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国共相争二十载,智囊、将星你方唱罢我登场。

而在看不见的台下,间谍、特务假作真时真亦假。

他们是幕后功臣,个个自成传奇。

今天,我们要说的人物潜伏中统十余年,被蒋介石视作救命恩人,却是自己儿子眼中的仇人。

他是西北中统老大,最后兵不血刃就解放了西安。

毫不夸张地说,党的胜利少不了其汗马之功。

可令人意外的是,建国后,他却不幸锒铛入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人名叫李茂堂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老蒋的“救命恩人”

1936年12月的西安城,就像一根绷至极点的弦。

稍有风吹草动,或许就会天崩地陷。

自12号西安事变爆发以来,守城的东北军就再也没睡过一个好觉。

此时,他们正瞪着一双疲惫的大眼,小心巡视每一处可能潜伏危机的角落。

今夜云多,风沙大,是个利于隐匿的天气。

李茂堂这般想着,纵身一跃,从西安城外的高空跳伞而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错,他就是国民党派来营救蒋介石的空降兵。

就凭他一人的双拳怎么敌得过千军万马?

这不摆明了来送死吗?

正因为大家都这么想,所以在营救会议上,只有李茂堂站了出来。

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只不过,此行凶险是他从未预料的。

当时,其跳伞的动静马上就惊动了东北军。

李茂堂费了番功夫,才趁乱潜入城内亲戚家。

两天后,他乔装改扮上了街。

不曾想,其几下便被巡逻士兵瞧出破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蒋介石被关在哪儿都没摸清,就先被囚起来了。

李茂堂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在审讯室里,他忍不住苦笑。

这时啪的一声,一条长鞭狠狠向他砸来。

“还敢笑?再不老实交代,可要上大刑了!”

李茂堂咬牙挺过了东北军的一轮轮严刑拷打。

但当时,他们认定其是高级特务,非要从他嘴里问出国民党的动向。

事实上,李茂堂不过是刚刚加入中统一年的收发员。

就算会当叛徒,也不知道多少内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他嘴巴这么硬,张学良下令:如果24小时内逼不出口供,就将人枪毙处置。

这一天是12月17日,本该成为李茂堂的忌日,却因为共产党人的到来而有了变数。

几方代表经过一番的磋商后,蒋介石无奈答应了联合抗日的要求。

西安事变不仅和平解决,同时,李茂堂的死劫也顺利化解。

而九死一生的李茂堂,福气还在后头呢。

尽管在营救一事上没有贡献,但他单枪匹马闯西安的忠心有目共睹。

回到南京,蒋介石给予了李茂堂最高礼遇。

从此,他摇身一变成为党内的大英雄,权力与荣耀也相继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不过,在皆大欢喜的结局下,笑得最开心的恐怕还数共产党。

为何这样说呢?

原来,李茂堂被关在西安监狱之时,他见到了化装前来的中共代表团秘书李克农

一番密谈后,李克农告诉他:“继续潜伏,等待时机。”

没错,李茂堂是个老共产党员。

1926年他就入党。

令人意外的是,这一点并非秘密,国民党也一清二楚。

可既然如此,他们为何还要任用李茂堂?

这就要说一说中统这个组织了。

我们都知道,国民党的两大情报机构:中统和军统。

中统在1928年就诞生了。

创立者是老蒋的铁杆心腹陈立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还没有军统。

因此,国民党主要就是靠中统搞情报工作。

而这个组织的传统就是喜欢从中共挖人,为己所用。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石二鸟的,既扩充了人才,又买一送一,得到现成情报。

当然,中统高层也不是傻子,他们有自己的用人标准。

不过即便他们再狡猾,也低估了像李茂堂这样隐藏极深、对党忠诚的共产党员。

而李茂堂能潜伏下来,除了才能与价值,也得通过层层考验。

当时,不仅敌人,就连他自己的亲儿子都被蒙在鼓里。

当上中统西北老大

李茂堂的儿子在小时候,常常见父亲三天两头改头换面,神出鬼没早出晚归。

今天是个工人,明天或许就成了农民,有时还见他穿上了军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一长,他便隐约知道父亲是个共产党。

