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庄战役是淮海战役的关键之一,碾庄战役的成功基本上奠定了淮海战役的结局。在1948年11月22日的晚上,在指挥部不断踱步的粟裕,在收到各部汇集的胜利消息后,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
粟裕
碾庄战役,解放军取得胜利,歼灭黄百韬军团,这场战争战争,解放军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这场战役让华东野战军粟裕,心有余悸,甚至说出“若双方兵力相等,谁输谁赢还不一定。”的话。
粟裕戎马一生,战场经验丰富,是万里挑一的指挥天才,让他说出这句话的国民党将领,非蒋介石嫡系,而是国民党内部“不入流”杂牌军出身的黄百韬。国民党内部杂牌军与正规军之间界限分明,正规军大多数属于蒋介石的嫡系,黄埔军校出身,杂牌军则不成体系。蒋介石任人唯亲,所提拔的也大多是黄埔军校出身的将领,而黄百韬则是依靠自身一路升为蒋介石嫡系。
黄百韬何许人也?
黄百韬,又名黄伯韬,字焕然,号寒玉,祖籍广东梅县,出生于天津。
1920年10月,黄百韬在北洋军阀张宗昌处任旅长。张宗昌被蒋介石消灭后,投靠蒋介石。
黄百韬
1929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第41师师长。而后在国民党内部一路升迁,博得蒋介石赏识,
1947年,任第一兵团第四纵队中将司令,率部进攻山东解放区。
在1948年任第七兵团中将司令官,参与淮海战役。
这场战役让黄百韬落得了一个自杀身亡的下场。
这场战役的凶险程度不但让黄百韬心惊不已,就连久经沙场的粟裕也是时刻紧绷神经,关注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1948年6月份,解放军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围攻开封,歼敌三十九万余人。蒋介石听到后,连忙赶赴前线指挥,调兵支援。蒋介石紧急成立黄百韬兵团,命黄百韬率部队西进,黄百韬军团在前往支援的路上,被华野五个纵队进行了合围,遭遇了猛烈的进攻。
此时胡琏第十八军和邱清泉兵团在打通支援的路上,黄百韬只能拼死抵抗,黄百韬也是国民党将领中的猛将,率队死守八天八夜,死伤惨重,支撑到援军赶来的路上,黄百韬这才能够率队突围,此时的华野也损失惨重,选择了暂时撤退。
黄百韬
豫东战役对于解放军来说,是一场大捷,华东野战军歼敌一个兵团,并集五个纵队之力合围黄百韬兵团,重创一个兵团,并且攻占了开封。国民党军队伤亡9万余人,解放军伤亡3万余人,但豫东战役的战略意义更大,成建制歼灭国民党军队在中原一带的主力,解放豫东广大地区,豫东战役的胜利,代表了国民党军队在中原地区,只能进入战略防御模式,无法主动发起大规模战斗,距离胜利,人民军队更进一步。
令人费解的是国民党的脑回路,似乎没有被全歼就是一场大的胜利。解放战争中,国民党一直在吃亏,一直受挫,连战连败,因此此次黄百韬兵团没有被华野全歼,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黄泛区大捷”。
毋庸置疑,黄百韬是最大功臣。南京军事会议上,蒋介石授其青天白日勋章,黄百韬摇身一变,成了蒋介石的嫡系队伍,对此,黄百韬十分感激,要为蒋校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蒋介石
豫东战役结束,蒋介石以黄百韬为核心,正式组建第七兵团,黄百韬任司令员,管辖第二十五、第六十三、六十四军。三个军的兵力在手,人生似乎走上了巅峰,黄百韬经过短暂的兴奋,冷静下来思考了下自己的处境。顿觉不妙。
