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季风》
2024年第5期
来咯
《城市季风》是由
闵行区区文旅局、区融媒体中心
共同主办的杂志
融文化、生活、时尚、资讯为一体
高品位、全方位、多视角反映
都市风尚和生活形态
今年的第5期,
让我们先睹为快~
封面故事【好戏到家】
01
《从“独乐”到“众乐”》
作者:范子易
莘庄工业区志同道合的居民们
创立了各式各样的文艺社团
在文体中心的大力扶持下
拥有了茁壮生长的沃土
让每一个人,无论老少
都能享受高品质的文化服务
激发源源不断的文艺创作灵感与热情
02
《找点事儿做》
作者:张怡岚 黄淇楠
在这片多彩的土地上
古老的传统与现代的发展和谐共生
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昭通
感受这片土地上多元文化的绚烂与丰富
03
《唱得蛮灵光,听着有味道》
作者:张怡岚
精而简、优而美的高质量文化供给
尤其受到老年人喜爱
极大满足了他们的精神文化“刚需”
特别策划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从家门口的社区公园到
街角小巧而精致的口袋公园
环社区、环街区、环城区的绿道
打通城市“毛细血管”
公园城市样板区
实现生态空间、商务园区和社区生活圈
完美融合……
01
《绿色生态网》
作者:姚家驹
一张山水林田湖相融的
一体化生态网络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
悄然走进
闵行人的日常生活
02
《加一点,更好玩》
作者:金可儿 姚家驹
忙里偷闲去公园放松的白领不在少数
都市生活节奏快
去公园呼吸清新的空气“去去班味”
一边享受公园内“文化大餐”
带来的愉悦感
似乎已成为当下的一种流行
03
《24小时,谁来逛公园》
作者:金可儿
闵行文化公园作为24小时开放公园
让市民在想要听歌、散步或跑步的时候
不必特地寻找
随时都能获得“公园20分钟效应”
04
《是校园,也是花园》
整理:金可儿
在“花的校园”打造上
学校精心规划,巧妙布景
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
充满花香
05
《公园城市≠在城市中建公园》
作者:姚家驹
公园城市的建设提出了多维度的需求
从低碳、绿色到身心疗愈
从友好、尊重到理想桃源的打造
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强化与提升
在这里等你
《想来、爱来、盼来、还要来》
作者:张怡岚
放映点不只是
单一地服务某一个村
它正逐步成为辐射周边村居的
文化观影新空间
让更多的老百姓一起共享
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美,触手可及》
作者:岳倩林
方寸之间,润物无声
“让艺术空间化、空间艺术化”
是“一间美术馆”正在探索
文化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与有机更新的
实践路径
《爵士乐响起》
作者:金可儿
在音乐和美食中
感受跨越国度、跨越文化、跨越时空的
共鸣
城市便如此聚集了平凡快乐
谱写成松弛乐章
《一碗面里的本帮味道》
作者:戴立骅
一碗本帮面,每一口都是享受
带大家一起来到老闵行
在老房子中寻觅
最纯真质朴的老上海本帮面
在浓油赤酱中
品味人间烟火气
《有江的地方就有风》
作者:铁崖
无论是独自沉思
还是与朋友共享欢乐时光
这里都能提供一个完美的背景
5.3公里的距离
既适合初学者,
也能满足资深跑者的需求
让每一次奔跑都成为
一次心灵与身体的愉悦之旅
《一花一世界》
作者:姚佳妮 陈明
《腊梅山禽图》里
一株腊梅的枝头停靠着一对白头翁
在魏语萱看来
腊梅是一种插花的材料
而那幅画表达的意境则是
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
而她想做的插花
最终想要达到的
就是那种充满诗意与画意的境界
《天然去雕饰,童心永不泯》
作者:郑宪
儿童诗是什么?
黄亦波言:是春天的雨,夏天的风
是孩子脸上的酒窝
外婆口中的催眠曲
亦因此
儿童诗是
“只要不忤逆童心就容易写成的”
《这届“盖帮”的“通关文牒”》
作者:指间沙
在竞争激烈的文创赛道上
环保袋、徽章、马克杯、网红雪糕、
盲盒的层层热浪过后
盖章大军正掀起新潮
在业内人士看来
盖章成本更低、复制性更强
“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又提供了情绪价值”
《后英雄时代的一点微光》
作者:子欢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
真正重要的是对
“好”与“坏”本身的解构
《边水往事》
这首曹保平与导演“算”
合奏的生命哀歌
则试图通过群像
在血肉模糊中对各种人性
进行一次彻底的拆解
您可以在
闵行图书馆、闵行各城市书房、
闵行群艺馆等地
阅读本期杂志
也可以在
闵行区融媒体中心
门卫室(莘凌路198号)
自行领取当期杂志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供稿:《城市季风》编辑部
编辑:陈怡婷
初审:岳顺顺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