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舆论聚焦三大消息。第一大消息,据澎湃新闻报道,不久前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表明,在2024年9月时,美国国债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中国和英国的持有量出现分化情况:日本和中国减持,英国增持。美国财政部2024年9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9月日本减持了59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达11233亿美元,其依旧为美国的第一大债主。中国于9月减持26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降至7720亿美元,这是自今年6月二次加仓后连续第三个月减持。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第二大债主,自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国国债持仓便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且整体呈减持态势。
美国当下深陷于“借新还旧”的怪圈之中,其债务、利息以及支出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多,几乎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政府的财政资金本就有限,如今却有大半都用于偿还利息了。如此一来,在其他方面的支出必然会遭到削减。比如说教育方面,经费减少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就随之下降;医疗方面,投入不足,老百姓看病的费用就变得昂贵;基础建设方面,资金匮乏,桥梁、道路长时间得不到良好的维护而年久失修。长此以往,美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必定会遭受冲击,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难免会降低。
第二大消息:美国五角大楼有新动作。据证券时报援引阿拉伯卫星电视台报道,美军撤回了其在中东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舰。不过,五角大楼也强调,即便撤回了航母,美军仍然具备充足的能力,足以应对各类威胁以及突发事件。
这艘被撤回的航母是“亚伯拉罕·林肯”号。要知道,自8月底美国国防部将其从第七舰队的预定部署中调离之后,“亚伯拉罕·林肯”号就一直在中东执行任务。而就在上周末,“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离开了美国中央司令部责任区,前往印度 - 太平洋地区的第七舰队。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起,中东地区就几乎不间断地有美国航母的身影,期间甚至还出现过两艘航母同时在该地区活动的情况。今年8月,“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被部署到中东地区。美国媒体报道称,在“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撤离之后,中东地区或许会有一段时期看不到美国航母的存在。此外,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站消息显示,“杜鲁门”号航母正在从东大西洋驶向地中海,之后可能会前往美国中央司令部的“责任区”。
第三大消息:据环球时报报道,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向西方领导人发出了警告。他表示,如果俄方设定的红线持续被跨越,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提及使用核武器这件事上是严肃认真的。武契奇还补充说,只有那些“不正常”或者对普京不熟悉的人才会对普京的警告置若罔闻。21日,武契奇在会见前来访问的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时告诉记者,“要是你觉得,凭借西方的后勤支持以及西方的武器就可以肆意攻击俄罗斯领土,并且不会得到回应,认为普京不会动用他判定有必要使用的任何武器,那你要么是不了解普京,要么就是不正常。”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批准新版《俄罗斯联邦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此令自签署当日起生效。新版核政策里,俄方明确指出,核武器为捍卫国家主权的最后手段。俄罗斯将核武器当作一种威慑力量,使用核武器是在极端情况下的被迫之举,其核威慑政策是防御性的,旨在使核力量保持在足以确保核威慑的水平,进而防止军事冲突升级,保障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指出,中方已经注意到相关报道。在当前的局势之下,各方都需要保持冷静与克制,借助对话和协商的方式来一同促使局势得到缓和,进而削减战略风险。
林剑着重提到,关于乌克兰问题,中国一直秉持着一贯且明确的立场。中方期望各方推动局势走向缓和、努力从政治层面解决乌克兰危机的这一立场始终未曾改变,并且中方还会持续在这件事情上发挥出自身的建设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