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军校,历史迷和军事迷一定如数家珍,能列举出无数赫赫有名的百年老校,以及从中走出的璀璨战神。比如我们的黄埔军校,就为国共双方培养名将无数,在近代的抵抗民族侵略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黄埔军校毕竟是诞生于特殊时期的一所速成学校,在教学质量和底蕴上还略显不足,在世界范围看来,有四所军校因其优秀的教学品质和校友的累累战功而被公认为四大军校,他们分别是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以及法国圣西尔军校。

这四所军校难分轩轾,但是如果单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来说,则首推伏龙芝军事学院,从这里走出过多位红军高级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所传奇军校和他的毕业生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伏龙芝军事学院

红军的大脑,伏龙芝军事学院

伏龙芝军事学院创办于1918年12月,是四大军校中最年轻的小弟弟,然而有志不在年高,这所位于莫斯科中心的著名军事院校先后走出了传奇英雄夏伯阳,切韦列夫,朱可夫元帅、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等多位前苏联高级统帅,以及数以万计的高级军事指挥人才。由于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伏龙芝军事学院被人们冠以“红军大脑”的美誉。

伏龙芝军事学院又称苏联红军陆军大学,是前苏联培养各兵种指挥官的高等军事学府,最初叫做工农红军总参谋部军事学院,著名军事家伏龙芝担任院长期间,对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学院的教学质量得到突飞猛进,跻身四大军校,伏龙芝逝世后,为了纪念他的巨大贡献,学院更名为伏龙芝军事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伏龙芝

在学院的主楼墙面上镌刻着俄文红字:“我们不要别人的一寸领土,但也绝不允许别人侵占我们的一厘领土。”

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们,也确实实现了这样的校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英勇顽强,抵御住了法西斯德国的猛烈攻势,为人类的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伏龙芝军事学院同中国的缘分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开展革命活动,并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国共第一次合作全面展开,这也得到了前苏联的高度认可,并同意为中国培养高级军事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批学员于1925年入学,共四人,分别是左权,陈启科,李拔夫和肖赞育。随后,国共两方都陆陆续续有学员奔赴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学习。可以说这些学习的名额是很宝贵的,能够被派去的都是当时的希望之星,或者很有潜力的军事将领,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归国后,他们有的威名赫赫,成为开国元勋,有的在激烈的战争中不幸牺牲,还有的成为了叛徒,让人一声叹息。

当代关云长,智勇双全刘伯承元帅

在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的中国将领中,成就最大的当属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元帅是四川开县人,早年参加革命时,在护国战争中的丰都战斗中,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一颗子弹擦伤了头顶,另一颗则很是致命,从右侧太阳穴射入,穿透右眼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友们为他找来了著名的德国医生威廉.阿曼做手术,为了不影响将来指挥打仗,刘伯承强烈要求不打麻药,直接手术。阿曼医生还是第一次见到病人提出这样的要求,在清理眼眶中的腐肉时,刘伯承强忍钻心剧痛,双手紧紧的握着手术台的木角,额头上的冷汗像泉水一样渗出,看得出他在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疼痛,阿曼医生真的担心,病人会就这样疼死过去。

三个小时过去了,俨然像三个世纪一般,手术终于完成。而刘伯承愣是一声没吭。阿曼关切的问道:“怎么样,疼的厉害么?”刘伯承只是长出了一口气,忍着剧痛幽默的回答:“还行吧,割了74刀。”德国医生不由得连连感慨:“佩服,佩服!”

就是这样一位刮骨疗伤的当代关云长,偏偏还是一位足智多谋的统帅。1927年11月,南昌起义失败后,受中共中央委派,刘伯承和吴玉章等30余人一起来到莫斯科,开始了在异国他乡的求学生涯。

由于表现优异,刘伯承又被推荐前往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在这几年时间里,刘伯承废寝忘食,刻苦钻研军事理论知识,阅读了大量俄文军事著作,后来很多著作还被刘伯承翻译成中文,成为了我军的教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承对伏龙芝的感情很是深厚,建国后,刘伯承主动请缨筹建中国自己的军校,南京军事学院。就曾专门邀请伏龙芝军事学院的专家顾问组来帮助指导。刘帅和苏军代表合作的十分融洽,苏军代表也给予了许多无私的帮助。临别时,刘伯承特地请工人绘制了一幅3米长,2米宽的南京航拍地图,赠送给顾问组组长拉兹里斯基将军。

今天这幅地图高悬于伏龙芝军事学院的荣誉馆中,成为了两所军校和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将星闪耀,伏龙芝的中国骄傲

除了刘伯承元帅,伏龙芝还为中国解放军培养出了多名高级将领,仅1955年授衔时的上将,就有三位之多。

这其中最知名的当属刘亚楼将军,1939年,崭露头角的刘亚楼被选派到伏龙芝进行深造。当时二战正如火如荼,苏德之间战况正酣。天生对军事感兴趣的刘亚楼白天学习战略战术,晚上就学以致用,分析战争形势。

一次在中国留苏人员的研讨会上,刘亚楼对德军进攻莫斯科的路线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当时的苏军高层,普遍认为希特勒会沿着乌克兰和顿涅茨河流域东进,这条路线是当年拿破仑远征莫斯科的路,因此斯大林认为,德军很可能照葫芦画瓢,毕竟这一沿线有着丰富的煤和石油,而这正是德军梦寐以求的东西,没有这些资源,德国不可能进行长期的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伏龙芝学习期间的刘亚楼

