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林彪坠机后,六大军区四野将领被撤,毛主席最后却力保一人。

1971年林彪坠机后,中央政府突然下令撤销6个军区首长,其中四野大将占一半以上。只不过毛主席看到被撤四野的将军名单的时候,圈了一个人的名字,然后说这个人绝对没有问题。要有问题,我一个人承担。

那么被撤职的六位军区首长是谁呢?
毛主席为什么要力保一人?

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坐的飞机在外蒙古坠毁,一代名将倒下。然而,就在林彪死后不久,中央政府突然下令解除六大军区首长的职务。第一个受到影响的是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郑维山。郑维山曾任华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军长,第63军军长。朝鲜战争结束后,郑维山奉命回国,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不久升任司令员。可以说,他之前与林彪没有任何接触,更谈不上两人关系密切。

而且在“九一三”事件前,郑维山已经被免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职务,交给李德生同志,所以整个事件与他无关。然而,他被强行扣了帽子陷害,并分配到安徽山区的一个农场进行改造。

所幸的是,在周总理的保护下,他的党籍得以保留,1979年恢复工作。三年后,他回到部队,担任兰州军区司令员。2000年,郑维山因癌症去世,享年85岁。

时任北京军区政委的李雪峰,也有着和郑维山一样的经历。他也在九一三事变前离开了北京军区,后来由谢富治将军接替,但他没有郑维山那么幸运。被诬陷后,李雪峰被开除党籍,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政府才调查清楚整个事件的真相,然后帮助他恢复名誉。

只是当时李雪峰已经70多岁了,他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他去部队服役,所以即使恢复了荣誉,他也只能在家休息,再也不能回到部队工作了。2003年3月15日,李雪峰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但是,如果说受这一事件影响最严重的是原四野的将军们,首先,第一个被免职的四野战将领是新疆军区司令员龙书金。龙书金将军是我军历史上著名的短臂将领,自红军时期起就是林帅麾下的骁将。正因为如此,林帅坠毁后,龙书金受到了中央政府的重视。可就在这一刻,龙书金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当时,林帅出事的消息在国内还属于机密,只有极少数内部人士知道。但就在那一年的国庆节,新疆军区公布了林帅的照片。虽然龙书金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销毁了大部分报纸,但林帅的死讯还是传遍了全国。

因此,得知消息的中央领导,立即将他的职位全部撤掉,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审查。而这个调查持续了11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他的问题才得到彻底的调查。

后来,根据他的意愿,中央政府将他调往广州休养。也如他所愿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直到2003年在广州去世。龙书金一直后悔当年犯下的错误。他说,如果不是那个错误,他一定能为改革开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福州军区政委周赤萍,他所谓的罪证是,他在1959年写了一篇赞扬林帅的文章,之后周赤萍被撤销了职务,直到1982年才平反。最后一个被牵连的将军是武汉军区政委刘峰。他也是四野的将军,但他的免职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的错。 “九一三”事变前一个月,毛主席到武汉视察,期间与刘峰讨论了林帅的问题。会后,毛主席一再叮嘱刘峰不要把他和林彪的谈话告诉别人,但由于刘峰和林彪的关系很好,他还是把谈话内容告诉了林彪,这就导致了后来林彪的一系列事件。行为。

因此, “九一三”事件发生后不久,刘峰就被中央政府解除了一切职务,并被开除党籍。但是,因为他的政绩,中央政府在1982年给了他市级干部的待遇。

然而,在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将军中,有一位将军的结局与其他人完全不同。虽然他也参与其中,但毛主席直接给了他一枚免死金牌,还直言不讳地告诉大家,他是绝对信任他的。这个人就是当时的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

作为战场上的名将,韩先楚和林彪可以说是亲如兄弟。即使在林彪当国防部长的时候,他也是少数几个能直接与他见面而不汇报的将军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 “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韩先楚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虽然在中央调查中,他们发现韩先楚一直与林彪有通信往来,甚至在林彪家里发现了一封韩先楚写的密信。但毛主席还是相信韩先楚,因为他很清楚,韩先楚是绝不会造反的。

早在红军时期,韩先楚就深受毛主席的爱戴。虽然他在战斗中很勇敢,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韩先楚对革命和国家绝对忠诚。因此,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委以重任,让他担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对付对岸的蒋介石。此后,为了锻炼韩先楚的能力,毛主席多次给他加派职务,甚至命他担任福建省委书记。可以说,当时韩先楚就是福建的第一把手,就连省长的权力都没有韩先楚大。

不过,韩先楚在任期内非常低调。从来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任何利益,因为他从来没做过省委工作。韩先楚从零开始学习,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短短几年时间,他解决了福建省多年积累的大部分问题。也就是说,从那时起,毛主席就明白了,在韩先楚的心里,人民是最重要的,所以毛主席才这么信任他。

粟裕的影响力,绝对出乎普通的预料!

开国将帅的名单之中,可谓是将星璀璨,随便拿出一个名字,放在同时期的世界范围内,都绝对算得上佼佼者。而在十大元帅之中,徐向前属于那种自带作战体系的元帅,许多开国大将、开国上将,以及开国中将,曾经都是徐向前元帅麾下走出来的战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带体系,徐帅带兵打仗,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战法,几乎将“稳、准、狠”三个字发挥了到了极限。正因为徐帅的这个指挥作战的风格,他麾下走出来的战将,基本上都受到他的影响,即便离开徐帅麾下后,整个军旅生涯中依然深深地刻着“徐氏烙印”。

例如,韩先楚的指挥风格就继承了徐帅,算是徐帅指挥艺术的大成者。当年韩先楚担任纵队司令期间,就被南满军区的首长任命为前线指挥员,将指挥作战的大权交在了他的手里。为什么要这样做?临危受命!

当时南满军区的处境很糟糕,被大举压上来的国民党军不断压缩生存空间,最后整个南满军区被压缩到四个县的区域, 失去了闪转腾挪的空间,失去了四两拨千斤的机会,只能当面锣对面鼓的和敌人打,可操作空间几乎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先楚打仗很猛,这是后世对韩先楚的印象,但韩先楚打仗其实是粗中有细,表面上看他打仗很猛,其实是做到了该猛时猛,不该猛时绝不鲁莽。徐帅当年善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双方博弈间寻找战机。

不过徐帅可不是只知道一味求稳,一旦敌人在双方博弈中露出细微的破绽,徐帅都会敏锐的捕捉到,而且办事果断,绝对不会拖泥带水,看准了敌人的“七寸”,就会火速出击,将部队的状态瞬间从“稳”变为“狠”,而这一切的前提,便是徐帅把握战机的“准”。

韩先楚深得徐帅真传,在临危受命之际,严防死守,密不透风。等敌人露出破绽,立刻就会遭到韩先楚的果断打击。双方较量不停,韩先楚对敌人的蚕食就不断,一次次攻其必救,令敌人明知有问题,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被牵着鼻子走,最后吞下失败的苦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韩先楚,这就是“徐氏烙印”。徐帅带出来的战将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徐帅的影响,一生的指挥中都能看到徐帅的影子。这种情况在徐帅麾下走出来的诸多战将身上都有印证,包括王树声、韩先楚、王建安、陈锡联、许世友、陈再道、郭天民等等。

那么,有没有例外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