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阿勒泰里的那些文字,我写得艰难,这本书则轻松许多。它最为私人,也额外偏爱,契合着这些年来每一个‘此刻’的我的真实心意。”

这是李娟对《走夜路请放声歌唱》的自述。

李娟的这份偏爱,源自书中文字的独特性。三十六篇文章,就像李娟前三十年人生的行路笔记:

她辗转于城市与牧场之间,似乎永远无法长久地适应一种生活。她曾疲累万分,连续工作三十个小时后躺倒在楼梯转角成为唯一渴望。她曾觉得被全世界抛弃,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彻底的不能沟通。她也曾畅想拥有自己坚固不变的家,光线明亮、布置简单,就足够……

牧人传说:走夜路的时候,要大声地歌唱,让远方的大棕熊听到了,静静地起身,为你在遥远的地方让路。

读李娟的治愈,来自于她从不否认生活的悲苦。她穿行于生活之中,记住每一个微小的喜悦感伤,以此抵御庞大的命运,坚定地活成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

“我总是借助文字,在每一个‘当时’打开道路,大步走出。又借用同样的文字,在每一个‘后来’沿路返回,看清自己。”十三年来,无数读者也循踪而至,在这些文字间寻得共鸣,一同歌唱:

——“我羡慕她的警醒和敏感。这个世界有李娟,我觉得很幸福。”
——“这才是李娟自然流露的一本书,是一本通过写作救赎的书。”
——“在李娟的文字里,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脆弱,敏感,纠结,幼稚。只要记得,走夜路,也要放声歌唱。”

再次抬起头,一切照旧,却已星光大作。

想起电影《好东西》里的一句台词:“正是因为我们足够乐观和自信,才可以直面悲剧。”

文字,是武器也是依凭,歌声亦然。

在这个冬日,如果你也感到丧失与疲惫,不妨翻开这本书,来一场温柔自救。

本期荐阅:
李娟《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