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就2000吧,我要大一点的苗。”犹豫再三,老余还是咬牙买下了60株、直径约5厘米的翠冠梨树苗。

今年58岁的老余,本名余义江,是广元市苍溪县运山镇龙井村三组的村民。10月底,听闻同村有人准备卖掉梨树苗,他便急匆匆地来到对方家里看苗、选苗、买苗。

旁边有人提醒他:“你家现有的梨树已经全部盛产了,这次可以买小苗,节约1000多块钱呢!”然而,老余有自己的想法:“买大点的苗,最迟后年就能投产,小苗要等4年。中间两年,我卖梨子的钱可不止这1000多块。”

将购买的树苗全部拉回家后,老余立即约了几个邻村里的种苗“老把式”,用两天时间就将树苗全部栽好,“这下家里的地全种上了梨树,‘老’‘中’‘青’三代都有了。”

11月18日,老余讲述起了他家的三代“梨树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义江修剪梨树。周小丁供图

老余家的“老梨树”,是其父辈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种下的。当时改革开放的浪潮在全国掀起,苍溪县积极响应党的好政策,鼓励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非耕地种植水果、中药材等农作物发展庭院经济。

老余的父母趁势将老屋前的边角地整理出来,并陆续拿出一部分承包地种上梨树。“家里人口多,种的庄稼只够吃饭,余钱基本要靠卖梨子得来。”老余回忆道。

那时,苍溪县已经有不少农户开始在自家庭院栽种雪梨,毕竟猪肉才卖9毛钱一斤,雪梨最高却能卖到3元钱一斤,很能“诱惑”人。家里200多棵雪梨树,盛产时每棵能收100斤左右。靠着卖梨的收入,老余的父母将老屋重新修整了一遍,并在这里让老余娶妻生子。直到1998年,老余与其弟弟一起外出务工,家里主要收入来源才发生转变。

在外务工的这些年里,老余与老梨树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到授粉、修枝等时节,家里的一个电话,老余就要急忙往回赶;每到梨子成熟时,家里的一个包裹,老余就能在异乡尝到家乡的味道;每当梨子销路不畅时,家里的一声叹息,老余就会请朋友帮忙联系收购商……

期间,老家不断有改革、改变的消息传来:“每户建一口沼气池”“每户修一条进出硬化路”“‘庭院’改‘庭园’”“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脱贫攻坚战马上打响”……这些消息让当初一心只想打工赚钱的老余有了丝丝动摇。

随着梨树的不断生长,家里的父母渐渐年迈。2016年初,接到父母需要人照顾的电话时,老余毫不犹豫地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回家的路,“现在国家政策好,我们挣钱的思路也要改一改。”

回到龙井村,老余遇到了两个问题。一是近些年全县雪梨销量有所降低,家里的雪梨树要不要砍掉一些,留出地来种其它水果?二是每家每户都在搞小庭园,自己要不要扩大种植规模?但万一生产过剩卖不出去怎么办?

在与家人商量和向当地种植大户请教后,两个问题很快有了答案——老雪梨树不砍,小院改大园,新改土地拿来种植销量更好的翠冠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按照县建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村建一村一品示范园、户建产业小庭园的“三园联动”发展模式,龙井村以种植梨树为主,全村每户在家门口发展梨产业,同时在梨树下套种其它蔬菜。老余在政府的引导下,跟着市场走。

老余家的“中生代梨树”便是在2016至2020年种下的。那几年,他先后对承包地以及房前屋后的山坡地进行改土,种下雪梨100棵、翠冠梨200多棵,同时在树下套种萝卜、白菜、土豆、红薯等。

这几年,“中生代梨树”逐渐进入了盛产期。今年,翠冠梨更是迎来大丰收,2万斤卖了近6万元。

“之前是担心卖不出去,现在是根本不愁卖。”老余说他有自己的“卖梨之道”——不到成熟的时候,坚决不卖;品相不好的,绝不以次充好。

好品质口口相传,现在老余家的梨子还挂在树上时,就有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的客户打来预定电话。果园里剩下的梨子,大部分卖给收购商,小部分留给到龙井村旅游的游客。“全村梨树开花、挂果时,颇为壮观,来村上旅游的人也多。小庭园变成‘旅游园’,收入也就多了起来。”老余乐呵呵地说。

如今,“青生代梨树”刚种下,老余就开始畅想未来的日子了,他给在成都带孙子的老伴打去电话:“等这些苗全部挂果后,园子一年能收近6万斤梨,到时你就回来跟我一起打理园子吧!”

“三代”树干粗细不一的梨树在庭园里交错排开,自成一道风景。现在老余家每年卖梨收入超过10万元,他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周小丁)