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1950年五月的一天,毛主席像往常一样翻阅着群众的来信。
忽然,他注意到一封信上的寄信人姓名。
“毛爱桂?这不是我的小哨兵吗?”
说罢,主席立马拆开信封,仔细阅读里面的内容。
等他读到其中一句时,不禁皱眉,立马告诉身旁的工作人员:“快去打听一下。”
合上信的那一刻,主席的思绪仿佛回到26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百姓疾苦的年代......
游子终归家
1924年,少年毛泽东在湖南养病。
听闻自己家乡韶山的人民生活疾苦,土豪劣绅横行乡里。
大地主成胥生更是与反动派们勾结一气,欺压百姓。
于是次年2月,待病情好转,毛泽东动身回到了老家湖南韶山。
当时,他刚回到家里,四邻乡亲们就涌了过来。
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毛泽东在外是干什么的,只知道他是村里走出去的“能人”。
大伙就像开了闸的水,纷纷把村里多么的贫苦,地方豪绅如何横行,反动派们如何压迫百姓告诉了毛泽东。
乡亲们的诉说,再加这一路上,毛泽东看到沿途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他早就下定决心,要让革命的火焰在这里燃烧。
毛泽东耐心听完乡亲们的诉苦,停了一会,站起身来说:
“大家的苦,我都了解了,我毛泽东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帮不了你们......”
乡亲们听后,不禁失望地低下了头。
“但是!如果大家想不被压迫,想翻身做主人,想要更好的生活,只能靠你们自己去争取!”
见状,毛泽东站起来,声音洪亮地说道。
“你不反抗,你不斗争,他们永远觉得我们好欺负,但是我们群众的人数是他们的十倍、百倍!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没有人敢欺负我们!”
毛泽东慷慨激昂的讲话,点燃了乡亲们被压抑已久的心,仿佛身体里腾起了熊熊烈火。
一时间,屋内的人们热血沸腾。
特别是毛泽东的老邻居、比他小两岁的毛爱堂,更是在一旁激动地附和道:“润之哥哥,只要你说怎么争取,怎么反抗,就是刀山火海,我也跟你走!”
在家乡百姓的支持下,毛泽东在这里亲手创建了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中共韶山特别支部。
而后,毛泽东又筹备开办夜校,破除老百姓的封建思想。
只是,没有不透风的墙。
毛泽东在韶山的活动很快传了出去......
英雄出少年
当时,反动派听到风声后,便经常派人暗中前去探查监视。
好在一同干革命的毛爱堂同志十分机敏。
他没过多久便发现,自从毛泽东回乡后,村里经常有陌生人出现,鬼鬼祟祟的,不知在打探着什么。
于是,他马上回到支部,将情况汇报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听后,意识到韶山的农民活动,已经被反动派盯上了。
可现在韶山革命工作刚刚起步,根基不稳。
这个时候一旦有差池,自己被捕是小事,但决不能连累乡里!
正在一行人为此愁眉苦脸时,毛泽东忽然发现毛爱堂的身后冒出了一个小脑袋。
原来是毛爱堂的弟弟毛爱桂。
小孩当时只有11岁。
和哥哥一样,他也十分机灵,整天像只跟屁虫一样,跟在毛泽东和毛爱堂的后面。
毛泽东看着毛爱桂,计上心来。
彼时,他把毛爱桂叫进屋来,对他说:“阿桂,以后我们开会的时候,你去外面帮我们望风好不好?如果看到来了不认识的人,你就马上发信号,如果是饭点你就喊吃饭啦,不是饭点就打山歌。”
听闻有“任务”,毛爱桂立马来了精神。
他拍着胸脯,有模有样地说:“保证完成任务!”
从那以后,村里只要来了陌生人,毛爱桂就用约好的信号通知毛泽东。
探子们一次次无功而返,反动派也就渐渐放松了警惕。
毛爱桂出色的完成了“小哨兵”的任务!
