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青开始拼命搞钱的时候

那个脆弱的自己就被杀死了。

hi,我是猫。

如果喜欢逛精致小店,对生活、电影、书籍有一些独特的鉴赏力,并且还能从作品与他人的评论与讨论中获得启发应用于生活与和思想,这样算是文艺青年的话,那我勉强算上一个。

对,你们现在给我的犀利、清醒等评价,都不能算是完整的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文艺”这两个字,就像一块牛皮糖一样,紧紧地扒在我的身上。

周遭的人们从我的发型、着装、爱好上综合推断,轻易地给我扣上这个让人有遐想的标签。

刚开始我跟所有渴望展示标新立异,渴望跟普通、庸俗划清界限的青年一样,会有窃喜之意, 哪管这个文艺是真文艺还是伪文艺,只要有强烈的身份主张,就认为是一种褒奖。

后来发现这不过是一种揶揄,一种嘲弄。在很多人的眼中文艺青年就是一群自我感觉良好的庸俗笨蛋,脆弱而不自知,满脑子都是形而上的玩意。

形而上的意思就是,即在爱情与面包的选择上,永远爱情为上;即向往诗与远方,至于到远方的路费,怎么读诗,一概不具体考虑。

不过文青也不是不想赚钱吧,就是我们考虑赚钱、创业,脑袋里面也只会想到这三种,民宿、咖啡馆、书店。至于什么客流量、运营、营收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根本搞不清楚,也搞不明白。

这种对精神世界的过度探索,导致长期沉溺于文字跟所谓艺术里面,一直走在虚无主义上。

满脑子都是幻想,从来都没有发现天地对自己的真正期许,是去爱一个具体的人,赚具体的钱,做具体的事,改变具体的生活困境。

摄食文艺表面,却置立于生命频率油盐不进,耽于美,却畏惧真。 这可能就是所有文艺青年与世界的一种错位。

关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孰轻孰重的争论,人们从来就没有停过,但说穿了我们陷入哪一款,都是纯消费者,文艺青年也不过就是拿着时间这个货币去消费精神,跟那些买包、买化妆品的消费一样,没有本质的差别。

一个花时间,一个花钱。

却没有真正的生产。我到了后来才发现,自己也不过是伪文艺,满嘴渴望自由,却没有真实的能力获取自由。

一个总站在离物质世界过远的人,会一直活在自己对世界的单一切面中,无法把自己脑海中的意识跟现实挂上钩,从而产生大量的幻觉,以为自己活得痛苦是因为被人辜负,以为自己没有满足感是世界亏欠自己的。自怜自艾,无病呻吟。

现在新世代的人可能不玩文艺,或者是我已经不再文艺,已经鲜少在社交媒体上再听到这个词了,大概文艺青年们都变成文艺中年了,或者都进入婚姻,把文艺埋葬了吧。

反正我真的结婚之后,确实少了很多看电影的机会了。除了还是会挤一些时间,去听喜欢乐队的小场LIVE HOUSE,但频次真的大幅度地减少了。

曾经那些文艺的玩意莫名地与那个迷茫、情绪起伏的青年时代很适配,但是到了中年之后,仿佛随着婚育生活,被斩断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是自己不再爱那些精神的养料,还是转而移情别恋,爱上物质世界的纸醉金迷呢?

都不是,在无数次鸡零狗碎中,在无数次忙得天昏地暗的时候,我也超级怀念,那个只有一首歌、一部电影就能勾起我爱恨情仇阈值的生活。

但我更清楚那种从飘渺距离,进入到蓬勃、挣扎、泥泞的,甚至是狼狈的生命力,更鲜活。

保持文艺的生活是很奢侈的,尤其是结婚之后,从一种不确定性迈入一种笃定的生活。

为了一本书,为了每年可以出门旅行,为了每周能看一部电影,你需要推掉很多社交需求,还要坚定地维护自己的私人生活不被公务侵占,甚至倘若还有孩子,还要在时间管理上做好安排,把工作提前做好,周末空出来留给一家人。

你发现如果你不杀死那个过度文艺的自己,那你就会被生活给杀死。

但我还是选择了用文字这个方式,有文艺的属性,试图强调一些自己的洞察,试图来抵抗一些物质生活带给自己的一点不适感。

爱上什么,有点世俗的牵绊,这样才可以形成抓力把我留在这个世界上。否则,我不知道那个一直文艺的我,会与这个世界产生多大的误会。

点亮【赞和在看】,让钱和爱都流向你。

关于猫:

一位谈钱羞耻,希望通过正确认识金钱疗愈自己的30+女性。每天分享一个金钱有关的小故事和观念,突破思维,终身成长,持续更新。

我一直都觉得与我同行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若想进一步了解!以下选一通道详询!(备注来意:【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