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近日,一段“上海一货拉拉司机向保时捷工作人员维权”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就目前披露的信息看,保时捷公司在货拉拉平台下单并支付相应费用,但在收货后和货拉拉司机就600元卸货费用发生分歧,后虽支付了费用但是产生了肢体冲突,司机本人身患疾病的情况也成为了舆论关注的背景之一。
25日下午,货拉拉回应称,平台从未因此事件对司机账号封号且未扣除行为分,从货拉拉司机关怀基金中拨出专门款项对刘师傅后续治疗予以关怀资助。保时捷在23日发文道歉,称是合作方项目组员工与货运平台工作人员发生了纠纷事件,双方已于当日达成和解。
该事件之所以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并冲上热搜,是因为触及到灵活就业人群劳动权益保障这一话题。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在2亿人左右。灵活就业形态的出现,对传统劳动关系提出了很大挑战,从过去的“一对一”固定式的劳动关系,转变为“一对多”灵活式的劳动关系,而且借助平台的自主型就业创业者大大增加。与急剧变化的劳动关系相比,劳动权益保障的体系建设则要相对滞后。近些年来,在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加大了执法力度,初步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比如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中提出,要研究制定平台就业劳动保障政策,明确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的责任。2021年7月,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各地也都纷纷出台有关保障灵活就业人员权益的规定。
但如何更好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仍存在诸多痛点和堵点需要理顺,目前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平台企业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以此次货拉拉司机维权事件为例,表面上看是由于双方沟通不畅所致,但背后原因则可能是源于平台公司对于相关费用的模糊规定,即对起步价和里程费有明确标价,但对于搬运费等其他费用需要货运司机与客户之间“线下协商”。不仅如此,对于额外服务的质量、要求等存在着一定的理解差异,也容易诱发劳动纠纷。
为此,要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更为有效地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各项合法权益,还需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首先,进一步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体系。针对当前在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方面的薄弱环节,查遗补漏,不断织密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的“安全网”。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平台公司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确保灵活就业人员等基层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故意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其次,平台公司需不断细化服务收费条款。要强化平台公司的主体责任,对服务收费项目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予以公开透明。对由于规定项目衍生的相关服务收费,不能简单地让灵活就业人员与消费者通过口头协商的方式解决,对服务的内容和质量也要有所要求,尽量做到细化明确,以免由于其中的认知偏差产生纠纷。
最后,全社会要重新树立劳动平等的价值观,尊重每一位基层工作人员,这是从源头上防止就业歧视的重要一环。基层劳动者是社会的基石,他们的辛勤付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企业不能因为自身的地位和财富而忽视他们的权益,而应该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怀。当然,灵活就业人员也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如果遇到自身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可以通过劳动部门、工会等正规渠道进行仲裁、申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