在“小哨兵”毛爱桂的掩护下,毛泽东在乡里放开手脚,联络百姓,组织群众。
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韶山开办了20多间农民夜校,后来慢慢发展到周围的乡里,会员多达几千人。
毛爱桂嘴里的山歌也由“日头落山四山黄,牛婆子带崽过方塘”变成了“金花籽,开红花,一开开到穷人家;穷人家,要翻身,世道才像话。”
红霞映韶山
1925年夏天,韶山大旱。
大地主成胥生趁机把谷米偷运出境,抬高米价,牟取暴利。
得知此事,毛泽东立马指挥韶山特支的同志兵分两路。
一路与成胥生谈判,要求开仓平价卖粮。
一路发动群众数百人,到码头阻止运粮。
迫于人多势大,成胥生不得不开仓平价卖粮。
后来,韶山又相继取得了“增加雇农工资,减轻租额”等斗争的胜利。
毛泽东曾写过一首诗来回忆当年的韶山岁月:“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眼看韶山的革命工作有了起色,毛泽东把工作交给了当时的党支部书记毛福轩,动身前往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后来过了不久,毛爱堂给自己写信,说也想来到广州,追随他的步伐。
毛泽东欣然同意。
见面后,毛泽东把毛爱堂介绍到广东省中共组织。
而这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男儿为国捐
1950年,毛主席拆开了毛爱桂的信。
原来其哥哥毛爱堂自1925年底离家后,再也没有回过家。
毛爱桂这封信,就是想打听毛爱堂的下落。
毛主席看完信后,马上派人前去询问当时的广州党组织成员,调查毛爱堂的下落。
过了几天,调查人员来向主席汇报。
看到调查人员面露难色的样子,主席心中便有了答案。
毕竟那个年代,革命就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牺牲。
“毛爱堂同志后来在广州参加了北伐军,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调查人员说道。
“好小子,竟然加入了李济深的铁军,后来呢?”毛主席又问道。
“经过我们多方调查核实,毛爱堂同志在1927年武昌战役中英勇就义。”
听到这,毛主席沉默了。
他虽然经历过无数生死,也见过无数战友牺牲。
但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其内心一样还是会触动。
新中国的诞生,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鲜血与革命的信仰换来的!
毛主席定了定神,提起笔来,给毛爱桂写了一封回信。
1952年5月12日,毛爱桂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
收到信的他又悲又喜。
悲的是他的阿哥毛爱堂已经不在人世。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他们一家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但当得到证实后,还是不由得难过了许久。
喜的是主席不仅帮他调查清楚了哥哥的下落,还亲自回信。
而且在信中,他还按照毛家族谱中的辈分,管他这个小20多岁的“小哨兵”叫叔叔。
这说明主席一直记着韶山老家,记得老家的规矩,主席还记着大家!
世间有真情
从那之后,毛爱桂经常与主席书信往来,讲对主席的想念,讲家乡韶山的建设。
其实那个时候,毛爱桂一家已是十分贫困。
他常年患有眼疾,看不清东西。
自己的孩子也一直没有找到工作。
但他在信中却从不谈及这些。
周围的人都劝他,说他既然跟主席认识,让主席帮孩子安排个工作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每每听闻这些话,毛爱桂都会坚定地说:“别看我身体不好,但是我还是可以参加劳动的。我儿子读过书,念过初小、高小,我是要培养他出来给国家做点事情的,不能增加国家的负担。”
只是,话虽这么说,但随着毛爱桂眼睛越来越模糊,他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
最后在周围邻居的再三劝说下,他只好给毛主席寄了一封信,希望能解决儿子的工作问题。
没想到,过了不久,其就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
“爱桂叔叔:你的来信早已收到。多年不见,甚为高兴。要你儿子出来搞一点随时随意的工作,我亦十分高兴。可向所属当地机关申请。”
毛主席的这封回信让毛爱桂特别惊喜。
因为建国以来,毛主席数次拒绝了周围想要让他帮忙介绍工作的人。
除了自家的亲戚好友,甚至还有烈士遗孀。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立下规矩:
那主席为什么会为毛爱桂破这个例呢?
举贤不徇私
其实,毛主席对于这些要求介绍工作的人,并不是全部拒绝。
有些有功之士,为革命做出过贡献的人,毛主席都秉着一个原则“物尽其用,人尽其责”按能力分配!
