材种植项目预估产值将达到600万元,净利润300万元。

如今,利民村巫宝清、联营村梅寅、黄营村高廷磊、夏窑村刘政、古井村李朋、百寿村秦爱文都带头种起了中药材,这群“兵支书”奔波在田头,带领村民栽种、追肥、除草,用行动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包成品

争当基层治理排头兵,带领村民共享幸福生活

走进刘集镇黄营村,池塘倒映着美丽村景,条条道路平坦宽敞。作为退役军人,村党支部书记高廷磊一上任就向上争取项目、资金,顺利引进土地整理项目。

项目开工后,新建泵房13座、硬化道路3.9公里、整理土地2千多亩、清理水库4座。扎实的建设成效,让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经过多年努力,该村先后获得江苏省水美乡村、扬州市2023年度美丽宜居村庄等荣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获悉,在刘集,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兵支书”有很多。利民村党总支书记巫宝清服役期间是一名空军,退役至今16年。

今年以来,他建设蔬菜种植基地,整合闲散劳动力就地转化,带领村民共享“富裕”生活;联合扬州市中医院开展义诊活动,让村民享受免费医疗服务;联合镇工会开展了爱心托管班,为困难家庭小学生、双职工家庭小学生解决暑期“看护难”问题。

据悉,刘集还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兵支书”带头成立“老兵调解室”,吸纳退役军人成为志愿者、网格员,开展邻里守望、社区安全防范、乡村振兴等工作,助力基层平安建设。

该镇打造“兵志愿”服务品牌,让“兵支书”、退役军人党员、优秀退役军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一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治安巡逻、应急救援等重点难点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兵支书”队伍

培养一人、带动一批、示范一片,“兵支书”成为干事创业品牌

刘集镇二级主任科员尚华东介绍,每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他们注重从优秀退役军人中推荐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提名人选,并做好选拔、培养工作。如今,“兵支书”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

2021年以来,全镇有1名“兵支书”进入镇领导班子,14名“兵支书”入选“两代表一委员”,1名“兵支书”通过考试成功转为事业编,8名“兵支书”被评为市级及以上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

记者了解到,该镇聚焦“懂经营、善管理、勤为民”这一标准,培育这一群体成为乡村振兴骨干力量。近年来,一批批“兵支书”实现“从部队到农村、从战士到‘村官’的转变,大家在农村“拼经济”“拼发展劲头”,推动乡村各项事业发展。

利民村“兵支书”巫宝清把握扬子江集团结对帮扶契机,成立“扬子利民”行动党支部,打造党建引领“国企联村促增收”示范点。

中心村“兵支书”赵有俊在特色产业上做文章,建设了草莓生态园,实现从资源到资产、资金的转化。

黄营村“兵支书”高廷磊带领村民进行砂梨、茶叶等果蔬种植,依托扬大科研团队,独创双层棚架砂梨种植模式,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1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8000元。

古井村“兵支书”殷勇在退伍回乡后,肉牛养殖事业蒸蒸日上,引领村民共同致富。

“兵支书”们的创业事迹形成了“培养一人、带动一批、示范一片”的良好效应,激励更多的退役军人为家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通讯员 吉秋丞 赵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原文标题】这个镇“兵支书”占比近一半,争当致富带头人

来源: 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