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没有皮草的奢华,也不似大衣那样矜持,羽绒服在严寒中算得上是“接地气”的抗冻“神器”。在悠长的世界服装发展史中,羽绒服历史只有不到百年,却以世人公认的强大保暖功能,成为人类冬天最温暖的“伴侣”。
02
人类将动物毛皮穿到身上御寒,自古有之。《礼记·礼运》篇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考古上的发现,印证了这一说法。1986年,我国新疆哈密五堡墓葬出土了一件保存较好的绵羊皮大衣,是由绵羊的皮条缝制而成,距今已3000余年。
03
使用禽类羽毛制作衣服的历史同样久远。西周时期,中原地区的猎人开始尝试用飞鸟的羽毛等制成羽衣,也称“毳衣”,但由于当时没有现代化的养殖业,收集原料实在不易,遂不了了之。
04
在唐代,人们还发现了鹅绒的妙用,取其作为被子絮料。唐人刘恂任职广州时记述当地风物,撰写了《岭表录异》,其中记载:“南边之酋豪,多选鹅之细毛,夹以布帛,絮而为被,复纵横纳之,其温柔不下于挟纩也。”可见,当时人已知道用鹅的细毛夹在布中,纵横交错缝好后做成被子,适合寒夜使用。
05
在世界各地,人们很早就认识到禽类羽毛是不错的保暖材料。大约在十三四世纪,欧洲人开始用鸭和鹅的羽毛来制作被子,就是将鹅毛鸭毛全部塞进棉布套中,“羽毛被”虽然保暖,但并不舒适,与现在的羽绒被不可同日而语。即便如此,由于当时鸭和鹅都算得上“珍稀”,因此只有皇室王族才能享用到这样的被子。
06
羽绒制品的工业化生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可以依靠机器用风力将羽绒从羽毛中分离出来。而此前,羽绒被内填充的鸭、鹅绒都是人力手工拣选的。
07
一战爆发后,人们将羽毛、绒用机器轧断后混合,再用简单的缝制和填充方法制成羽毛被,作为军用被使用。由于工艺不完善,人们从这种被子里钻出来时,不仅自带一股羽毛的骚臭味,而且全身沾满羽毛,就像一只“行走的大鸟”。尽管如此,“羽毛被”的出现还是为此后羽绒服“面世”打下基础。
08
虽然羽绒制品在历史上源远流长,但羽绒服的发展史只有不到百年。真正以羽绒作为填充物的服装出现在1940年,发明人是美国人艾迪·鲍尔。1940年,艾迪将第一件绗缝鹅绒外套命名为“Skyliner”,并申请了专利。直到现在,世界各地羽绒服制造中的“锁绒技术”,还离不开艾迪当年作出的贡献。
09
一项测试显示:穿一件普通衬衫,可以为人体增加2至3℃的保温效果;而一件薄型羽绒服就可增加到12℃左右。有人说,羽绒服的出现极大地帮助了人类战胜严寒。因为羽绒不但轻、暖,还有防水的特性,即便是进入21世纪的今天,材料工程学已如此发达,研究人员还是没有找到单位重量下保暖效果比鸟类绒毛更好的人造材料。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漫画:杨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