然而刘亚楼并不这么看,经过伏龙芝的深造,刘将军看问题更加深刻和全面,他翻阅了众多资料后指出,乌克兰和顿涅茨河流域水网密布,土质松软。当年以骑兵为主的拿破仑走此处不但隐蔽,而且很好的解决了马匹的粮食问题,然而现在的德军是机械化军团,坦克大炮等组成,再这样走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刘亚楼同时还谈了下自己认为的德军行进路线,他认为德军应当从白俄罗斯走,这里土质硬很适合德军的闪电战术。只可惜,这只是中国留学生的内部讨论意见,并没有影响力。苏军统帅机关还是更加信任斯大林的判断。不过最终的事实证明,刘亚楼的分析完全正确,可见当年的中国留学生,经过伏龙芝学院的深造,军事分析能力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归国后也纷纷成为我军的中流砥柱,极大提升了我军的战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亚楼

1955年,刘亚楼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同时被授上将的还有刘将军的伏龙芝同学李天佑和杨志成。另外还有钟赤兵和谭家述被授予中将,至于少将军衔的就更多了。中国军人的骄傲中,少不了伏龙芝军事学院的一份贡献。

那些陨落的国之骄子,最年轻的年仅24

有战争的地方就会有牺牲,子弹是不长眼的,不会绕着走。战争年代的激烈和残酷远超我们想象,许多伏龙芝学成归来的高级将领,就这样长眠在祖国的土地上,带给了我们深深的遗憾和怀念。

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红军将领左权,就是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毕业生。左权和刘伯承是一批参加伏龙芝“特别班”就读的中国学员,资历很老。1925年就由陈赓介绍入党,并且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8年左权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1930年回国后一路升到了红一军团参谋长的职位,抗战爆发后,更是出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兼二纵司令员,协助朱老总,彭老总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伏龙芝这三年求学经历,对左权一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三年中左权通过刻苦的学习,熟练掌握了俄语,而且阅读了《战争哲学》、《当代集团军战役特点》、《现代战术》等大量军事书籍,其理论水平和军事素养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为其以后回国参加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承和左权

不过很可惜,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辽县日军大扫荡时,左权在指挥撤退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7岁。为了纪念这名我军优秀的将领,辽县后来改名为左权县。如此英才,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很可能也会被授元帅。然而凡事没有如果,对于左权将军的牺牲,我们也唯有一声叹息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左权,从伏龙芝归国的学员还有很多都牺牲在各个战场之上,仅左权班上就有刘云和陈启科两人。

刘云是当时中国班的班长,学校对刘云的评语是:“在执行上既快且对,政治发展很好。”这是相当高的赞誉,可见刘云的能力之强。

归国后,刘云被任命为长江局军委委员兼长江局红军总参谋长,除此以外,刘云还是中共第一个飞行员,极受组织重视。

然而后来因为叛徒出卖,他在武汉被捕,老蒋曾亲自劝降,可惜无果,最终被秘密杀害,年仅2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伏龙芝校友刘畴西(左一),被捕牺牲

还有同班同学陈启科,由陈赓和左权介绍入党,黄埔一期生,伏龙芝深造归国后,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红三军团参谋长,这样的资历,如果不牺牲,被授大将都绰绰有余。然而可惜的是,在途经武汉途中,被敌人逮捕,英勇不屈壮烈牺牲,牺牲时仅仅24岁。

有人牺牲在解放前,还有人牺牲在解放后,朝鲜战争爆发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翻译和秘书的毛岸英,毅然奔赴朝鲜战场,1950年的一次美军空袭中,毛岸英不幸牺牲,年仅28岁。而他也是伏龙芝军事学院的中国校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岸英

有流芳百世,可歌可泣的英雄,就有遗臭万年,被钉在耻辱柱上的懦夫。

在刘云、陈启科、左权三位烈士为国捐躯的同时,同班就有一名学员背弃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就是黄第洪。

伏龙芝军事学院给黄第洪的评语是:与同志间的关系有时尖锐、不讲情面,性格孤僻。并强调,此人政治方面仅仅及格,尚不能独立从事领导组织工作

一语成谶,1930年归国后,在革命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之下,黄第洪的信仰开始动摇,对革命前景变得悲观起来,甚至产生了叛变革命的念头。

他给老蒋写了一封密信,声称自己可以协助抓住负责跟自己接头的周恩来,从而换取高官厚禄。万幸,他的阴谋还没有实行就被中共特科发现,并果断将其清除,总算没有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后记: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最高荣誉为一枚金质奖章。2017年6月,在莫斯科红场上举行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典礼上,来自中国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的顾静超中校、中部战区谢二宾中校从500多人中脱颖而出,荣获了这一荣誉,开启了学院 1950 年设立“金质奖章”以来的中国人之先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伏龙芝的中国学员

可见,现在的伏龙芝军校,依然和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源源不断为我们输出着卓越的军事指挥人才。也希望我们的年轻一代军人,能够跟那些前辈校友一样,为我们的国防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