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

前言

2024年,“感动中国”的舞台上,一位耄耋老人缓缓走来,他的身影并不高大,却承载着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

他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耀眼夺目的光环,有的只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家庭的默默付出,以及一颗历经磨难却依然温暖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

他,就是牛犇,一个简单名字,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令人唏嘘的童年,一段矢志不渝的爱情,以及一个演员对艺术的纯粹热爱。

那么,牛犇究竟是谁?他的人生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

演艺之路的开启

1935年,天津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迎来了他们的第六个孩子,取名张学景,这就是后来的牛犇,在当时那个那年代,底层人民的生活如同风中飘絮,朝不保夕。

而牛犇一家更是如此,食不果腹是常态,贫困如同跗骨之蛆,紧紧缠绕着这个家庭,他的童年的记忆中,除了饥饿,还有无尽的寒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

六岁那年,本就贫病交加的父亲再次患病,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这几乎等同于死刑,没有钱,没有药,父亲最终在病痛的折磨中离世。

不久之后,悲痛欲绝的母亲也追随父亲而去,留下了几个年幼的孩子,而在父母去世之后,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哥哥的肩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源于网络

他带着年幼的弟弟来到北京,在北平中电三厂做一名司机,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着两个人的生活,但对于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这远远不够。

为了活下去,也为了给哥哥分担一点压力,小小年纪的牛犇开始给哥哥上班的场院跑腿,他这么做,也不要什么报酬,只是想换取一点食物,填补饥饿的肚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源于网络

冬日里,北京的寒风凛冽,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数年,牛犇尝尽了人间的冷暖,也磨砺了他坚韧的性格。

他知道,不能一直依靠哥哥,他要自食其力,为自己,也为哥哥减轻负担,因为吃苦耐劳的性格,牛犇成为了场院中最能干的小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源于网络

而在电影厂跑腿,也是牛犇人生转折的起点,他在电影厂的大院里跑来跑去,再加上聪明伶俐,善于与人沟通,很快就和电影厂的演员们混熟了。

他们喜欢这个勤快懂事的孩子,也愿意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1946年,导演沈浮正在为电影《圣城记》寻找一个小演员,出演剧中的村童“小牛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源于网络

这个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需要演员有一定的表演天赋和生活阅历,电影厂里不少孩子都跃跃欲试,但沈浮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一次偶然的机会,知名演员谢添注意到了牛犇,这个孩子身上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和灵气,他向沈浮推荐了牛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

而沈浮见到牛犇后,也被他身上那种历经世事的沧桑感所打动,决定让他试一试,十一岁的牛犇,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表演训练,但他却有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在片场,他认真揣摩角色,努力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表演中,他的表演自然流畅,真挚动人,赢得了导演和剧组人员的一致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

在《圣城记》中,他将“小牛子”这个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这次的演出经历,不仅让牛犇赚取了生活费,更让他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所在,他爱上了表演,也决心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源于网络

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参演了《清宫秘史》《火葬》《龙须沟》等多部影片,尽管都是些不起眼的配角,但他从不抱怨,从不懈怠,始终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

牛犇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一步一个脚印地磨砺着自己的演技,他就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在电影的世界里,默默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新闻网2024—04—09“演了一辈子小人物,他用什么感动中国?”

平凡生活中的伟大爱情

十九岁那年,在乒乓球馆里,牛犇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女孩——王慧玲,王慧玲是一名乒乓球爱好者,家境优渥,性格开朗活泼。

而牛犇,除了拍戏,也喜欢在闲暇时间打乒乓球,两人在乒乓球馆相遇之后,牛犇就对王慧玲一见钟情,为了能够多看王慧玲一眼,牛犇去乒乓球馆的次数更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和妻子

之后,牛犇又主动找到王慧玲切磋球技,不仅故意输给她,还经常逗得王慧玲哈哈大笑,在一次次的交锋中,两人从球友变成了朋友,又从朋友发展成了恋人。

王慧玲欣赏牛犇的勤奋和努力,而牛犇也被王慧玲的善良和开朗所吸引,两人彼此欣赏,互相扶持,共同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慧玲

对于牛犇来说,王慧玲不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心灵的港湾,但他们婚后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特殊年代的到来,让牛犇的演艺事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收入锐减,他们的生活也变得捉襟见肘,曾经衣食无忧的王慧玲,也跟着牛犇过上了拮据的生活,但她从未抱怨,始终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患难见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和妻子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他们的两个儿子相继出生,大儿子随父姓张,取名张维;而二儿子却随母姓王,取名王侃。

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大胆的举动,二儿子随母姓,这背后是牛犇对妻子深深的爱和尊重,也是他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

为了维持生计,牛犇不得不放下演员的身份,去参加劳动,生活的重压并没有压垮他,反而让他更加珍惜与妻子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

牛犇深知,妻子为了他,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好在他们携手度过了一个个难关,牛犇的演艺事业也有所起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和妻子

而就在牛犇凭借优秀的演技,获得一个又一个奖项的时候,他的妻子却生病了,看到妻子被病痛折磨,牛犇的内心也十分痛苦。

对于妻子,牛犇内心是充满愧疚的,因为拍戏的原因,他陪伴妻子的时间少之又少,眼下妻子生病了,他也无能为力,想着等妻子身体好点了,就带她出去走走,弥补多年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

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相濡以沫六十多年的妻子,在病痛的折磨下,永远地离开了他,牛犇悲痛欲绝,仿佛失去了生活的支柱。

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中,看着妻子生前的照片和信物,默默流泪,他一遍遍地回忆着与妻子共同走过的点点滴滴,那些甜蜜的回忆,如今都变成了锥心的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

在妻子去世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牛犇总是认为自己亏欠了妻子,而面对牛犇的消沉,他的两个孩子深知父母之间深厚的感情,担心父亲想不开,便提出要接他一起生活。

但却被牛犇拒绝了,最终,拗不过父亲的儿子们,把牛犇安排住进了条件优越的敬老院,而住敬老院,也是牛犇和妻子商量好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采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婚姻与家庭杂志2024—04—16“89岁老戏骨凭什么”感动中国“?演一辈子”小人物“,晚年住进养老院……”

德艺双馨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牛犇持续活跃在荧屏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大宋提刑官》中的老狱卒,《老酒馆》中的老二两,《海鸥老人》中的老人,《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弄堂老人……

每一个角色,无论大小,他都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老酒馆》

即使是到了耄耋之年,牛犇依然保持着对表演的热爱,他经常客串一些影视作品,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帮助年轻演员成长。

在演艺圈,他德高望重,备受尊敬,即使是像陈道明这样的影帝,见到牛犇,也要毕恭毕敬地鞠躬问好,这并非简单的礼貌,而是对一位老艺术家,一位德艺双馨的前辈的由衷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牧马人》

牛犇的事业蒸蒸日上,家境也逐渐好转,但他并没有将这些财富据为己有,而是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回馈社会,牛犇将大部分积蓄都捐给了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改变命运。

他不追求物质享受,更看重精神的富足,牛犇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

2024年,89岁高龄的牛犇,被评选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这个荣誉,是对牛犇一生最好的诠释。

他从一个饥寒交迫的孩子,成长为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什么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什么是“人间大爱,至真至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感动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扬子晚报2024—04—09一生演小角色的大演员“感动中国”

结语

牛犇的一生,虽然没有大红大紫,没有名利双收,但他却用自己的方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心怀希望,永不放弃,即使是平凡的小人物,也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犇“感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