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长江头,一个长江尾”,成都和上海共饮一江水,却又各自精彩。成都吃“辣”,火锅、串串、钵钵鸡……味觉上的刺激更是一种文化的态度,川剧变脸一瞬千面,干脆利落;
上海味“甜”,蝴蝶酥、拿破仑、栗子蛋糕……时髦精致的舌尖味道,是《繁花》中的海派腔调。
成都和上海,中国一西一东两座城市,其城市风格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反差”,但在文创上却呈现出极其相似的底色——开放、包容、创新。
成都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这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体现在对多元文化的主动拥抱,对创新思想的欣然接纳,以及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尊重与理解。
例如,面对科幻这一充满无限可能的文化产业,成都和上海均展现出积极探索的姿态。成都拥有全国历史最悠久、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孕育了刘慈欣、王晋康等知名科幻作家,并诞生了中国科幻界最权威的三大奖项——银河奖、星云奖和未来科幻大师奖。依托科幻文学底蕴及新兴经济形态,成都积极探索元宇宙领域,计划至2025年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
而上海,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科幻故事片《珊瑚岛上的死光》,开启了科幻电影的新纪元,而这正是改编自毕业于四川大学的童恩正创作的同名小说。近些年来,上海还利用国际大都会优势,聚焦IP塑造,连续举办科幻影视论坛,汇聚跨行业精英共谋产业发展,推动跨界融合。
除了“开放、包容、创新”,两座城市同样重视“传承与怀旧”。
无论是成都的东郊记忆,还是上海的田子坊,诸多文创地标都选择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基础上,对曾经的老厂房、旧街区等传统空间进行有机更新和改造,让其转变为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使得原本可能被遗忘的历史遗迹得以重生,并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海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目前,成都和上海在城市定位上也展现出“英雄所见略同”的默契。
成都正全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上海则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设计之都,两座城市都将目光投向文创产业,并针对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等提出了具体目标。
这意味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蕴藏了更多有关文创合作的新可能、新机遇。当下,蓉沪之间如何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优势互补”?又将讲述怎样的文创新故事?
11月26日,由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办,成都市投资促进局、成都市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协办的“2024成都市文创业(数字文创)招商引智(上海)推介会”将在上海影视文化产业园·海上五号棚举行。
本次推介会将打造沉浸式现场版的“成都文创业(数字文创)产业合作指南(投资攻略)”,直面上海企业“如何参与成都的文创产业合作”“优质项目如何最快在蓉落地”等诉求及问题。
通过政府、企业代表的政策宣讲、机会分享、案例分析,让参会企业“一会速览、路径打通、资源匹配、精准对接”,迅速了解成都市投资环境和合作路径,实现商机覆盖和高效转化。
此外,现场还有前沿的项目展示、深度的合作交流,更有神秘嘉宾助阵、行业大咖面对面,干货满满的分享将让你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