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打加沙,打了1年,如今又打真主党,把战火引向黎巴嫩。从上个月开始,以军就对黎南部实施空袭,造成超千人伤亡。外界又把同情的目光,从加沙转向了黎巴嫩。其实对黎巴嫩来说,战乱的经历并不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提到黎巴嫩,你很难想象他曾经辉煌过。他一度有个称号,叫中东小巴黎。位于阿拉伯半岛,地中海东岸,国土1万余平方公里,西部是沿海平原,中东部是两山夹一谷,两边是黎巴嫩山地、安提黎巴嫩山,中间是贝卡谷地。这样的地形,使得他境内风景如画,高耸的雪山、广阔的森林,还有优美的滨海风光。夏天到这里旅游,可以上午去滑雪,下午去沙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他地处亚欧非结合部,西部是地中海,北面有亚欧大陆桥,南部有苏伊士运河,很早就是商贸中转站。腓尼基人曾在此建立商业帝国,一度在地中海呼风唤雨,还对希腊文明产生深远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20世纪,他成为法国殖民地,有了法国为首的西方资本涌入,他的经济开始腾飞。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金融市场完全开放。大量的资本涌入,无论是正经的投资资本,还是避光的灰产,甚至是见不得光的黑产,都进出自由,他由此成为中东金融中心,也叫中东小瑞士。二是赌场合法化。开设赌场没有限制,只需要上交利润的40%。他当时的赌场生意,不输今天的拉斯维加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是大麻合法。他的平原和谷地,是农业区,除了粮食和葡萄种植园,当地允许种大麻。总结起来就是,什么赚钱做什么。另外,当时海湾国家成为世界产油大户,像沙特、伊拉克,连接欧洲的石油管道,都从他境内过道,他又大赚一笔。

1943年他获得独立,但法国的经营模式被保留下来。当时他是中东金融中心,商业中心,还是文化出版中心。东方小巴黎声名远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他是怎么沦为战乱之地的呢?繁荣的背后,隐藏着2个不稳定因素,一是经济畸形发展,二是宗教派别复杂。先说经济结构。他的基础产业,不是农业,也不是工业,而是金融、服务、出版这些虚拟产业,有点像今天的老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发展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高度私有化,私人资本发达,财富集中在大资本家手里;二是实体经济空心化,制造业不发达,没有就业岗位,普通老百姓没有养家糊口的营生。这样的结果,就是贫富两极分化,有钱的就越有钱、穷的就越穷。有钱的岁月静好,没钱的水深火热,后果就是社会撕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看他的宗教情况。虽然地处中东,但他离南欧也不远,国内的基督教徒,比穆斯林还多,尤其是被法国统治的20多年,基督教群体进一步壮大,成为第1大宗教,第2是伊斯兰逊尼派,第3是伊斯兰什叶派,此外还有15个伊斯兰其他派系。为了平衡各方利益,政府组阁按宗教势力分配,一把手总统让基督徒做,二把手总理让逊尼派做,三把手议会议长让什叶派做。剩余要职分给其他15个派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权力结构是相对稳定,也就是说,一旦宗教势力发生变化,内阁权力就会重新洗牌。比如伊斯兰势力突然壮大,那他肯定要求更大的权力,要是基督徒不同意,那双方很可能就会打一仗。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吗?还真的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跟以色列大打出手,这已经是以阿打的第四仗了。战争造成数十万难民涌入约旦和黎巴嫩。这些难民都是穆斯林,黎巴嫩的穆斯林自然是热烈欢迎。因为这些难民进来,使穆斯林人数暴增,照这样下去,就不是简单的权力分配问题了,黎巴嫩很有可能变成伊斯兰国家。基督教当然也想到这一点,因此极力反对接收难民。双方都不让步,那就看谁拳头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5年,伊斯兰两大派,跟基督教大打出手,内战爆发。战争持续了15年,直接把黎巴嫩国运打没了,死伤30多万,90万难民无家可归,经济一蹶不振。之后他就陷入了战乱和动荡的恶性循环,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很多国家都经历过战争,像我们之后也发展起来了。为什么说一场内战,把黎巴嫩国运打没了?实际上,内战的15年里,他国内局势错综复杂。当时伊斯兰两大派依靠的武装,主要是巴解组织,基督教呢,组织了一支长枪队。参战方还有外部势力支持,老美就不用说了,苏联也想插一脚,另外还有沙特、伊朗、叙利亚等中东大国。双方你打我我打你,打来打去,谁也没占到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拉伯国家一看,这样打下去没意思,但劝架又都不听,于是以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名义,让他旁边的叙利亚出兵,此举确实暂时震住了场子。此时黎已经四分五裂,叙利亚占了东部,基督教占据北部,穆斯林占据南部。之后是打打停停,停停打打。

那边内战还持续,这边巴解组织呢,又对以色列实施报复打击,造成百余人伤亡。睚眦必报的以色列,直接入侵黎巴嫩,黎以战争开打。内战加外战,打成一锅粥。这个时候,伊朗趁机出手,扶植了一个反以力量,就是真主党。当时黎国内乱成一团,真主党成了反以主力,跟巴解组织打配合。当时以色列耍了个心眼,在国际舆论压力下撤军,结果没多久又打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军在家里攻城略地,黎内部各派也没心思打下去了,1989年在阿盟的斡旋下,他们签了塔伊夫协议,握手言和。随着内战结束,各派武装被政府军取代,只有真主党做大做强了,他利用游击战跟以军缠斗,把以军折磨得要疯了,在2006年狼狈撤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战外战算下来,战争打了有30多年。这么长时间的战乱,国家早就没钱了,那政府怎么运转呢?借债。没钱就四处借。不过10多年过去了,靠借债度日的他,经济依然不见起色。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是宗教派系博弈,导致政坛不稳,借的钱大部分用来打点关系,进行政治维稳了。二是社会动荡,再加上负面突发事件。比如2020年新冠疫情,以及现在的黎以冲突,对他都是雪上加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现在的黎以冲突,给黎经济造成更大破坏,他还有可能沦为下一个加沙。这不是危言耸听。老美刚刚宣布,他不再呼吁停火了,转而支持以色列进攻黎巴嫩。理由是,以军可最大限度削弱真主党。一旦真主党变得虚弱,一来伊朗的影响力会下降,以色列的战略安全,可以得到保证,他的军事基地也更安全;二来可以推动黎组建亲美政府。2020年以来,由于老美插手,各方拒不妥协,黎新政府一直难产,如今还是看守政府。

不过外界普遍认为,他难以达到目的,一是真主党影响力根深蒂固,除了有武装,在政界和民间都有广泛的号召力。二是他强推亲美一把手,还可能引发宗教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界更担心,老美态度改变,是因为拉不住内塔尼亚胡,要是他反过来支持,以色列更不管不顾。无休止狂轰滥炸,黎巴嫩很可能成为第二个加沙。目前老美决定,在以境内部署萨德,应对下轮循环报复伊朗的反击。

看老美这骚操作,他这是不排斥下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