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森
我说的小饺子其实和普通饺子没啥区别,就是个头小点儿,大约有普通饺子的三分之一吧。有一年过春节我去看望老婶子时,意外地见到了她老人家给我包的这种小饺子。
小饺子小,包起来挺费劲,需要有耐心,要包够我们几个人吃的,估计老婶子一个人要忙活大半天。想想真是难为老人家了。
母亲说,过去在乡下,主人若给你包饺子吃,算是最高的待客之礼了。想想也是,以前大家不富裕,能吃上饺子是件不容易的事。可时代不同了,现在老婶子家富裕了。别的不说,村子里有几户在济南做大生意的,老婶子家算一个。
可为啥给我包小饺子呢?我不明白,这其中一定有讲究。悄悄问别人,大伙说不知道,吃吧,多吃几个就行。
小饺子吃在嘴里有些“空嘴”,对于饥饿或大嘴的食客来说,吃起来一定有些着急或不适应,如同饥渴的人喝茶一样,你给他个牛眼小茶盅让他品,他心里能不燥吗?
老婶子包的小饺子自然入味,让我味蕾舒张。我们在饮酒时竟把它当做了酒肴,喝口酒,夹个小饺子,这“汤中的牢丸”一时间像个小丸子,嚼在嘴里似乎更有味道和情趣了。只是吃的时候我迷迷糊糊的,看着小饺子直发呆。
要说礼数,我以为还是要看乡下,特别是看一些老人的表现和举止。就说老婶子的小饺子吧,这里面一定有名堂。可我一直懵懵懂懂的。
某天,读作家阿成先生的《舌尖上的东北》,这是一本专门谈东北饮食的书,写得细腻生动,很有趣味。在我眼里,阿成不仅是作家,还是美食家,是典型的“吃货”。
有意思的是,老先生在这本书中谈到了当年他作为新姑爷三天回门时吃小饺子的事。按照风俗,丈母娘除了准备丰盛的菜肴外,还给他包了小饺子,就是上面我提到的那种,并且放在盖帘上待小饺子凉透后才端上来。阿成说他明白丈母娘的用意,是想要“捏住姑爷的嘴”,今天来了管住嘴,喝了酒别胡说。
那么,丈母娘担心什么?新姑爷阿成又能胡说什么呢?原来,他这门亲事,丈母娘家起初不同意,双方父母为此还闹得磕磕绊绊,搞得亲家之间的关系有些紧张。后经一个亲戚卖力地撺掇,女方家才勉强同意。阿成说,那次喝酒,别人让他喝他就喝,让他干就干,规规矩矩的,酒没少喝,但没敢说一句过头的话,毕竟小饺子在那约束着啊。
吃小饺子,阿成先生许是想得太多或者过度联想了。他可能想到的是过年初五吃饺子的民俗。
老话说“初五捏了小人嘴,一年顺遂又如意”。在我国北方,大年初五兴包饺子,也不是包小饺子,讲究的要使劲“咣咣”地剁饺子馅,寓意“剁小人”;包饺子时,要捏得特别紧,以防“小人”一年中胡说八道、搬弄是非,俗称“捏小人嘴”。显然这一民俗带有驱邪避灾、祈求平安及万事顺遂的寓意。
但是,阿成“回门”不是大年初五,我去看老婶子时也不是。长辈们给我们包小饺子吃,显然另有深意。
我的老母亲说,这很简单,人家重视你、讲老礼,让你小口吃,别着急,那个阿什么想多了。
老婶子是妻子那边的长辈,今年95岁了,身体很硬朗。她用小饺子招待我,我一想起来心里就热乎乎的,感觉那小饺子捏的可不是小人嘴。
世上有些事情,需跳出来看。饺子虽小,不在于吃,而在于品。你得细嚼慢咽,小口慢嘬,才能品出饺子以外的味道来。这也许是小饺子的秘密吧。
(本文作者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