事实也的确如此。

当时,李茂堂从事的正是我党情报工作。

西安事变发生时,李茂堂30岁,情报工作已将近干了十年。

他似乎天生就适合吃这碗饭。

15岁时,他就凭借优秀的成绩进入了西安电报局。

这是个军用与民用参半的行业,与情报工作不过一步之隔。

加入共产党不久,国共分家,李茂堂便出任了陕西安康电报局局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西北是军阀头子冯玉祥的地盘,李茂堂这个局长并不好当。

但他不仅建立起四通八达的西北地下网,还把触手伸进西北军内部。

甚至在西北军部队里,兴起了一股红军建军风潮。

如实现官兵平等、废除殴打士兵等。

如此明目张胆地在别人头上动土,李茂堂真是一位勇将。

这点从他后来独闯西安,便再次被印证。

有时候胆大是好事,但若不顾虑后果便是一场灾难。

而很多人明知万劫不复,也要飞蛾扑火,李茂堂就属于这种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李茂堂被国民党中统局抓获。

不止他,整个陕西省委委员都被一锅端了。

只不过李茂堂本可以逃过一劫,是他自己要上门“自首”。

这是怎么回事?

当时中共地下党出了叛徒,导致参加陕西常委扩大会议的党员统统被捕。

李茂堂因为迟到,幸免于难。

可中统惜才啊,千方百计想要招降李茂堂这个情报人才。

于是放出公告:只要他上门自首,就把其他人都放了,否则所有人都难逃一死。

得知这一消息,李茂堂毅然决然就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却是他与其他同志全军覆没。

有的人在严刑拷打下咬紧牙关,有的被打服了。

而李茂堂还没受刑就轻易“叛变”了。

这的确非常可疑。

因此,中统给了他一场入门测试。

当时中统高层徐恩曾正在苦抓我党的高级特工王超北。

这个人与李茂堂是熟络的老战友,把抓捕任务交给李茂堂就是最好的投诚考验。

可惜结果却令人失望了。

李茂堂带着中统特务在上海兜兜转转,每次都与目标失之交臂。

尽管没有证据,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是李茂堂在搞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超北

当时,他已经做好被处决的准备。

不料,其却只是被送去反省院,进行整治改造。

说到底,还是因为徐恩曾惜才,李茂堂又逃过一劫。

不过对他而言,政治洗脑比死更屈辱。

因此,李茂堂本想慷慨就义。

偏偏这时,他收到组织传递的消息后,立马改变了主意。

“保持单线联系,做好长期潜伏,表现得越反动越好!”

就这样,李茂堂顺势潜伏了下来。

为了博得信任,他积极配合改造,将国民党章倒背如流。

一年后,其彻底恢复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恩曾

当时,展现给中统的叛徒形象,连他自己差点儿都信了。

家人见李茂堂从国民党的牢狱全身而退,也认定他做了叛徒。

儿子气得离家出走,跑去延安当八路军,誓要大义灭亲。

对此,李茂堂有口难言。

他深知,走上这条路,就已放弃了为自己辩白的权利。

更何况,此刻他更关心的也并非个人境遇,而是如何打入中统高层。

在干了一阵闲差后,西安事变爆发,机会终于来了。

南京政府在讨论营救方案时,个个张口就是神机妙策,可没一人敢上阵冲锋。

偏偏李茂堂石破天惊,不仅提出“空降营救”之法,还主动请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人暗自松了口气,赶紧将人送走。

本以为是壮士赴难,不料这小子竟然载誉而归。

李茂堂一跃成为中统“新贵”,出任了长沙邮电监察所所长。

不过即便如此,他离高层机密也很遥远。

真正让他上位的还是“护驾之功”。

1938年,一个身怀绝技的日本间谍在刺杀了韩国独立党主席后,又将枪口瞄准了蒋介石。

然而,在其尚未得手前,便被李茂堂擒获了。

这下,老蒋对李茂堂更加另眼相看。

他在中统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恩曾

徐恩曾更对他许下中统陕西省调度室主任之位。

要知道,这可是中统在陕西的一把手。

这个职务可太关键了!

