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穿越时空的慷慨之音

——寻访燕下都遗址

“妈妈,这有好几款透雕龙凤纹铜铺首冰箱贴,这款还能起瓶盖。”日前,从广州来石家庄旅游的鲁曼娟和女儿在河北博物院挑选文创,女儿一眼看中既美观又实用的透雕龙凤纹铜铺首冰箱贴。

高74.5厘米、宽36.8厘米,国宝级文物透雕龙凤纹铜铺首出土于燕下都老姆台遗址,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大铜铺首,尽显战国时期燕国的雄厚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阳台遗址航拍图。 易县燕下都文物保管所供图

燕下都是燕昭王复兴燕国后重要的文化、经济中心。其遗址位于易县县城东南的山前平原地带,是研究周代城市结构及内涵的重要实证,因其丰富且保存较为完整的文化遗存,被誉为战国时期城市发展的代表性遗址。

前不久,记者来到燕下都遗址。登高远眺,武阳台、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等昔日宫殿建筑台基,由南向北沿轴线依次排开,静静地诉说着两千多年前燕国的辉煌。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又铸就了燕赵儿女怎样的精神风骨呢?

“据史料记载,燕国都城有过多次迁徙。”在易县博物馆,来自北京的游客罗思伟饶有兴致地听着讲解员讲述燕国都城的变迁。西周初年,周武王将弟弟召公封于燕地。燕桓侯时曾迁都临易。燕庄公时,开始营建上都蓟。燕昭王迁都易水河畔,营建燕下都。

“战国时期的燕国,强盛时期疆界覆盖了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以及内蒙古南部、山西东北部、辽宁西部等地区。”讲解员的介绍让罗思伟对京津冀自古以来“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历史渊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易县武阳台村西北角,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沧桑,武阳台夯土台基依旧傲然挺立,这座燕下都遗址最大的主体宫殿建筑夯土台基高出地面约11米,东西最长处140米,南北最宽处110米。不难想象,曾经台基上的宫殿何等气势恢宏。

易县燕下都文物保管所所长董亚非告诉记者,燕下都西倚太行山,东连华北平原,整个城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最宽处达6公里、窄的地方也有4公里,中部一道隔墙将整个城分为东、西二城。“东城是燕下都的主体,北部是宫殿区,南部主要为居住区。西城为军事防守需要而增建的附属城郭。城北、城南分别有北易水、中易水蜿蜒流过,城东、城西引易水修建护城河,形成城墙加河道两道防御工事。不仅解决了城市发展和建筑的城市水源,还充分利用水作为防御措施。”董亚非说,燕下都遗址的发现为研究都城形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及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风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谈到燕国的影响时曾表示,秦始皇所建阿房宫,受到燕下都的启发,从按中轴线分布的大宫殿群到大建筑构件,都是仿燕下都的规格设计的。

燕,之于河北,意义非凡。燕下都遗址的发现,让慷慨悲歌的燕赵人文精神变得愈加具体而生动。

叩响透雕龙凤纹铜铺首青铜色的门环,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推开厚重的宫门,发生在燕国的昭王求贤、乐毅伐齐、秦开却胡等历史典故扑面而来。

自古,人才便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燕昭王时期的燕国国力最为强盛,这与燕昭王锐意改革、招贤纳士有着很大关系,其“黄金台招贤纳士”之举被广为传颂。

燕下都建成后,燕昭王为振兴燕国,拜郭隗为师,听郭隗讲“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并修筑了一座黄金台,广招天下贤士。不久,乐毅、邹衍、剧辛等各国贤才纷纷奔向燕国。

以古为鉴,温故知新。燕昭王的做法不仅使燕国得以复兴,也为后世树立了重视人才的典范,在当代社会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意义。纳贤敬士、开拓进取也成为燕赵文化的特质,这种文化特质背后,孕育着奋发进取的强大基因,为革命战争年代的慷慨悲歌,改革开放时期的艰苦创业,以及新时代的使命担当,积蕴下思想的力量。一股昂扬向上的精气神穿越千年时空,激励着一代代河北人奋勇向前。

燕昭王去世后,燕国国力式微,影响力日渐衰减。燕国再次为历史铭记,则是因为“荆轲刺秦”的故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河畔,荆轲的壮举千古传诵。《隋书·地理志》称这里“悲歌慷慨”“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燕”;唐代诗人韩愈在《送董邵南序》开篇写道“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燕下都遗址就像一册沧桑而古老的史书,记录着燕国一段段壮怀激烈的历史篇章。两千多年前,燕下都见证了燕国的兴衰;两千多年后,燕下都遗址静静俯身于易水之畔,彰显着不灭的燕赵风骨。穿梭于历史和现实的时空,燕下都这一方水土孕育出来的尊贤尚义精神,已经融入燕赵儿女的血液。

“于焉而生——燕蓟相照”“辟疆武阳——与天地参”……打开《燕下都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一幅燕下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蓝图徐徐展开。易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股股长董思原介绍:“我们将坚持科学、合理、适度、持续的原则,通过发挥遗址的社会功能和使用价值,充分运用创意、科技手段多维度展现遗址价值内涵,让燕下都遗址更好地‘活’起来。”(河北日报记者 肖 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