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上世纪70年代,中越边境冲突不断,大战一触即发。
面对越南三番五次的侵犯,邓小平忍无可忍,欲大军压境。
但当时,我国的情况并不乐观。
国际上,有苏联百万大军,在我国北部边境虎视眈眈。
国内,刚经历风暴的中国,处于百废待兴之际。
因此,邓公始终下不了决心。
谁料就在这时,时任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的陈云说了一番话,令他幡然醒悟。
其终于下定了决心,实行对越自卫反击战。
那么,陈云究竟是怎样劝服邓小平的呢?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场中越之战。
忘恩负义,农夫与蛇
众所周知,早年间,越南还是法国的殖民地。
直到全球独立浪潮的影响下,越南才于1945年打响独立战争。
而后,新中国刚成立,便公开支持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一个独立国家,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
也正因此,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才陆续承认了越南的独立。
更重要的是,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中,以周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设法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战争。
但遗憾的是,最终越南实行南北分治。
不久后,其便成了大国角逐的牺牲品。
很快,越南南北对立,爆发内战。
当时,北方得到苏联及中国的支持,而南方则得到了美国的支持。
在这其中,美国更是直接派兵插手越南内战。
面对装备优良训练有素的美军,北面很快败下阵来。
于是,他们开始向我国寻求援助。
本着和平外交、以邻为友的原则,新中国哪怕本身正处困难时期,也依旧对越南伸出援手。
当时,我国前前后后运往越南超过500万吨粮食,200万吨石油,3000余辆汽车等物资。
甚至还亲自派出秘密部队,奔赴越南战场作战。
可以说,越南抗美的成功,新中国功不可没。
按理说,我国如此费心费力,即便不求回报,至少越南也应该以君子相待。
但谁料,越南却上演了一出“农夫与蛇”的故事。
在抗美成功后,越南方面认为中国的崛起会对越南产生威胁,便把我国当成“假想敌”。
与此同时,连续几场战争的胜利也让越南变得飘飘然。
所以,其四处宣称自己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甚至还做起了称霸东南亚的黄粱美梦。
对于越南不切实际且极度危险的想法,我国迅速发出警告。
但越南方面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在国内展开了一系列排华行动。
甚至对周边国家发动侵略战争。
在苏联的授意下,越南于1977年侵占老挝,1978年入侵柬埔寨。
当时,我国与苏联关系已经恶化。
越南便趁此机会侵占了我国南沙群岛多个岛屿。
此举无疑站在中国的对立面。
除此以外,越南还三番五次在我国边境为非作歹。
1978年11月1日,越南毫无征兆地对广西庭毫山发动武装袭击,并杀害了6名手无寸铁的中国公民。
这次流血冲突彻底突破了我国底线。
我国决定给予越南教训,以此来遏制越南的挑衅行为。
但是用何种方法,在内部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各抒己见,争议不断
经过一番讨论,观点大致分为了两派。
一派以邓小平为代表,希望通过武力对越南的行为进行遏制。
一派以粟裕和叶剑英为代表,希望通过外交等和平手段解决这场纷争。
作为开国将帅,粟裕和叶剑英的建议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而他们的担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从我国国情出发。
当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落下帷幕。
这预示着未来几年中国将把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来。
如若此时贸然出兵,可能会影响“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更现实的是,当时我国的经济并不乐观。
是否能承受住这种大规模的战争也是个未知数。
其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苏联的态度。
70年代初,冷战形势发生重大变动,美国开始落下风。
这也就出现了苏联所谓一家独大的场景。
可当时,我国与苏联已经日益交恶。
1969年,珍宝岛战役后,苏联更是直接在我国边境布下百万重兵。
与此同时,越南早已和苏联签订了“苏越友好”条约。
如若我军出兵越南,很难保证苏联不以此为借口对我国举兵。
要知道,腹背受敌乃兵家大忌。
面对粟裕和叶剑英提出的这三个问题,邓小平深感无奈。
他明白如若这几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出兵越南无疑是在拿中国的未来冒险。
作为国家领导人,始终要将全国人民放在第一位。
但邓公也深知,用以往的和平方式,已经很难让如今已经“膨胀”的越南有所收敛。
只是,越南问题得不到解决,边境便一直得不到安宁。
那又何谈发展经济?
