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华博商业评论
邮箱|hbsypl2023@163.com
随着城商行、农商行改革的推进,银行正在加速“消失”。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业发展报告2024》(《报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报告》指出,村镇银行加速整合,2023年近30家县域银行机构市场化退出或吸收合并解散。
全国农村中小银行加速“消失”
事实上,自2018年以来,中小银行数量就持续减少。根据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2018年末全行业共有4034家中小银行,而到2023年末已减少至3920家。其中,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从3900家减少至3795家。
而银行正在加速“消失”的趋势在今年延续并且明显加速。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总数已经减少至4425家,与2023年6月末的4561家相比,减少了136家。
其中,城商行数量略有减少,从125家降至124家;农商行数量减少较多,从1606家减少至1577家;农信社数量也大幅下降,从545家减少至483家;村镇银行数量也有所减少,从1642家降至1620家。以上四类银行中小银行共计减少了114家。
企业预警通数据也一步显示,今年截至9月下旬,已有超过260家中小银行进行了合并重组。其中,村镇银行、农商行和农信社分别占据了83家、59家和117家的数量。
11月份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又公布了10家即将解散的村镇银行名单。
对此,《证券中国》认为,对中国银行业而言,中小银行的兼并重组之路可能才刚刚开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监管政策的收紧,未来或将有更多中小银行面临整合或解散的压力。
“减量提质”
为何在全国众多中小银行中,出现了被吸收合并与解散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背后,既有银行自身经营的原因,也有区域化险的需求。开源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呈祥指出,中小银行面临着盈利不足、资产质量较弱、资本补充受限等挑战,因此监管对其合并重组持鼓励态度。同时,出于区域金融改革和形成金融合力的需要,即使某些银行自身经营问题不大,也可能被纳入合并范围。
此外,金融监管总局也已将“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列为2024年重点任务之首。今年,监管部门提出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减量提质”的新思路,旨在通过推动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其村镇银行的兼并重组,减少农村中小银行数量和层级,优化布局,并重塑经营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减量”的同时,农村中小银行也在实现“提质”。
《报告》也明确显示,2023年全国农村中小银行在资产与负债规模上实现了稳健增长,其存贷款市场份额及区域排名均保持在前列,整体经营业绩呈现稳定态势。
截至去年年末,全国农村中小银行的总资产与总负债分别达到54.61万亿元和50.66万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增长了9.2%,分别占银行业总资产与总负债的13.1%和13.2%。
在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农合机构”)方面,其各项存款总额高达41万亿元,同比增加3.17万亿元,占总负债的比重已提升至84.62%;同时,各项贷款总额也达到了28.6万亿元,同比增加2.19万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提升至54.82%。
从资产质量指标来看,截至2023年末,农合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为3.49%,资本充足率为12.27%,拨备覆盖率为133.1%,贷款拨备率为4.65%,非信贷资产不良率为1.42%,流动性比例为77.85%,这些主要风险监管指标均处于合理且稳健的区间内。
在经营效益方面,2023年农合机构实现了约1.03万亿元的营业净收入。其中,利息收入为9162.55亿元,同比增长3.92%,显示出良好的盈利能力;净利润则达到了2598.73亿元。此外,村镇银行也实现了70.99亿元的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