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恒顺众生”?恒,就是恒常的意思;顺,就是随顺的意思。顺随着众生的根性而不断地利益他,这才是真正的恒顺众生。

恒顺众生,并非任何事情都依你,需要有智慧参与,顺他的根性,而不是顺他所做的事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引导众生进入佛门,引导他来学修的,顺随根性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顺随他做的一些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原则性问题。

在日常操作当中,有的众生持一些不同的看法、观点,甚至有的比较过激,姑且可以先顺随一下,不和他做对立,用一种慈悲的态度顺从他的看法,再慢慢引导他,进入佛门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生的根性有以下五种:

第一种阐提性,这个是在《涅槃经》提到的,有一类众生叫阐提众生,翻译过来叫“断善”,这一类众生不做善,没有一丝毫的善行,全部是做着恶行,或者是无记之事,分不出来善。

第二种不定性,这一种是最难的。他是跟着什么学什么,没有多少定性,很容易受外在的影响,今天在这里听闻了法要,这一腔热血听闻了正法是正能量,回去没准什么事情发生了,马上精神一下垮掉了,满满的负能量了,这种就叫不定性。

第三种声闻性,声闻性不是说这种人适合成就阿罗汉,因为声音听闻了而证道,并且声闻是小果,他是属于自利偏多的人,这个叫声闻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种缘觉性,这一类人虽然说也比较偏重于自利,但是这一类人根器是非常猛利的,所以从二乘里面单独分开。

第五种菩萨性,这类众生非常的无私,可以广做贡献,甚至是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让人家获得好处,这就叫菩萨性。

《梵网经》上面讲释迦牟尼佛到娑婆世界已经是八千返,他不是在娑婆世界示现成佛就这么一次,他是示现了八千次,但是我们还是众生,所以我们听闻了这个要起惭愧心,要感念佛陀的恩德,也更要珍惜精进勇猛之心,更要对得起佛陀的恒顺。

既然佛是恒常不舍度化众生,我们也要学习这其中的悲悯之心,也要学习这份柔和之心。所以我们要细细地思维,要好好的报答佛恩,最好的方式是成佛。你要记住要成佛才能报佛恩,要度化众生才能报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