黄百韬被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948年秋,解放军解放济南,济南战役的胜利就在眼前。而解放军中央军委已经在计划华东野战军南下作战的计划。此次华野南下,目标有三:
- 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
- 占领淮安淮阴地区,攻占海州连云港
- 营造攻打徐州错觉,保证顺利歼灭敌军目标
为完成以上目标,中央军委提出了“围点打援”的战术。
对于我军的战略部署,黄百韬并不清楚。但是凭借多年战场经验,黄百韬敏锐判断出第七兵团处境不妙。在他的设想中,济南解放后,华野必定挥师南下,下一个解放目标就是徐州。而从地理位置判断,第七兵团在徐州的正前方,也就是这场战役的最前面,解放军解放徐州之前,黄百韬兵团必须要拿下,否则徐州解放只是空谈。
这让黄百韬十分焦虑。他已经与粟裕交过手,经历过一场惨烈大战,精锐折损三分之二,虽后续补充了三个兵的兵力,但黄百韬深知,自己不是粟裕的对手,第七兵团也不是华野的对手。黄百韬想退回徐州,与国民党大部队汇合,在徐州城中依托地形作战。
淮海战役战略图
对于黄百韬的请求,蒋介石此时有些犹豫,第七兵团撤回徐州的话,外围纵深就没了,只能依托徐州城作战。经过了几天的商讨,蒋介石下定决心,令黄百韬军团撤回徐州。
黄百韬收到蒋介石的命令,心中却涌上了一股危机感,此时才做决定,怕是有些来不及了。不过黄百韬还是决定率部撤退,就在集结队伍撤退时,徐州“剿总”司令刘峙给黄百韬发了一封电令,让他回程的时候,在新安镇与第九绥靖区的李延年部一同撤离。
问题在于,李延年部此时还没有赶到,黄百韬没办法,只能在新安镇等待李延年的到来。这在平时,黄百韬根本不会等,他之所以在新安镇等待李延年的到来,最主要的是刘峙答应他,等待李延年到来后,第100军和44军归黄百韬指挥。
焦急地等了两天,李延年终于率队抵达新安镇,紧随其后的,还有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黄百韬此时后悔得不行,早知如此不该浪费时间的,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黄百韬从一开始的错失良机,就已经预定了第七兵团全军覆没的命运。
刘峙
黄百韬下令各部队分开,依次渡河。十几万人浩浩荡荡的大部队渡河,得知华野追过来时,国民党军队如临大敌,一个两个慌不择路往前跑。负责垫后的是李延年部的100军44师,黄百韬25军渡河之后,看到华野距离越来越近,甚至想将桥炸毁,还与殿后军队产生了矛盾。导致撤退时间又被拉长。
在44师殿后的三千人刚准备过桥时,忽然25军感觉到华野就在附近,立刻将桥炸毁,徒留44师的3000人在桥对面瞪大了眼。华野追击部队赶到后,立刻在残桥上放上浮桥,见浮桥不稳,还有战士主动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撑住浮桥,以最快的速度让华野大部队过河。
黄百韬兵团抵达碾庄一带休整,这里曾是李弥兵团的防区,曾修建了严密完善的防御工事,防御工事被完整地保留下来,碾庄村周围挖了两条又宽又深的水壕,周围还有用来挡水的厚厚的土墙,让整个碾庄变得易守难攻。
抵达碾庄,黄百韬终于歇了一口气,迅速与四个军的军长商议后续行动计划。25军军长认为此时不要停留,立即朝着徐州方向撤退,64军军长则坚持留守碾庄,依靠碾庄完整的防御工事死守等待援军。
国民党军队
黄百韬对此也显得犹豫不决,最不该犹豫的时候,他犹豫了,战场上的任何一点失误,都会放大引起连锁反应。黄百韬最终决定在碾庄等一天,等待63军前来会合,而后集合队伍朝着徐州方向出发。
只是黄百韬没想到,63军早已经被华野歼灭,他等多久也等不来,而他选择等待的这一天,却让整个兵团被华野全歼。