几番踌躇下,邓小平找到了陈云,想征询他的意见。
求助友人,下定决心
陈云是中共元老级人物。
自然,作为两朝元老,陈云的意见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邓小平的询问,陈云认真分析后,斩钉截铁地说道:“出兵,此战非战不可。”
紧接着,陈云从风险和收益两个方面,详细向邓小平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面对苏联方面,陈云强调虽说苏联在我边境布有重兵,但均不是精锐。
其战略重点始终放在欧洲,兵力布置也是以欧洲为主。
虽号称百万雄师,但实际上不过70万余人而已。
相反,我军在东北至少部署了200万以上的兵力。
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加之地理优势,苏联真想大规模向我国发动战争,必须从西方抽调100万以上兵力。
那么,这便涉及到战略重心转移的问题。
且不说苏联是否真的能仅凭一条单薄的西伯利亚铁路将百万重兵运送过来。
他是否真的敢从欧洲撤兵都是一个问题。
事实上,和我们担忧腹背受敌一样,苏联也惧怕欧洲趁虚而入,对自己发动进攻。
更何况,当时还处于冷战期间,苏联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正如火朝天。
花巨资援助一个刚入伍的“小弟”越南,任谁都要考虑三分。
同时,1979年苏联还出兵哈富汗。
如此来看,战线拉得太长,对苏联百害而无一利。
综上所述,陈云认为苏联出兵干预的可能性极小。
就算以最坏的结果打算,苏联从西方调兵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
只要我们在一个月内速战速决,苏联便毫无办法。
紧接着,对于越军,陈云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我军虽常年未战,但人数上有着绝对的优势。
越南毕竟只是一个小国。
只要我们战略得当,攻其不备,越南必然不是对手。
随后,陈云还对对越出兵的必要性进行一番分析。
第一点,从广义上来说,目前的国际形势是“苏攻美守”。
自石油危机后,美国已经疲软。
而苏联这几年战争的步伐却越来越快,对外扩张速度提升不少,很难保证他下一个目标不是我们。
同时,国际反霸权现在也是疲软状态。
所以我们需要一场战争来推动国际反霸权统一战线。
说小了,这关乎东南亚局势。
可往大了说,那是关系到整个世界局势的。
所以这一仗必须打。
第二点,我国现在正是需要发展的关键时刻,安定的社会环境是必不可失的。
但如今,南有越南、北有苏联,天天在边境“骚扰”,让我们不得安宁。
况且,他们一个吹嘘自己是“世界第三强国”,一个号称“百战百胜”,还把我们当作头号敌人。
如果中国不采取行动,他们只会越来越嚣张。
所以,借这场战争,不仅仅是打压一下越南嚣张的气焰,也是对苏联的一个警告,让他们知道我们也不是好惹的。
第三点就是检验一下我们的军队。
对于国家的军队实力,我们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因此,我国急需一场实战的检验。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提高我军声誉的机会。
陈云一番详细且独到的分析让众人折服。
或许在详细的战术布置上陈云不如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将。
但是陈云的大局观绝对是上乘。
听完陈云的分析后,邓小平沉思良久后说道:“那就打!”
但自古中国人讲究的便是一个万无一失.
为此,小平同志一锤定音后,军委迅速展开准备工作。
那个时候,41、42、43、54、55军组成东线军团,11、13、14军组成西线军团,准备从两路夹击。
同时,北方的200万雄军也严阵以待,随时应对苏联进攻。
更加令人回味的是,1979年初,邓公还实现了历史性访美。
表面上看,这一举动似乎只是为了巩固中美的建交。
其实,邓公选择这个时间点去美国,大有深意。
1月29日,邓小平到达美国。
美国总统卡特为其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令人意外的是,两人见面没多久,美国总统便迫不及待地问起越南问题。
对于这种敏感问题,邓小平作为一个优秀的外交家当然不会无的放矢。
“小孩子不听话,该打屁股了。”
看似一句诙谐的玩笑话,却明确表明了中方的态度。
此时,美国已经意识到我国可能在对越问题上采取武装行动。
不过美国并没有公然支持。
但对此,苏联可不这么认为。
中国在这个时间点访美,不得不让其警惕中国的后续举动是否得到美国的支持。
这显然玩的是一招心理战。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此时的越南仍没意识到危险即将来临,还不停在我国边境进行骚扰。
1979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标志着我国正式对越出兵。
大获全胜,提供环境
意识到中国真的大规模举兵压境,越南领导人黎笋瞬间惊慌失措。
平日,他仗着苏联的撑腰狐假虎威,但从未料到中国居然真的会出兵。
当黎笋反应过来时,我军已深入越南境内40公里。
大感不妙的他不停向苏联请求援助。
但是正如陈云所料。
再加上邓小平出访美国让苏联误以为是美国在声东击西。
因此,苏联除了口头上的谴责,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可谓是,除了帮忙什么都做了。
同年3月5日,我军已经攻克越南首都河内北部的凉山。
要知道,一旦越过凉山,越南重则有灭国的风险。
黎笋意识到情况不对,赶忙召集回柬埔寨一带的兵力,并发动全国动员令。
但是我军牢记使命,此战惩罚越南的目的已然达成。
短短28天,中国军人便打到了越南首都,击敌四万余人。
就这样,我军开始有序撤退。
当时,东西两军团相互掩护互相呼应,且战且退。
最终在3月16日,解放军全军会师。
这也意味着,对越反击战取得完美的胜利。
此次战争,不仅粉碎了黎笋称霸东南亚的黄粱美梦,也对苏联给予警告,让其霸权主义得到一定的抑制。
总结
陈云虽不是一名军事家,但他的战略眼光以及大局观无疑是出众的。
他目光长远,不局限于越南一地。
在纵观整个世界格局后,其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并准确分析出最有利的决策。
毫不夸张地说,此次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定心丸便是他喂下的。
而此次胜利,也向我们揭示了恶有恶报,为非作歹必然会自食恶果。
同时,我国依然会坚持走和平主义道路,争取合作而非战争。
参考文献
李旭爽. 为何而战: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新中国对外战争的必要性与正义性探析[D].外交学院,2019.
薛鹏程.1979年邓小平访美与中美战略关系的拓展——基于美方解密档案的解读[J].上海党史与党建,2022(04)
:28-35.DOI:10.14019/j.cnki.cn31-1856/k.2022.04.013.
中国军视网《揭秘邓小平为何决定打对越自卫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