彼时,老蒋一面应付鬼子,一面又开始暗中反共,延安成了锋芒所向。

如果能掌握国民党在西北的动向,中共将在这场较量中占尽先手。

只不过,这中统局并不是徐恩曾说了算,也不是他表兄陈立夫的天下。

当时的中统,其实是由“CC”系与“朱系”各占半壁江山。

“CC”系的靠山就是陈氏兄弟,徐恩曾则是台面上的执行者。

徐恩曾虽然兑现不了承诺,但好歹给了李茂堂中统西安二把手的位置。

利用职务之便,李茂堂在抗战期间为组织揪出6000名之多的党内特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他又略施手段,挑起中统两派内讧,借刀除掉了“朱系”。

最终,其还是成为了一呼百应的中统陕西老大。

兵不血刃解放西安

瞧瞧李茂堂那斐然的功绩,在中统摸爬滚打这些年,难道真就没有引起一丝怀疑吗?

当然是有的。

西北掌权者胡宗南就是其中之一。

1945年,李茂堂打算去延安汇报工作,顺便重新办理入党。

自从“倒戈”敌营,“被迫”开除党籍后,他无时无刻不惦记这件事儿。

他现在是大人物了,如果悄悄去很容易被察觉,倒不如大大方方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茂堂告诉胡宗南,他要亲自闯延安打探机要情报。

不过对此,胡宗南是一个字都不信。

延安可是龙潭虎穴,李茂堂至于不顾安危往里冲?

胡宗南眯起眼,突然发作:“来人,把他拉出去毙了!”

话落,人还未来,只见李茂堂站起来就往外走,一副大义凛然之貌。

胡宗南有些拿不定主意了,叫住他:“你怎么不怕?”

“为了党国,我问心无愧,要杀就杀!”

好一个忠肝义胆之士!联想到这位主任的成名壮举,胡宗南当即就信了。

“老弟,我这不是怕你去了延安暴露,所以提前试试你嘛。”

于是,胡宗南笑着批准了李茂堂的请求。

到了延安,李茂堂就像回到了家的旅人,动情不已。

“欢迎回家呀!”李克农向他表达了热烈的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知李茂堂想恢复党籍,李克农马上报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闻言笑道:“我能不同意嘛!”

于是,李茂堂成为了毛主席第一个批准的特别党员。

事情办妥后,李茂堂带着李克农准备的“重要情报”和新华社对他的“抨击声明”,满载而归。

胡宗南与中统彻底被迷晕了头,对他更加信赖。

1949年初,西安解放在即。

坐卧难安的胡宗南,开始着手实施“玉焚计划”。

早在解放战争前,李茂堂就得知了该行动。

这也是他一定要留在西北的原因之一。

顾名思义,“玉石俱焚”是指反动派得不到西安,也不会把它全须全尾地留给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胡宗南准备的炸药,足够使这座古都化为废墟。

李茂堂岂能让他得手。

他立马自告奋勇揽过炸城的殿后任务。

此举感动得胡宗南临走前,专门留给他八千大洋与城内的军火武器。

不过结局显而易见,没有一颗炸药有响动。

想必日后回想起,胡宗南定会恨得咬碎了牙,大骂中统都是酒囊饭袋。

不得不说,我党卧底人员太过优秀、有勇有谋。

李茂堂潜伏十余年,步步高升,把情报工作搞得风生水起,竟然没被任何一人察觉。

而他的身份公布后,其实最为震惊的莫过于他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初因为对父亲的仇恨,信誓旦旦走上革命道路,就是为有朝一日看他痛哭忏悔。

没想到那个后悔的人,竟然是自己……

建国后,李茂堂成为了贸易部副部长。

然而好景不长,1950年他就锒铛入狱。

理由是,他在卧底时为了“入乡随俗”,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质疑。

两年后,他不幸去世。

好在1982年,李茂堂得以昭雪。

结语

从古至今,间谍特务能得善终者寥寥无几。

众叛亲离、沉冤莫白往往就是他们的结局。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一批批人前仆后继,甘为无名之辈,乃至“千古罪人”。

因为,九死不悔,虽千万人亦往矣。

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他们的名字更应口口相传,致敬。

参考资料

陆昇.李茂堂:潜伏“中统”十五年[J].同舟共进,2012(12):46-50.

冀迁运.胡宗南身边的中共情报处长[J].党史博览,2001(05):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