负责死守曹八集的44师依靠完整的防御工事,集中重火力攻打华野进攻部队,华野一时间拿不下曹八集,并且出现了不小的伤亡。粟裕心中清楚,曹八集的重要性,黄百韬兵团想要撤往徐州,曹八集是必经之地,想要全歼黄百韬兵团,曹八集必须要拿下。
精妙战术,6调周志坚
眼见强攻曹八集不成,粟裕想到了一个人,华野13纵的司令员周志坚。此人铁匠出身,从一路从战士升至纵队司令,在我军战功赫赫,出了名的能打硬仗。作战风格一如打铁,越战越勇,勇猛无敌。
周志坚
13纵队本身是新组建的队伍,周志坚是这个纵队第一位司令员,在周志坚的训练下,“萌新”变成了“勇猛”,粟裕经常拿这支纵队来啃一些不好啃的硬骨头。曹八集显然不好打,粟裕立刻下令让13纵队来进攻。
13纵队的作战风格与指战员如出一辙,114团作为前锋队伍,在抵达曹八集后,明白曹八集是敌人撤退必经之路,没有等到主力部队赶到,率先开始向曹八集发动攻击。曹八集的炮火声响了整整一夜,以少敌多,114团几乎全军覆没,彻底冲散了敌军严密的防线。13纵主力队伍抵达后,打响了总攻的号角,全歼44师,其师长饮弹自尽。一天一夜拿下敌军重火力防守的曹八集,13纵不负勇猛之名。
华野占据曹八集,黄百韬兵团与徐州主力队伍的联系通道,被我军前前后后堵死,华东野战军遵循“先打弱敌、再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的作战原则。6个纵队将四个军合围在碾庄为中心的战场中,并消灭主力第25军的部分兵力。
周志坚麾下队伍攻城
黄百韬一路从杂牌军成为蒋介石的王牌军队之一,确实自有本事。黄百韬深知,解放军最擅长打的就是穿插分割,逐一消灭战术,因此他将四个军全部集中在一起,又利用国民党的空军优势发动空袭。
一时间华东野战军迟迟无法拿下,华野指挥部也改变了战术,采用近迫作业的方式,所谓近迫作业就是挖掘通道,接近敌军阵地,不断缩小包围圈的同时,有效减缓伤亡,充分发挥我军近战、夜战的优势。这是典型的攻坚战术之一,在我军昼夜不停的作业下,碾庄周围的防御工事逐渐被突破。
解放军加大炮火的覆盖程度,黄百韬兵团的防御工事被破坏了七七八八,让黄百韬没想到的是,解放军再次调整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先攻打黄百韬兵团的薄弱之处,也就是第44军和第100军两个非主力部队。
歼灭第44军和第100军后,黄百韬军团只剩下了两个军,不得不收缩防御范围,华野紧跟而上,也随之缩小包围圈。分多路进攻碾庄。黄百韬当机立断向徐州方向求援,刘峙收到电报后,立刻下令李弥的第13兵团与邱清泉的第2兵团分两路东进,支援黄百韬。
粟裕
粟裕早已预料到这一点,早就布下天罗地网,等君入瓮。
华野为这两个兵团准备了口袋阵,在狭小的区域诱敌深入,敌军进入时,直接封死入口,扎紧口袋,将敌军装进口袋之中,逐个消灭。
黄百韬在电令求援后,就率余下两个军进行突围,将十余万队伍再次集中在碾庄附近,利用尚能使用的防御工事,发起临死前的猛烈反扑,一时间给华野带来不小的伤亡。但同时,黄百韬兵团也被压缩在纵横不到10公里的包围圈。黄百韬这块硬骨头确实难啃,粟裕在碾庄战役中,先后6次征调周志坚13纵队,可见这次战役难易程度。
1948年11月14日晚,华东野战军发动总攻,集中所有重火力进行战斗,激战4小时,9纵队的前锋队伍于11月20日凌晨率先冲入碾庄圩里;8纵队也在天亮时突破两条水壕防御,进入了碾庄村内。
黄百韬此时还抱有一定程度的幻想,率领余下部队撤退到碾庄东面,企图继续抵抗华业进攻。22日,黄百韬撤退至碾庄东北方向的吴庄,而在当天下午四点,华野再度发动进攻,黄百韬拼死抵抗。
黄百韬令64军军长带队从西北突围,黄百韬带队向西南突围,64军军长率队刚冲出碾庄,就遭到了华野的狙击,被全歼,其军长被俘。黄百韬在突围时身负重伤,自感突围无望,饮弹自尽。
1948年11月22日晚,碾庄战役全面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