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之前,几乎所有的以色列决策层相信,阿拉伯人不会也不敢主动发起战争。

埃及和叙利亚的”赎罪日行动“,证明他们的看法是错误的。

事后以色列吸取了这个教训,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被翻译到国内后,称为”第十人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不管前面九个人的观点多么正确,第十个人要做的是提出异议,假定前面九个人的观点都是错的,从而为潜在的风险寻找备用的解决方案。

在我国历年来的重大决策中,同样也有人对决策提出过异议,比如当年普及全国的计划生育,一家只能生一胎,但有些地区可以生二胎。

当年的决策相信,人口出生率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所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两种策略并行。

但站在2024年,对以前的数据进行总结,我们会发现,人口出生率并没有随政策的执行而下降,而是随人均GDP的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等指标而变化。

控制人口数量的做法,并不能取得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目标,所以并不算是一项成功的策略。

但有另外一件事,是与控制人口数量同时发生的,至少在时间线上,具有极高的重合度。

这件事便是人口性别比。因为男多女少,婚姻市场中,女性处于更强势的地位。在一夫一妻制加持之下,很多男性事实上处于终身娶不到妻的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线数据表明,在倡议”有计划地生育“之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略高于美国、印度和尼日利亚,多年来稳定在106:100左右。

从倡议”有计划地生育“到将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写入根本大法,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明显的上升。

1991年,严控人口增长,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与之同时出现的是,出生人口性别比107:100的合理区间,快速增长到113:100以上。

在计划生育成为法律的那一年,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顶峰,接近118:100。当年出生的人口中,平均每6个男孩,只对应5个女孩,意味着剩下的那一个,在理想状态下,将无妻可娶。

之后性别比开始下降,但一直到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维持在110:100的高位区间。

这说明,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到现在,男性在婚姻市场上,都将面对巨大的压力。

假设一下,如果当时我们有以色列的第十人理论并付诸实践,或许出生人口性别比,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