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在革命中遭受迫害。
建国后,他托人给毛主席捎信,想要在北京或者湖南要一个厅长之类的职位。
毛主席收到信后,写信给湖南省委书记,要求只能分配给他能胜任的岗位,任何无理的要求都不许答应!
毛主席的表兄文运昌,从小就对毛主席照顾有加,后来也投身革命,曾被反动派通缉抓捕,为革命也作出了不少贡献。
面对这个对自己有恩的表兄,毛主席写下:“运昌兄的工作,不宜由我推荐,宜由他自己在人民中有所表现,取得信任,便有机会参加工作。”
一直到195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看中了文运昌对于文史方面的造诣,申请安排文运昌为湖南省文史馆员。
毛主席觉得这个岗位十分适合文运昌,才欣然同意。
柳烈士柳直荀的遗孀李淑一,同时也是杨开慧的好友。
解放后,她在长沙一所中学任教,想去北京投奔毛主席。
毛主席回信道:
后来毛主席了解到李淑一生活艰苦,于是便给他的秘书田家英写信:
所以,毛主席并不是铁面无情的人。
面对周围人的工作请求,他都以能否胜任为第一准则。
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毛主席哪怕自掏腰包,也绝不给国家添负担。
所以在收到毛爱桂来信之后,毛主席让人去韶山落实情况。
殊不知,毛爱桂家中的境况比信中还要困苦,于是便有了上面的那封回信。
毛爱桂没想到的是,毛主席不仅给他孩子安排了工作,还在1952年自费派人接毛爱桂到长沙治疗眼疾。
出院后,主席又托人给他带去了自己的稿费200元钱和200斤大米。
毛爱桂感动得逢人便说:“不知道前世我祖上做了么子好事,会跟毛主席屋里共邻居!”
久别又相逢
毛爱桂家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他与毛主席也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到了1955年,毛主席写信邀请他来叙叙旧。
毛爱桂欣喜不已,马上与姐姐一同动身前往北京。
同年4月,毛爱桂来到北京。
距离他上次见到毛主席,已是过去了28年之久。
毛主席亲切地握着毛爱桂的手说:“快30年不见了,我都认不出来你了。”
毛爱桂激动也握住毛主席的双手说:“主席,我太想您了,韶山人民也想您啊!”
毛主席微笑着点点头:“好啊,好啊,这些年来,你也还好吧,眼睛好了吗?”
毛爱桂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谢谢主席,已经好啦,谢谢您治好了我的眼,谢谢您还记得我!”
“你的眼睛可不是我治好的,那是医生治好的咧。”
说罢,二人相视大笑。
毛爱桂在北京一住就是半个月。
毛主席闲暇之余经常来跟他叙叙旧。
两人用韶山话对话,你一言我一语,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期间有一天早上,毛主席还邀毛爱桂去天安门看升旗仪式。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鲜红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随风飘扬在空中。
见此情形,毛爱桂心中无比激动。
而后,毛主席又把毛爱桂带到了广场中心位置,并对他说:
“爱桂啊,经开会决定,要在这个地方建一块纪念碑,名字已经想好了,叫做‘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像你哥哥那样,在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国家不会忘记他们!”
毛爱桂一听,顿时泪流不止,喃喃地说着:“阿哥啊,国家没有忘记你,主席没有忘记你!”
从北京回来的时候,毛主席又塞给毛爱桂跟他姐姐每人300块钱。
他还千叮咛万嘱咐,生活有困难就写信给他。
毛主席逝世后,多家媒体都找上了毛爱桂。
从这位“小哨兵”的口中,大家了解到这些伟大领袖不为人知的故事。
后记
在跟毛主席要官的亲戚身上,我们看到了毛主席铁面的一面。
“交情是交情、公事是公事” 绝不能让“人情”侵蚀政策,损害国家利益。
而在毛爱桂身上,又展现了毛主席柔情的一面。
他重礼仪而轻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自己的稿费为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慷慨解囊。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领袖如此,中华岂能不盛!
参考内容
《毛泽东生平年表(1926—1931年)》-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