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以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亚洲的动作非常密集。
上个月他在印度AI峰会上和亚洲首富安巴尼进行交谈,计划在印度建立人工智能基地,十天前,黄仁勋再次和日本软银创始人孙正义进行对话,并计划建造日本最大的AI工厂。
11月23日,黄仁勋来到中国香港,领取香港科技大学颁授的工程学荣誉博士学位。这里,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交汇点。
细数黄仁勋这一系列的动作,都在昭示着英伟达计划进军AI行业。
颁奖典礼第二天,黄仁勋便和一众大佬上街吃起了路边摊。
从现场画面来看,刚一上街,黄仁勋便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关注,围了一圈都是寻求合影的。对于理工科而言,他是“教父”级别的存在。
这次上街人气爆棚,他也没有什么架子,迅速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为了方便大家更快的合影,直接来了一张大合照。
来到香港后的黄仁勋,入乡随俗般的去了深水埗吃大排档。
现场合影中,有不少大佬陪伴在侧,其中就包括红杉资本的沈南鹏,还有香港特区的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港科技大学校长叶如玉等等。
桌子上的啤酒十分接地气,据悉,这家大排档最擅长做各种风味小吃,不知道是否合黄仁勋的口味,不过过去他去台湾地区,也总是喜欢逛各种夜市,港味小菜,应该是他的口味偏好。
到哪里黄仁勋都穿着他那极具特色的皮衣,一路上各种年轻人来索要合照。
不过黄仁勋这次密集的亚洲之行,也暴露了他未来对英伟达的计划。
除了和日本、印度的合作,黄仁勋25日在港科技大的演讲中,坦白未来将是AI 的市场,因为AI,整个世界都被重置了。
确实,在最近几年的社会生活中,AI的覆盖率越发广泛,不仅是各种公共场所,就连绘画、写作、编程等很多领域,都开始出现了AI替代人类的迹象。
黄仁勋在中国市场的25年,完整的见证了中国科技的变迁。这样的发展,让他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革命性影响。
他认为,未来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机器人的类型,有三种,分别是汽车、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
这样的猜想是基于我们目前生活世界的现实状况。大规模生产这三种机器人,是目前实验中最可行的愿望。
黄仁勋分析认为,大规模的生产会产生飞轮效应,即高规模的投入研发能带来突破,然后生产出更优秀的产品。目前,软件行业的AI技术运用已经初见规模。
黄仁勋想要的,不止于此,他在演讲中坦白,英伟达受益于中国,也希望更多的港科大毕业生加入英伟达,一起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基于过去几年英伟达受限美国的半导体政策,导致芯片收益出现震荡。
但2024年第三季度的营收报中,英伟达的营收额度是一路上涨的状态,但是不太好的消息是,增速在逐渐放缓。
更何况,中国半导体的国产企业在逐步突破美国制裁,英伟达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要寻求突破。
这样一对比,黄仁勋在亚洲的密集动作就有了解释,毕竟半导体行业,创新就等于市场,而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飞速进步,恰好和黄仁勋认为的无人机智能技术不谋而合。
英伟达在AI领域的布局,已经开始了,中国国产企业,能跟得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